- 註冊時間
- 2013-9-6
- 最後登錄
- 2019-6-21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923
- 閱讀權限
- 120
- 文章
- 3218
- 相冊
- 2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asambuddhassa!
禮敬彼世尊、阿拉漢、正自覺者!
1.《律藏》(Vinaya-piṭaka)
是世尊為諸弟子製定的戒律教誡和生活規則,依內容可分為三大部分:經分別(Sutta-vibhaṅga)、篇章(Khandhaka)和附隨(Parivāra)。
《律藏》分為五大冊,把“經分別”分為《巴拉基咖》和《巴吉帝亞》兩冊,把“篇章”分為《大品》和《小品》兩冊,《附隨》獨立為一冊 。
“經分別”的“經”(Sutta)是指《比庫巴帝摩卡》(Bhikkhupātimokkha)和《比庫尼巴帝摩卡》(Bhikkhunῑ-pātimokkha)兩部戒經。
“經分別”即依制戒因緣、文句分別、犯例舉要、犯與不犯等,逐條解釋比庫的227條學處和比庫尼311條學處。
“經分別”側重在“止持”(vāritta),即為佛世尊所禁止、不能做的行為,例如:比庫不能不能殺生、行淫、不能接受金錢、不能非時食等等。
“篇章”側重在“作持”(caritta),即佛陀制定應當做的行為,例如:出家條件,僧團應當如何進行誦戒,袈裟應當如何縫製,住所應當如何建造等等。
“附隨”相當於律藏的附錄,依不同的方式和角度對“經分別”和“篇章”進行分析、說明。
從律藏的體裁以及第一分中所列出的歷代傳承名單來看,此“附隨”部分應該是在斯里蘭卡最後編寫成的。
1.《巴拉基咖》(Pārājika):解釋比庫學處的四條巴拉基咖(pārājika)、十三條桑喀地謝沙(saṅghādi-sesa)、二不定(aniyata)和三十條尼薩耆亞巴吉帝亞(nissaggiya pācittiya)。
2.《巴吉帝亞》(Pācittiya):解釋比庫學處的九二條巴吉帝亞(pācittiya)、四條悔過(pāṭidesanῑya)、七十五條眾學法(sekhiya)、七止諍( adhikaraṇa-samathā),以及解釋比庫尼311條學處與比庫學處所不共通者。
3.《大品》(Mahāvagga),包括十個篇章:
《大篇》(Mahākhandhaka)
《伍波薩他篇》(Uposathakkhandhaka)
《入雨安居篇》(Vassῡpanāyikakkhandhaka)
《自恣篇》(Pavāraṇākkhandhaka )
《皮革篇》(Cammakkhandhaka)
《藥篇》(Bhesajjakkhandhaka)
《咖提那篇》(Kathinakkhandhaka)
《衣篇》(Cῑvarakkhandhaka)
《瞻巴篇》(Campeyyakkhandhaka)
《高賞比篇》(Kosambakakkhandhaka)。
4.《小品》(Cullavagga),包括十二個篇章:
《甘馬篇》(Kammakkhandhaka)
《別住篇》(Pārivāsikakkhandhaka)
《集篇》(Samuccayakkhandhaka)
《止篇》(Samathakkhandhaka)
《小事篇》(Khuddakavatthukkhandhaka)
《坐臥處篇》(Senāsanakkhandhaka)
《破僧篇》(Saṅghabhedakakkhandhaka)
《行儀篇》(Vattakkhandhaka)
《遮誦戒篇》(Pātimokkhaṭṭhapanakkhandhaka)
《比庫尼篇》(Bhikkhunikkhandhaka)
《五百篇》(Pañcasatikakkhandhaka)
《七百篇》(Sattasatikakkhandhaka)。
5.《附隨》(Parivāra),相當於附錄,一共分為19品,以不同的方式解釋前面的律藏內容。
《律藏》是所有的比庫與比庫尼都應詳細研讀並認真遵行的。
2.《經藏》(Sutta-piṭaka)
為世尊以及聖弟子們的言行集。
《經藏》共有五部,即:《長部》、《中部》、《相應部》、《增支部》、《小部》。
1.《長部》(Dῑghanikāya)。
因為收錄的經文篇幅比較長,所以稱為《長部》。
共收錄《梵網經》等34部。
2.《中部》(Majjhimanikāya)。
因為收錄的經文篇幅不長不短、中等的,所以稱為《中部》。
共收錄《根本法門經》等152部。
3.《相應部》(Saṃyuttanikāya);相應的意思是按相對應的內容分門別類,例如:佛陀所說的五蘊法編為一相應、六處法編為一相應、界法編為一相應、四聖諦編為一相應、緣起法編為一相應相應等等,所以稱為《相應部》。
一共有56相應,收錄《越渡暴流經》等7762部。
4.《增支部》(Aṅguttaranikāya)。
增(uttara),是增加、更上的意思;aṅga的意思是支、部分、因素。
增支的編輯方法有點像法數,將佛陀所講的跟數目有關的經文彙編在一起。
將一法編為一集,將二法編為一集,將三法編為一集。
例如:“二法”有止、觀,名、色等等。
“三法”有三種受: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
由一法一直編到十一法,因此《增支部》共有十一集,收錄《心遍取經》等9557部。
5.《小部》(Khuddakanikāya)。
這裡的“小”並非指篇幅小或者微不足道,而內容龐雜的意思。
《小部》把前面四部以外的所有經典都收編進去。
例如:《法句》,如果要編在前面四部的話,不知道應該編在哪一部,於是就編在《小部》。
《小部》是《經藏》五部中數量是最多的,凡是不屬於前面四部的,全部都歸在《小部》裡。
《小部》一共有15部,分別為:
《小誦》(Khuddakapāṭha)
《法句》(Dhammapada)
《自說》(Udāna)
《如是語》(Itivuttaka)
《經集》(Suttanipāta )
《天宮故事》(Vimānavatthu)
《鬼故事》(Pettavatthu)
《長老偈》(Theragāthā)
《長老尼偈》(Therῑgāthā)
《本生》(Jātaka)
《義釋》(Niddesa)
《無礙解道》(Paṭisambhidā-magga)
《傳記》(Apadāna)
《諸佛史》(Buddhavaṃsa)
《所行藏》(Cariyāpiṭaka)。
在緬甸則再加上《彌林達問》(Milindapañha)、《導論》(Nettippakaraṇa)和《藏釋》(Peṭakopadesa),共為18部。
3.《論藏》(Abhidhamma-piṭaka)
對佛陀教法要義的精確及系統的分類與詮釋。
阿毗(abhi)的意為上等的、殊勝的、卓越的。
達摩(dhamma)的意思是法。
南傳上座部佛教的《論藏》一共有七部,稱為上座部七論或者南傳七論,它們依次是:
⑴.《法集論》(Dhamma-saṅgaṇῑ)或稱《法聚論》。
此論是整個論藏的根源,極廣泛地探討諸究竟法(paramatthadhamma)。
⑵.《分別論》(Vidhaṅga)。在這部論裡,把蘊、處、界、根、諦等法義分為經分別(Suttanta-bhājaniya)、論分別(Abhidhamma-bhājaniya)和問分(Pañhapucchā)三種方式來討論。
經分別是把經藏的內容列出來討論,然後又以論的方式進行分析,再用問答來反覆抉擇。
⑶.《界論》(Dhātukathā) 以問答的方式編排,依蘊、處、界來討論一切法。
⑷.《人施設論》(Puggalapaññatti)。
這部論主要討論不同種類的人。
⑸.《論事》(Kathāvatthu)。
這一部《論事》是在第三次結集時由摩嘎利子·帝思比庫(Moggaliputta Tissa)所造的,目的是反駁當時流行於阿首咖王時期混入僧團的那些外道的邪見。
⑹.《雙論》(Yamaka)。
《雙論》的目的是為了解除種種術語名相含糊不清的地方,再解釋它正確的用法。
因為這部論所提出的問題都是以一對一對的方式來討論,例如:
“是否一切善法都具有善因?
是否一切善因的都是屬於善法?
以這種方式來提問,所以稱為《雙論》。
⑺.《發趣論》(Paṭṭhāna)。
此論在《論藏》裡是最重要的一部論。
在傳統上稱它為《大論》(Mahāpakaraṇa)。
此論跟前面的六部論稍微有點不同。
前面的六部論側重在分析諸法的名相,這一部論則用二十四緣的方法貫串一切諸法。
緣的意思就是關係,把前面所講的諸法都貫串在一起。
如果把前面這幾部論所講的諸法比喻為珠寶,而這部《發趣論》就是用二十四緣這一條金線把全部珠寶串在一起,所以它的價值和意義就可貴在這裡。
上座部佛教的正統傳承把這部論視為佛陀具有一切知智的證明。
因為這部論非常複雜,必須先通透前面的那幾部論,才有可能通達這部論。
它屬於組織法,把前面幾部論裡所講到的諸法整理、統合起來。
除了律藏、經藏、論藏三藏之外,上座部佛教尚保存有內容豐富的三藏義註與復註(佛教三藏的解釋)以及許多重要的藏外典籍,例如:
《清淨道論》(Visuddhi-magga)
《入阿毗達摩論》(Abhidhammāvatāra)
《攝阿毘達摩義論》(Abhidhammattha-saṅgaha)
《島史》(Dῑpa-vaṃsa)
《大史》(Mahā-vaṃsa)
《小史》(Cῡḷa- vaṃsa)等。
願我此功德,導向諸漏盡!
願我此功德,為證涅槃緣!
我此功德分,迴向諸有情,
願彼等一切,同得功德分!
Sàdhu! Sàdhu! Sàdhu!
薩度!薩度!薩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