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255|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修行法門] 三十一界眾生與禪修 [複製連結]

Rank: 12Rank: 12Rank: 12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5-6-6 07:44:39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 x 1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àsambuddhassa!
禮敬彼世尊、阿拉漢、全自覺者!



地獄

餓鬼

畜生

阿蘇羅



四大天王天

三十三天

夜摩天

兜率天

化樂天

他化自在天

梵眾天

梵輔天

大梵天

少光天

無量光天

光音天

少淨天

無量淨天

遍淨天

廣果天

無想天

無煩天

無熱天

善現天

善見天

無究竟天

空無邊處地

識無邊處地

無所有處地

非想非非想處地

根據佛陀的教導,眾生生活在三十一界裡。

四惡道是地獄、阿蘇羅(妖魔asura)、餓鬼(peta),畜生。

四惡道的上面是第五界的人界。

人界的上面是六個天界(deva)。

之後是二十個梵天界(brahma)。

總共是三十一界。

只有在人界、天界、梵天界的眾生才可以修禪,而在四惡道的眾生不能修禪。

四惡道 眾生出生在四惡道的原因是由於他們的過去世的惡業,在那兒他們一直受苦。

尤其是在地獄的眾生,分分秒秒都在受苦。

大多數在四惡道的眾生的心不能發展,所以他們根本不能修禪。

如大家所周知,動物是依據森林適者生存之道。

在那兒,弱者強食。

它們殺害其它動物,因此時常造惡業。

它們也沒有智慧理解佛法。

它們連最基本最簡單的善德也不會修,更不用說領悟深奧的禪修。

六個天界(Deva) 人界之上的六個天界,它們的情況跟四惡道迥然不同。

住在那兒的眾生被稱為deva或天神。

由於過去世的布施(dāna)、持戒(sila)、禪修(bhāvanā)等等的善行的善果,在絕大部分的時間裡,他們享受愉快的生活。

這是為何他們絕大部分都不修禪。

我們也可以把天界跟人界做個比較。

比如:在很多富有的發達國家裡,許多人不能修真正的佛法或有任何內心的訓練,因為他們熱衷於追求物質的享受以及沉迷於感官的享受。

只有很少數的人努力禪修。

同樣的,在六個天界裡,許多天神們都放縱於感官的享受,只有少數會禪修。

二十個梵天界(Brahma) 在六個天界上面的二十個梵天界裡(Brahma),由於一些眾生修持止禪,他們就出生在那些梵天界裡,享受禪那之樂,壽命也是非常的長。

在有些梵天界的眾生,比方在五淨居天(Suddhāvāsa)裡的,還有修禪。

通過修內觀智慧禪和獲得第三聖果的不來果(Anāgāmi),就再生於五淨居天(Suddhāvāsa),在那兒繼續修禪直到獲得阿拉漢的聖果。

人界,現在讓我們來看看人界。

根據阿毗達摩(Abhidhamma),我們人類是過去世的善業和惡業的結果。

因此,出生在人界,我們感受到苦、樂混合的經驗。

如果我們看看周圍的人,沒有人,包括我們自己,是在整世人都有完美的快樂,也沒有一個人是時時刻刻都受苦。

有時,由於我們有能力獲得可以享受的東西,我們在某些程度上有舒服、快樂的經驗。

有時,我們卻在生命中碰到痛苦、悲劇、憂愁、困苦的經驗。

所以人界被認為是苦、樂混合的界。

這會啟發內心的迫切感。

除非在生命中碰到痛苦不樂的經驗,否則我們不會激起內心的迫切感。

這就是為什麼出生在人界被認為是最佳修禪的機緣。

這也是為甚麼當天神們要去世時,他們的親屬鼓勵他們,把心傾向於出生在人界。

原因是天神們認為人界是善趣(sugati),因為在人界,我們有機會修持一切的善行例如:布施(dāna)、持戒(sila)、禪修。


沙門天神(Samana deva)的故事

現在我們引用記載在三藏的沙門比庫的例子。

在佛陀的時代,有一位年輕的比庫名叫沙門(Samana)。

在那時,比庫們習慣地會向佛陀取一些適當的法門來習修。

之後這些修行的比庫們會去附近的村莊托缽乞食,而通常在森林裡的大樹下或在山洞裡修禪。

這位沙門比庫(Samana Bhikkhu)也從佛陀那獲得禪修的指示後,就去山洞修禪。

他奮力的精進修禪,甚至沒有去托缽乞食。

其實一頓餐能維持一個人七天的生命而已。

如果沒有即時得到補充,他將會去世。

由於沙門比庫缺乏營養,他在修禪的時候去世了,而立刻出生在天界。

出生於天界在巴利語被稱為化生(opapātika),意思是立刻的出生。

他立刻出生在天界為成年的天神,他在那裡繼續的修禪。

由於他的善業,有許多女天神在等待歡迎他。

她們以天界的音樂和舞蹈來招待他。

他卻受到極大的干擾。

他就回去人界,尋求佛陀的協助。

佛陀給他禪修的指示。

他努力修禪,不久獲得第一聖果而成為初果聖者(Sotāpanna)。

現在他已成為沙門天神(Samana Deva),他還生活在三十三天(Tāvatimsa)裡。

這簡短的故事證明,在天界還有一些眾生熱衷於禪修,甚至有些已經證悟。



願我此功德,導向諸漏盡!

願我此功德,為證涅槃緣!

我此功德分,迴向諸有情,

願彼等一切,同得功德分!




Sàdhu! Sàdhu! Sàdhu!
薩度!薩度!薩度!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2-19 10:00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