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286|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教傳經咒] 儒教聖典.十三經之【春秋左傳】05僖公(2)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5-6-21 12:26:58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本帖最後由 小黑明融 於 2015-6-21 12:32 編輯

儒教聖典.十三經之【春秋左傳】05僖公(2)

僖公33年(公元前659年——前627年)

  ◎僖公十一年
   【經】十有一年春。晉殺其大夫ぶ鄭父。夏,公及夫人姜氏會齊侯於陽谷。秋八月,大雩。冬,楚人伐黃。
   【傳】十一年春,晉侯使以ぶ鄭之亂來告。
   天王使召武公、內史過賜晉侯命。受玉惰。過歸,告王曰:“晉侯其無後乎。王賜之命而惰於受瑞,先自棄也已,其何繼之有?禮,國之幹也。敬,禮之輿也。不敬則禮不行,禮不行則上下昏,何以長世?”
   夏,揚、拒、泉、皋、伊、洛之戎同伐京師,入王城,焚東門,王子帶召之也。秦、晉、伐戎以救週。秋,晉侯平戎於王。
   黃人不歸楚貢。冬,楚人伐黃。

  ◎僖公十二年
   【經】十有二年春王三月庚午,日有食之。夏,楚人滅黃。秋七月。冬十有二月丁丑,陳侯杵臼卒。
   【傳】十二年春,諸侯城衛楚丘之郛,懼狄難也。
   黃人恃諸侯之睦於齊也,不共楚職,曰:“自郢及我九百里,焉能害我?”夏,楚滅黃。
   王以戎難故,討王子帶。秋,王子帶奔齊。
   冬,齊侯使管夷吾平戎於王,使隰朋平戎於晉。
   王以上卿之禮饗管仲,管仲辭曰:“臣,賤有司也,有天子之二守國、高在。若節春秋來承王命,何以禮焉?陪臣敢辭。”王曰:“舅氏,余嘉乃勳,應乃懿德,謂督不忘。往踐乃職,無逆朕命。”管仲受下卿之禮而還。君子曰:“管氏之世祀也宜哉!讓不忘其上。《詩》曰:'愷悌君子,神所勞矣。'”

  ◎僖公十三年
   【經】十有三年春,狄侵衛。夏四月,葬陳宣公。公會齊侯、宋公、陳侯、鄭伯、許男、曹伯於咸。秋九月,大雩。冬,公子友如齊。
   【傳】十三年春,齊侯使仲孫湫聘於週,且言王子帶。事畢,不與王言。歸,復命曰:“未可。王怒未怠,其十年乎。不十年,王弗召也。”
   夏,會於咸,淮夷病杞故,且謀王室也。
   秋,為戎難故,諸侯戍週,齊仲孫湫致之。
   冬,晉薦飢,使乞糴於秦。秦伯謂子桑:“與諸乎?”對曰:“重施而報,君將何求?重施而不報,其民必攜,攜而討焉,無眾必敗。”謂百里:“與諸乎?”對曰:“天災流行,國家代有,救災卹鄰,道也。行道有福。”
   ぶ鄭之子豹在秦,請伐晉。秦伯曰:“其君是惡,其民何罪?”秦於是乎輸粟於晉,自雍及絳相繼,命之曰泛舟之役。



  ◎僖公十四年
   【經】十有四年春,諸侯城緣陵。夏六月,季姬及鄫子遇於防。使鄫子來朝。秋八月辛卯,沙鹿崩。狄侵鄭。冬,蔡侯肝卒。
   【傳】十四年春,諸侯城緣陵而遷杞焉。不書其人,有闕也。
   鄫季姬來寧,公怒,止之,以鄫子之不朝也。夏,遇於防,而使來朝。
   秋八月辛卯,沙鹿崩。晉卜偃曰:“期年將有大咎,幾亡國。”
   冬,秦飢,使乞糴於晉,晉人弗與。慶鄭曰:“背施無親,幸災不仁,貪愛不祥,怒鄰不義。四德皆失,何以守國?”虢射曰:“皮之不存,毛將安傅?”慶鄭曰:“棄信背鄰,患孰卹之?無信患作,失授必斃,是則然矣。”虢射曰:“無損於怨而厚於寇,不如勿與。”慶鄭曰:“背施幸災,民所棄也。近猶仇之,況怨敵乎?”弗聽。退曰:“君其悔是哉!”

  ◎僖公十五年
   【經】十有五年春王正月,公如齊。楚人伐徐。三月,公會齊侯、宋公、陳侯、衛候、鄭伯、許男、曹伯盟於牡丘,遂次於匡。公孫敖帥師及諸侯之大夫救徐。夏五月,日有食之。秋七月,齊師、曹師伐厲。八月,螽。九月,公至自會。季姬歸於鄫。己卯晦,震夷伯之廟。冬,宋人伐曹。楚人敗徐於婁林。十有一月壬戌,晉侯及秦伯戰於韓,獲晉侯。
   【傳】十五年春,楚人伐徐,徐即諸夏故也。三月,盟於牡丘,尋蔡丘之盟,且救徐也。孟穆伯帥師及諸侯之師救徐,諸侯次於匡以待之。
   夏五月,日有食之。不書朔與日,官失之也。
   秋,伐,厲,以救徐也。
   晉侯之入也,秦穆姬屬賈君焉,且曰:“盡納群公子。”晉侯烝於賈君,又不納群公子,是以穆姬怨之。晉侯許賂中大夫,既而皆背之。賂秦伯以河外列城五,東盡虢略,南及華山,內及解梁城,既而不與。晉飢,秦輸之粟;秦飢,晉閉之糴,故秦伯伐晉。
   卜徒父筮之,吉。涉河,侯車敗。詰之,對曰:“乃大吉也,三敗必獲晉君。其卦遇《蠱》,曰:'千乘三去,三去之餘,獲其雄狐。'夫狐蠱,必其君也。《蠱》之貞,風也;其悔,山也。歲雲秋矣,我落其實而取其材,所以克也。實落材亡,不敗何待?”
   三敗及韓。晉侯謂慶鄭曰:“寇深矣,若之何?”對曰:“君實深之,可若何?”公曰:“不孫。”卜右,慶鄭吉,弗使。步揚禦戎,家僕徒為右,乘小駟,鄭入也。慶鄭曰:“古者大事,必乘其產,生其水土而知其人心,安其教訓而服習其道,唯所納之,無不如志。今乘異產,以従戎事,及懼而變,將與人易。亂氣狡憤,陰血周作,張脈僨興,外強中乾。進退不可,周旋不能,君必悔之。”弗聽。
   九月,晉侯逆秦師,使韓簡視師,復曰:“師少於我,鬥士倍我。”公曰:“何故?”對曰:“出因其資,入用其寵,飢食其粟,三施而無報,是以來也。今又擊之,我怠秦奮,倍猶未也。”公曰:“一夫不可狃,況國乎。”遂使請戰,曰: “寡人不佞,能合其眾而不能離也,君若不還,無所逃命。”秦伯使公孫枝對曰:“君之未入,寡人懼之,入而未定列,猶吾憂也。苟列定矣,敢不承命。”韓簡退曰:“吾幸而得囚。”
   壬戌,戰於韓原,晉戎馬還濘而止 ​​。公號慶鄭。慶鄭曰:“愎諫違卜,固敗是求,又何逃焉?”遂去之。梁由靡禦韓簡,虢射為右,輅秦伯,將止之。鄭以救公誤之,遂失秦伯。秦獲晉侯以歸。晉大夫反首拔舍従之。秦伯使辭焉,曰:“二三子何其戚也?寡人之従君而西也,亦晉之妖夢是踐,豈敢以至。”晉大夫三拜稽首曰:“君履后土而戴皇天,皇天后土實聞君之言,群臣敢在下風。”
   穆姬聞晉侯將至,以大子犖、弘與女簡、璧登台而履薪焉,使以免服衰絰逆,且告曰:“上天降災,使我兩君匪以玉帛相見,而以興戎。若晉君朝以入,則婢子夕以死;夕以入,則朝以死。唯君裁之。 ”乃舍諸靈臺。
   大夫請以入。公曰:“獲晉侯,以厚歸也。既而喪歸,焉用之?大夫其何有焉?且晉人戚憂以重我,天地以要我。不圖晉憂,重其怒也;我食吾言,背天地也。重怒難任,背天不祥,必歸晉君。”公子縶曰:“不如殺之,無聚慝焉。”子桑曰:“歸之而質其大子,必得大成。晉未可滅而殺其君,只以成惡。且史佚有言曰:'無始禍,無怙亂,無重怒。'重怒難任,陵人不祥。 ”乃許晉平。
   晉侯使郤乞告瑕呂飴甥,且召之。子金教之言曰:“朝國人而以君命賞,且告之曰:'孤雖歸,辱社稷矣。其卜貳圉也。'”眾皆哭。晉於是乎作爰田。呂甥曰:“君亡之不恤,而群臣是憂,惠之至也。將若君何?”眾曰:“何為而可?”對曰:“徵繕以輔孺子,諸侯聞之,喪君有君,群臣輯睦,甲兵益多,好我者勸,惡我者懼,庶有益乎!”眾說。晉於是乎作州兵。
   初,晉獻公筮嫁伯姬於秦,遇《歸妹》三之《睽》三。史蘇占之曰:“不吉。其繇曰:'士刲羊,亦無亡也。女承筐,亦無貺也。西鄰責言,不可償也。《歸妹》之《睽》,猶無相也。'《震》之《離》,亦《離》之《震》,為雷為火。為嬴敗姬,車說問其輹,火焚其旗,不利行師,敗於宗丘。《歸妹》《睽》孤,寇張之弧,侄其従姑,六年其逋,逃歸其國,而棄其家,明年其死於高梁之虛。”及惠公在秦,曰:“先君若従史甦之佔,吾不及此夫。”韓簡侍,曰:“龜,像也;筮,數也。物生而後有像,象而後有滋,滋而後有數。先君之敗德,乃可數乎?史蘇是佔,勿従何益?《詩》曰:'下民之孽,匪降自天,僔沓背憎,職競由人。' ”
   震夷伯之廟,罪之也,於是展氏有隱慝焉。
   冬,宋人伐曹,討舊怨也。
   楚敗徐於婁林,徐恃救也。
   十月,晉陰飴甥會秦伯,盟於王城。
   秦伯曰:“晉國和乎?”對曰:“不和。小人恥失其君而悼喪其親,不憚徵繕以立圉也,曰:'必報仇,寧事戎狄。'君子愛其君而知其罪,不憚徵繕以待秦命,曰:'必報德,有死無二。'以此不和。”秦伯曰:“國謂君何?”對曰: “小人戚,謂之不免。君子恕,以為必歸。小人曰:'我毒秦,秦豈歸君?'君子曰:'我知罪矣,秦必歸君。貳而執之,服而舍之,德莫厚焉,刑莫威焉。服者懷德,貳者畏刑。此一役也,秦可以霸。納而不定,廢而不立,以德為怨,秦不其然。 '”秦伯曰:“是吾心也。”改館晉侯,饋七牢焉。
   蛾析謂慶鄭曰:“盍行乎?”對曰:“陷君於敗,敗而不死,又使失刑,非人臣也。臣而不臣,行將焉入?”十一月,晉侯歸。丁丑,殺慶鄭而後入。
   是歲,晉又飢,秦伯又餼之粟,曰:“吾怨其君而矜其民。且吾聞唐叔之封也,箕子曰:'其後必大。'晉其庸可冀乎!姑樹德焉以待能者。”於是秦始徵晉河東,置官司焉。

  ◎僖公十六年
   【經】十有六年春王正月戊申朔,隕石於宋五。是月,六鷁退飛,過宋都。三月壬申,公子季友卒。夏四月丙申,鄫季姬卒。秋七月甲子,公孫茲卒。冬十有二月,公會齊侯、宋公、陳侯、衛侯、鄭伯、許男、邢侯、曹伯於淮。
   【傳】十六年春,隕石於宋五,隕星也。六鷁退飛過宋都,風也。週內史叔興聘於宋,宋襄公問焉,曰;“是何祥也?吉凶焉在?”對曰:“今茲魯多大喪,明年齊有亂,君將得諸侯而不終。”退而告人曰:“君失問。是陰陽之事,非吉凶所生也。吉凶由人,吾不敢逆君故也。”
   夏,齊伐厲不克,救徐而還。
   秋,狄侵晉,取狐、廚、受鐸,涉汾,及昆都,因晉敗也。
   王以戎難告於齊,齊徵諸侯而戍週。
   冬,十一月乙卯,鄭殺子華。
   十二月會於淮,謀鄶,且東略也。城鄫,役人病。有夜登丘而呼曰:“齊有亂。”不果城而還。

  ◎僖公十七年
   【經】十有七年春,齊人、徐人伐英氏。夏,滅項。秋,夫人姜氏會齊侯於卞。九月,會至自會。冬十有二月乙亥,齊侯小白卒。
   【傳】十七年春,齊人為徐伐英氏,以報婁林之役也。
   夏,晉大子圉為質於秦,秦歸河東而妻之。惠公之在梁也,梁伯妻之。梁贏孕,過期,卜招父與其子卜之。其子曰:“將生一男一女。”招曰:“然。男為人臣,女為人妾。”故名男曰圉,女曰妾。及子圉西質,妾為宦女焉。
   師滅項。淮之會,公有諸侯之事未歸而取項。齊人以為討,而止公。
   秋,聲姜以公故,會齊侯於卞。九月,公至。書曰:“至自會。”猶有諸侯之事焉,且諱之也。
   齊侯之夫人三:王姬,徐嬴,蔡姬,皆無子。齊侯好內,多內寵,內嬖如夫人者六人:長衛姬,生武孟;少衛姬,生惠公;鄭姬,生孝公;葛嬴,生昭公;密姬,生懿公,宋華子,生公子雍。公與管仲屬孝公於宋襄公,以為太子。雍巫有寵於衛共姬,因寺人貂以薦羞於公,亦有寵,公許之立武孟。
   管仲卒,五公子皆求立。冬十月乙亥,齊桓公卒。易牙入,與寺人貂因內寵以殺群吏,而立公子無虧。孝公奔宋。十二月乙亥赴。辛巳夜殯。

  ◎僖公十八年
   【經】十有八年春王正月,宋公、曹伯、衛人、邾人伐齊。夏,師救齊。五月戊寅,宋師及齊師戰於甗。齊師敗績。狄救齊。秋八月丁亥,葬齊桓公。冬,邢人,狄人伐衛。
   【傳】十八年春,宋襄公以諸侯伐齊。三月,齊人殺無虧。
   鄭伯始朝於楚,楚子賜之金,既而悔之,與之盟曰:“無以鑄兵。”故以鑄三鐘。
   齊人將立孝公,不勝,四公子 ​​之徒遂與宋人戰。夏五月,宋敗齊師於甗,立孝公而還。
   秋八月,葬齊桓公。
   冬,邢人、狄人伐衛,圍菟圃。衛侯以國讓父兄子弟及朝眾曰:“苟能治之,毀請従焉。”眾不可,而後師於訾婁。狄師還。
   梁伯益其國而不能實也,命曰新里,秦取之。

  ◎僖公十九年
   【經】十有九年春王三月,宋人執滕子嬰齊。夏六月,宋公、曹人、邾人盟於曹南。鄫子會盟於邾。己酉,邾人執鄶子,用之。秋,宋人圍曹。衛人伐邢。冬,會陳人、蔡人、楚人、鄭人盟於齊。梁亡。
   【傳】十九年春,遂城而居之。
   宋人執滕宣公。
   夏,宋公使邾文公用鄫子於次睢之社,欲以屬東夷。司馬子魚曰:“古者六畜不相為用,小事不用大牲,而況敢用人乎?祭祀以為人也。民,神之主也。用人,其誰饗之?齊桓公存三亡國以屬諸侯,義士猶曰薄德。今一會而虐二國之君,又用諸淫昏之鬼,將以求霸,不亦難乎?得死為幸!”
   秋,衛人伐邢,以報菟圃之役。於是衛大旱,卜有事於山川,不吉。寧莊子曰:“昔週飢,克殷而年豐。今邢方無道,諸侯無伯,天其或者欲使衛討邢乎?”従之,師興而雨。
   宋人圍曹,討不服也。子魚言於宋公曰:“文王聞崇德亂而伐之,軍三旬而不降,退修教而復伐之,因壘而降。《詩》曰:'刑於寡妻,至於兄弟,以御於家邦。'今君德無乃猶有所闕,而以伐人,若之何?盍姑內省德乎?無闕而後動。”
   陳穆公請修好於諸侯,以無忘齊桓之德。冬,盟於齊,修桓公之好也。
   梁亡,不書其主,自取之也。初,梁伯好土功,亟城而弗處,民罷而弗堪,則曰:“某寇將至。”乃溝公宮,曰:“秦將襲我。”民懼而潰,秦遂取梁。

  ◎僖公二十年
   【經】二十年春,新作南門。夏,郜子來朝。五月乙巳,西宮災。鄭人入滑。秋,齊人、狄人盟於邢。冬,楚人伐隨。
   【傳】二十年春,新作南門。書,不時也。凡啟塞従時。
   滑人叛鄭而服於衛。夏,鄭公子士、洩堵寇帥師入滑。
   秋,齊、狄盟於邢,為邢謀衛難也。於是衛方病邢。
   隨以漢東諸侯叛楚。冬,楚鬥谷於菟帥師伐隨,取成而還。君子曰:“隨之見伐,不量力也。量力而動,其過鮮矣。善敗由己,而由人乎哉?《詩》曰:'豈不夙夜,謂行多露。'”
   宋襄公欲合諸侯,臧文仲聞之,曰:“以欲従人,則可;以人従欲,鮮濟。”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4-6-3 03:56

© 2004-2024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