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3-9-6
- 最後登錄
- 2019-6-21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923
- 閱讀權限
- 120
- 文章
- 3218
- 相冊
- 2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āsambuddhassa.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āsambuddhassa.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āsambuddhassa.
禮敬跋格瓦、阿拉漢、正自覺者!
各位尊者、法師、居士大德們:晚上好!
我們前面學習了修止得定的方法:有40 種止業處,其中30 種可以證得禪那,例如:通過修習入出息念證得初禪。從初禪出定之後,可以辨識初禪名法,再觀照初禪名色法證悟涅槃。
現在繼續來學習這一部《八城經》。
八城居士問阿難尊者:「是否有一法可以證悟涅槃?」
阿難尊者講了證得初禪並依之修觀的方法,之後繼續說:「再者,居士,比庫尋、伺寂止,內潔淨,心專一性,無尋、無伺,定生喜、樂,成就並住於第二禪。他如是審察、瞭知:『此第二禪是造作、思念……無上解縛安穩得到達。」
這是證得第二禪並依之修觀證悟涅槃的方法。
那麼,應如何證得第二禪呢?我們接著前一次所講的證得初禪的方法來開始討論。
止業處依所緣可以分為40種,其中有些業處可以證得第四禪,有些只能證得初禪,有些不能證得禪那。
在這40種業處當中,如果把4種無色定去掉,再把只能到達近行定的10種業處也去掉,就只剩下26種(40減4減10等於26)。
這26種業處都可以證得色界禪那,其中11種還可以依次證得初禪到第四禪,即十遍和入出息念。有11種只能證得初禪,即十不淨和身至念(三十二身分)。
剩下4種是:慈、悲、喜、捨四梵住;其中慈、悲、喜可以依次證得初禪到第三禪,捨梵住直接證得第四禪。
這是依禪那來分別業處。
如果禪修者通過專注一種可以證得第四禪的業處來修習,隨著定力的提升,他可以依次證得初禪、第二禪、第三禪和第四禪。
那麼,初、二、三、四禪是依甚麼來區別呢?
依禪支(四種無色定——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無所有處定、非想非非想處定——是依所緣來分的,因為四無色定的所緣各不相同。
若依禪支分別,四種無色定都包括在第四禪之中,因為它們都只有「捨」和「一境性」兩個禪支。
正因如此,佛陀說到正定時只提及四種禪那,沒有提及無色定,乃是依禪支而說的。)。
如此,想修定依次證得初禪、第二禪、第三禪、第四禪,不用改變所緣,只需去掉某些禪支即可。
明白這個要點之後,接著講證得第二禪的方法。
一、進入更高的禪那
查有分
我們繼續以入出息念為例子來學習。
禪修者持續地專注出現在鼻頭或人中一帶的似相,而且似相明亮、光耀猶如太陽或者如十五的月亮、寶石、水晶球等等,因人而異。
當他能穩固地專注似相持續一段很長的時間,比如兩個小時、三個小時、四個小時,業處導師會指導他查有分,也就是在心所依處裡去查透明意界。
透明意界可以反映我們所看到的景象。
例如:看到一個人走過來,這時候眼睛的瞳孔裡會反映出這個人的影像。
同樣地,我們的心在想甚麼,會在心所依處的有分意界反映出甚麼影像。
例如:你在禪坐時想到今天中午吃甚麼,雖然說你想的那個東西捉摸不到,但是在你的有分意界裡已呈現出那個影像了。
當我們專注似相的時候,如果鼻頭一帶出現很明亮的似相,在有分裡也會映現出這個影像。
這就是查「有分」的原理。
有人會問:「為甚麼要查有分呢?」
因為禪那速行心屬於意門心,所有意門心皆依心所依處生起,所以查意門心需要在心所依處裡去查。
如果是眼識,應在眼門裡去查。為甚麼呢?
因為擁有五蘊生命者(例如:人、動物等)的一切心都必須依靠依處才能生起。既然禪那心屬於意門心,我們就應在心所依處裡去查禪支。
五自在
禪修者有能力辨識初禪的五禪支——尋、伺、喜、樂、一境性之後,應當練習初禪的五自在——轉向自在、入定自在、住定自在、出定自在、省察自在。
1.轉向自在: 隨心所欲地將心轉向於諸禪支。
2.入定自在: 隨心所欲地進入初禪。
3.住定自在: 隨心所欲地住於初禪多長時間。
4.出定自在: 隨心所欲地按預定時間出定。
5.省察自在: 隨心所欲地省察諸禪支。
轉向自在和省察自在有甚麼區別呢?
轉向自在是把心轉向禪支,省察自在是檢查禪支;轉向自在是指意門轉向心,省察自在是指速行心。
如何練習五自在呢?在實際教學中通常會這樣教導禪修者:先閉上眼睛專注呼吸,若禪相很快出現,你就下個決意: 「讓我入定三個小時。」
決意後即把心投入到似相當中。
可以順利地將心投入似相並進入初禪,這是「入定自在」。心持續地專注似相不晃動,這是「住定自在」。
當你突然生起一個念頭「現在時間到了」,然後很快地把心轉向位於「有分」的諸禪支,這是「轉向自在」。
能清楚查到五禪支,這是「省察自在」。
當你出定時,發現入定的時間正好是三個小時,這是「出定自在」。
進入第二禪
練習五自在之後,才應進一步練習第二禪;沒有練習初禪五自在,不要急於上更高的禪那。
就像爬山一樣,一隻腳還沒站穩就想抬另一隻腳往上踩,可能會摔下去。
練習初禪五自在之後,若想要證得更高的禪那,他應當為第二禪而努力。
如何證得第二禪呢?
他先進入初禪,例如:一個小時,出之後查五禪支。查到五禪支之後,如此思惟:「由於初禪接近敵對的五蓋,而且還有尋與伺兩個粗的禪支,所以其禪支弱,它不如第二禪那麼寂靜、殊勝。」
這樣省察後,再專注鼻頭一帶的似相,入定大約五至十分鐘,出定後再去查禪支。
這時他將發現五禪支中的尋與伺非常粗劣,喜、樂、一境性顯得很微細。為甚麼尋與伺兩個禪支很粗呢?
因為尋與伺的作用是投入所緣和持續不斷地思惟所緣,它們都是動搖的。於是他決心:「讓我去掉尋與伺,進入第二禪。」
當他去掉尋、伺之後,再把心投入似相。當他專注似相大約半小時或一小時,出定之後感覺一下有沒有比初禪更殊勝。
若感覺更殊勝,在下一坐他可以練習進入第二禪,從第二禪出定之後再查禪支。
若能成功地進入第二禪,他將發現第二禪確實查不到尋與伺這兩個禪支,他體驗到極強的喜和美妙的樂受。
雖然初禪也有喜與樂,但是由於有更粗的尋與伺,他體驗到初禪的喜與樂不如第二禪那麼明顯。例如:在晚上開燈,燈光顯得很明亮;但是在大白天開燈,燈光感覺就不亮了。
其實燈光都是一樣亮的,只是在白天有更強的陽光,燈光就顯得不亮了。
第二禪也是,由於沒有更粗的尋與伺的動搖,所以能體驗到很強的喜與樂。
剛開始學習進入第二禪時先不要急著練習五自在,而應練習長時間安住於第二禪,例如:兩個小時、三個小時乃至更久,成功以後再查禪支。
第二禪有三個禪支:喜、樂、一境性。查到禪支後再練習五自在。
證得了第二禪,就如經文裡所說的:
「尋、伺寂止」:第二禪已經止息了尋和伺。
「內潔淨」:內心潔淨。
「心專一性」:內心專注、專一。
「無尋、無伺」:第二禪已經沒有尋、伺。
「定生喜、樂」:從與第二禪相應的定力而生起喜與樂受。
「成就並住於第二禪」:證得並安住於第二禪。
依第二禪修觀
經文):『「他如是審察、瞭知:『此第二禪是造作、思念……。」』
禪修者從第二禪出定之後,可繼續修名色法。
他思惟:「第二禪同樣也是造作、思念的。」
如前所述,第二禪也是由種種因緣和合才生起的,而且也是思念分別的。
即使禪定境界再高,還是有為法,還是生滅法,於是對第二禪的五蘊修觀。
「他住於其處,得達諸漏盡。若尚未得達諸漏盡,也依其法貪、法喜,滅盡五下分結,成為化生者,在那裡般涅槃,不再從那世間回來。」
禪修者觀照第二禪名色法可以斷盡煩惱、證阿拉漢果。
即使不能,也可以證得第三不來果。
「居士,這即是一法為那位世尊、知者、見者、阿拉漢、正自覺者所說,,若有比庫住於不放逸、熱忱、自勵,未解脫之心得解脫,未斷盡之漏得斷盡,未到達之無上解縛安穩得到達。」
以上是阿難尊者轉述佛陀所教導的依第二禪修止觀的方法。
依第三禪修止觀
接著,阿難尊者又說:「再者,居士,比庫離喜,住於捨,念與正知,以身受樂,正如聖者們所說的:『捨、具念、樂住。』
成就並住於第三禪。
他如是審察、瞭知:此第三禪是造作、思念……無上解縛安穩得到達。」
這是阿難尊者講述依第三禪修止觀、斷煩惱的方法。
如何依第三禪修止觀呢?
先要證得第三禪,才有能力依之修觀。
當禪修者修習了第二禪的五自在之後,可以為證得第三禪而努力。
他先次第進入初禪、第二禪,在第二禪住定大約一個小時,出定之後思惟:「第二禪接近敵對的尋與伺,而且還有喜的激動;喜是粗的,所以禪支也弱,它不如第三禪那麼寂靜。」
如此思惟之後,再把心投入似相大約五到十分鐘,然後再查第二禪的三個禪支,他將發現其中的喜禪支是很粗的。
「喜」是心的興奮、激動。雖然「喜」也很好,但相對於樂來說,喜顯然是很粗的。
於是他決定去掉喜禪支,為證得
第三禪而努力。他把心再投入似相,練習進入第三禪。
如果他可以進入第三禪,應該練習長時間安住於第三禪三個小時、四個小時,乃至更久。
成功證得第三禪之後,再查禪支。
第三禪有兩個禪支:樂、一境性。
第三禪的樂受比第二禪更明顯。
雖然第二禪也有樂,但由於有更粗的喜在激盪著,會使樂沒有那麼純粹。
第三禪的樂是一種滲透性的快樂,這種樂是很殊勝的,甚至被說成是世間最美妙的快樂,因為第四禪就沒有樂受,已經是平靜的捨受了。
當他查到第三禪的禪支後,再練習五自在,然後依第三禪來修止觀。
依第四禪修止觀
接著,阿難尊者繼續說:『「再者,居士,比庫捨斷樂與捨斷苦,先前的喜、憂已滅沒,不苦不樂,捨、念、清淨,成就並住於第四禪。他如是審察、瞭知:『此第四禪是造作、思念……無上解縛安穩得到達。」』
這是依第四禪修止觀、斷煩惱的方法。
如何證得第四禪呢?
第四禪以第三禪為基礎。
禪修者熟練了第三禪的五自在之後,可以為證得第四禪而努力。
他先次第地進入初禪到第三禪,出定後再查第三禪的兩個禪支:樂與一境性。
他思惟:「第三禪接近敵對的喜,同時樂禪支是粗的,所以禪支也弱,它不如第四禪那麼寂靜、殊勝。」
如此省思後把心投入似相,然後再查禪支,這時候他將發現樂禪支變得很粗,於是決意把樂平息下來,進入更寂靜、平靜的第四禪。
當他有能力進入第四禪之後,應練習長時間安住於第四禪三個小時、四個小時,乃至更久,然後查禪支。第四禪還是有兩個禪支:捨、一境性。
第三禪的樂和第四禪的捨都屬於受心所。
有三種受:苦受、樂受和不苦不樂受;不苦不樂受也稱為捨受。
一切心必然伴隨著受心所,第四禪也是有受,只是這種受被體驗為平靜、中捨的受。
所以第四禪也有兩個禪支,只不過是把樂平息下來,變成捨受,而不是去掉。
「心一境性」是一切禪定都必定有的禪支。
學過《阿毗達摩》的禪修者知道,並沒有一種心所叫做定,定就是心一境性心所。
理解這一點很重要:想要培養定力,就要保持心只專注一個所緣的狀態。如果心胡思亂想,那就不叫心一境性,而是心多境性了。禪修者證得第四禪之後,再練習五自在,然後再對第四禪修觀。
他先從第四禪出定,再觀照第四禪的名色法。
他從辨識第四禪的捨和一境性兩個禪支開始,依次觀照其他的相應名法、色法,再觀照它們為無常、苦、無我。
這是依照初、二、三、四禪修習止觀的方法。
二、修習慈心解脫
接著,阿難尊者繼續說:「再者,居士,比庫以慈俱之心遍滿一方而住,如此第二、如此第三、如此第四,如是上、下、四隅、一切處,一切如自己,對具一切的世間以慈俱之心、廣、大、無量、無怨敵、無瞋害遍滿而住。
他如是審察、瞭知:『此慈心解脫是造作、思念。凡是造作、思念者,皆是無常、滅法。』他住於其處……無上解縛安穩得到達。」
慈心的性質
這裡阿難尊者講依慈心(mettā)修定再修觀,乃至斷煩惱、證涅槃的方法。
只是修慈心禪那是不可能斷除煩惱的;通過修慈證得的慈心解脫(mettā cetovimutti) 叫做「時解脫」(samayavimutti)。時,即暫時。因為禪修者進入慈心禪時,其定力鎮伏了煩惱,使煩惱沒機會現起;但在出定後,若是不如理作意的話,煩惱仍然會生起,所以稱為「時解脫」,即暫時性的解脫。
還有一種解脫稱為「非時解脫」(asamaya-vimutti),這是指聖道,因為聖道能徹底斷除煩惱,而非暫時性的鎮伏,故稱「非時解脫」。
禪那是鎮伏斷(vikkhambhanappahāna),即通過定力暫時性地鎮伏煩惱;聖道是正斷斷(samucchedappahāna),即完全地斷除。
這裡的慈心解脫屬於鎮伏斷,即在入慈心禪那期間解脫了五蓋。
修習慈心可以證得初禪、第二禪、第三禪,但不能證得第四禪。
慈心的對象是一切眾生,慈心成就則稱為「梵住」(brahmavihāra)。
由於心對一切眾生正確地行道,住於最勝之處,所以稱為梵住;又由於其心猶如梵天般以無過失的心而住, 所以稱為梵住。
它又稱為「無量心」(appamaññā),無量是沒有界限的意思。
由於成就了慈心禪那,其心對一切眾生沒有界限,他不會說「我對你不散播慈愛」。
他對所有眾生沒有界限、沒有限制地散播慈愛,不會把任何眾生排除在外,所以稱為無量心。
同時,眾生是不可數、無限量的,其心緣取無限量的眾生,心對無量的眾生遍滿而住,所以稱為無量心。
慈心的修法
如何修習慈無量心呢?慈無量心的所緣是一切眾生。
但對初學者來說,一開始要對一切眾生修慈是不容易的。
假如他想到某某眾生對他的不好、委屈、冤枉、加害時,會變得忿忿不平,甚至生起憎恨心,此時很難對此類眾生散播慈愛。
因此,在散播慈愛時,應先選定對象,先嘗試破除人與人之間的界限。
剛開始的時候,不適合對以下六種人修慈:
1. 不喜歡的人(appiyapuggale):一開始就對不喜歡的人修慈容易疲勞,慈愛很難培育起來。
2. 極親愛者(atippiyasahāyake):對極親愛的人修慈,由於太在意他們的苦、樂而變得緊張,內心將無法平靜。
3. 中性者(majjhatte):中性者就是你既不會很喜歡、也不會討厭的人,例如普通朋友。對出家眾來說則是同梵行者、同法者;對在家眾來說則是同事、朋友、所認識的人。
一開始就對中性者散播慈愛容易感覺麻木,故也不適合。
4. 敵人(verīpuggale):即你討厭的人、經常跟你作對的人或是你跟他作對的人,這些人不適合作為修慈的對象。為甚麼呢?
因為若你對他修慈的話,往往會想起他曾經加害你、批評你、譭謗你或者你討厭他、憎恨他,一想起他就冒火,怎麼可能把慈愛培育起來呢?
5. 特定的異性(liṅgavisabhāge odhiso):因為慈愛是希望對方快樂,所以心能柔和地貼近對方。
如果對方是特定的異性的話,很容易生起貪愛。
正如有一位大臣之子到寺院向大長老請求慈心業處,他問大長老:「尊者,我應當對誰修慈?」長老回答:「對你所愛的人修慈。」
他認為所愛的人就是妻子,於是對其妻子修慈,結果整個晚上都在他妻子門口敲門。所以,修慈、悲、喜、捨有成功的時候,也有失敗的時候。如果修慈修出貪愛,那叫失敗,所以不應該對特定的異性修慈。
等到以後通過有界限的對象遍滿慈愛時,才把所有的異性作為整體來散播慈愛。不過,現在有些人是同性戀,對他們也真沒辦法!
6. 去世者(kālakate):不應該對已經死去的人修慈。對死去的人修慈不能證得禪那。
剛開始的時候,可以先對自己修慈。雖然無論對自己修慈多久,也不可能證得禪那,但是先對自己修慈容易將心比心、推己及人。傳統上,有四句話是對自己修慈:
Averā homi,
abyāpajjhā homi,
anīghā homi,
sukhī attānaṃ pariharami.
對他人修慈是:
Averā hontu,
abyāpajjhā hontu,
anīghā hontu,
sukhī attānaṃ pariharantu.
homi:願我;
averā:沒有怨敵,沒有人和你作對;
abyāpajjhā:心沒有瞋害,沒有熱惱;
anīghā:沒有身體的惱苦;
sukhī attānaṃ pariharami:擁有自己的快樂,
能保住自己的快樂。
1. 先對自己修慈
用比較容易理解的方式對自己修慈是:「願我沒有危難,願我沒有心靈或精神上的痛苦,願我沒有身體的痛苦,願我安穩快樂!」你只需取這四句話中的其中一句,自己先感受一下,學習祝福自己,先對自己好。
唯有能善待自己,才能善待他人。
那些對自己散播慈愛都散播不起來的人,往往跟自己過不去,性格容易煩躁,更需要修慈。
在此,以第四句「願我安穩快樂!」為例子。自己先想想:我希望自己倒楣、痛苦嗎?
我希望擁有快樂嗎?
只要心理正常的人,都不喜歡自己痛苦,都希望自己快樂、開心,於是你用心去感受。
2. 對恭敬的人修慈
當你可以感受到自己的快樂時,再選一位你恭敬的人,要選同性,不要選異性。
假如找不到恭敬的人,可以選你感恩的人,也就是曾經真誠地幫助過你的人,或是曾經真心為你付出的好朋友。
總之,只要是你希望對方快樂的人,就可以對他修慈。
如果你有他的照片,可以先看他表情快樂的照片,不要看他愁眉苦臉的照片,否則你的慈心較難發出來。
沒照片的話,也可以回憶他對你好的那種印象。
想像他坐在你前面大約兩、三公尺的地方,如果你祝願他沒有心靈的痛苦,就觀想他真的沒有心靈痛苦的樣子,然後再把這種祝願真誠地往對方散播。
你心中可以默念「: 願此善人(或恩人、老師……)沒有內心的痛苦!」專心地祝願,用心去感受對方真的沒有痛苦,你將會感受到這分真誠、良善的祝願不斷地往對方推。
重複這種祝願,維持半個小時、一個小時、兩個小時……。
如果禪修者可以持續維持這種良好的祝願,而且對方的影像很清晰,就有可能證得禪那。
在帕奧禪林最近就有一位禪修者,我教他修慈,本來只是想調調他的心,結果他修慈可以一坐就坐兩個小時乃至更久;再教他查禪支,竟然也可以查到禪支。這是一個修慈成功的例子。
有兩種散播慈愛的方法:第一、調心法;第二、根本業處法。
調心法是當禪修者可以對一個對象持續散播慈愛時,再教他另選對象,對另外一個人散播慈愛,其目的是讓他的心調柔。
根本業處法是禪修者選定一個對象持續散播慈愛直到證得初禪,再上第二禪、第三禪,也就是以慈心禪那作為根本業處。
無論是調心法還是根本業處法,此時都應該再選另一位恭敬或感恩的人散播慈愛。
3. 對親愛的人修慈
如此向幾位恭敬的人散播慈愛後,再選親愛的人為對象。
若是女眾,可以對自己的母親、女兒、姊妹散播慈愛;若是男眾,就對其父親、兒子、兄弟散播慈愛。
4. 對中性者修慈
對敬愛的和親愛的人散播慈愛之後,再對中性者散播慈愛。
嘗試選十位中性者並對他們散播慈愛,而且每一位都應達到相同的程度。
也就是說,向親愛的人散播慈愛和向中性的人散播慈愛都一樣,可以毫無障礙。
5. 對討厭的人修慈
做到這樣之後,再對自己討厭的、不喜歡的人散播慈愛。如果你連一個討厭的人都找不出來,證明你的性格很不錯。但假如你看到這個人很討厭,那個人也討厭,就應該好好地檢討一下自己的為人、自己的性格。
對於看誰都討厭、看誰都不順眼的人,他更需要修慈。
有些人真的找不到自己討厭的人,那就讓他選稍微不喜歡的人,也就是不喜歡其某些行為但還不至於厭惡的人。
如果有討厭的人,就向討厭的人散播慈愛;找不到討厭的人,就取不喜歡的人散播慈愛。
對不喜歡的人也能毫無障礙地散播慈愛當然最好,但假如發現對不喜歡的人散播慈愛還有阻礙的話,證明你的心還沒有打開,你的慈愛還沒有真正達到無限。
你必須持續地如此練習,如果有禪那的話,必須做到取不喜歡的人也可以順利地進入初禪、第二禪、第三禪。
6. 破除界限
可以對四類人散播慈愛之後,再進一步「破除界限」(sīmāsambheda)。
這裡的「界限」是指人與人之間的界限。如何破除界限呢?
你可以任選一位喜愛的人、一位中性的人、一位討厭的人,再把自己、喜愛的人、中性的人和討厭的人組成一組。
當你可以毫無障礙地對這三種人散播慈愛並達到禪那,就猶如對自己散播慈愛一樣(對自己不能證禪那),然後再選另外一組。
任何一組都由四種人組成:喜愛的人、中性的人、不喜歡的人和自己,而且每一組都應做到平等地對三種人散播慈愛並證得禪那或是毫無障礙地把慈愛散播出去,這就是破除界限。
破除界限的人,應如《清淨道論》所說的:假如自己和喜歡者、中性者、怨敵在某處一起坐著。
這時強盜走進來,要抓其中一人殺死後割喉嚨的血來祭神。
假如你想:「抓某某或某某吧。」證明還沒有破除界限。假如你想:「抓我吧,不要抓這三個人。」
你也還沒有破除界限。
為甚麼呢?
因為你希望有人被捕,對其人不利,而對其他三人有利。
只有當你在這四個人中,不想見到有任何一人給強盜抓去,其心對自己和對其他三人生起平等時,才算破除界限。
7. 慈心遍滿
破除界限之後,就可以對一切眾生遍滿慈愛。
對一切眾生遍滿慈愛的方法,在《無礙解道》中有詳細的解釋。《無礙解道》把眾生分為十二類,其中五類是對無界限的,七類是對有界限的。
哪五類無界限呢?
1 sabbe sattā:一切有情;
2 sabbe pāṇā:一切有呼吸者;
3 sabbe bhūtā:一切眾生;
4 sabbe puggalā:一切個體;
5 sabbe attabhāva-pariyāpannā:一切擁有自己生命者。
這五類都是指一切眾生,只是名稱不同而已,所以稱為無界限、無區別的(anodhiso)。
哪七類有界限呢?
1 sabbā itthiyo:一切女性,包括女人、天女、女鬼、雌性動物;
2 sabbe purisā:一切男性,包括男人、男性天人、男鬼、雄性動物;
3 sabbe ariyā:一切聖者;
4 sabbe anariyā:一切非聖者、凡夫;
5 sabbe devā:一切諸天;
6 sabbe manussā:一切人類;
7 sabbe vinipātikā,一切墮惡趣者。
這七類是對有界限、有區別、有範圍的(odhiso)。
為甚麼呢?
因為對一切女性遍滿慈愛,男性就不包括在內;對一切男性遍滿慈愛,女性就不包括在內。
唯有把異性作為整體,才對其散播慈愛。也就是女眾可以對一切男性散播慈愛,而男眾可以對一切女性,這時就不是對個別的異性了。
如果是對一切聖者,凡夫就排除在外;如果是對凡夫的話,聖者就排除在外。
如果是對天人,人類和非人都排除在外;如果是對人類的話,那麼天人和惡道眾生都不包括;如果是對墮惡趣者,則人與天人都不包括在內。
我們就對這五類以及七類眾生遍滿慈愛。如果你有禪那的話,可以對每一類眾生遍滿慈愛並達到第三禪。
以四種方式對這十二類眾生遍滿慈心:「願一切有情沒有怨敵,願一切有情沒有瞋害,願一切有情沒有惱苦,願一切有情保有自己的快樂。」
對一切有呼吸者、一切眾生、一切個體、一切擁有自己生命者,一切女性、一切男性、一切聖者、一切非聖者、一切諸天、一切人類、一切墮惡趣者也是如此。
你可以使用自己的語言,重要的是要把慈愛真誠地散播出去。
如此以四種方式對十二類眾生共四十八種方式(4乘12等於48)遍滿慈愛之後,再繼續向十個方向散播慈愛。
哪十個方向呢?對東方、西方、北方、南方、東南方、西北方、西南方、東北方、下方、上方。
這十方的每一方都有十二類眾生,每一類眾生都用四種方式,所以一方有四十八種方式,十方就有四百八十種,再加上原來的四十八種,總共五百二十八種(10乘48加48等於528)。
我們就用這五百二十八種來對一切眾生遍滿慈愛。
在實修的時候,遠遠不僅這五百二十八種。
為甚麼呢?
因為佛陀教導散播慈愛應當遍滿。遍滿(pharaṇa)意即把散播慈愛的範圍擴大到一切處。
但是剛開始遍滿慈愛時,心量比較有限,此時應該先用限定範圍的方法。
例如:現在大家坐在禪堂,在遍滿慈愛的時候,先限定禪堂的範圍,祝願禪堂裡所有的眾生都沒有怨敵、沒有危難,願禪堂裡所有的眾生沒有精神的痛苦,願禪堂裡所有的眾生沒有身體的痛苦……。
然後再限定整個寺院的範圍、整個鄉鎮的範圍、整個縣、整個省、整個國家、整個亞洲……,把心量慢慢擴大、遍滿。
先限定一個地方,對這個地方所有的眾生遍滿慈愛以後,再逐漸地把心量擴大,乃至整個輪圍世界、他方世界。
如此,你的心緣取無量的眾生,遍滿於無量的眾生,達到無限、無量。
我們再看經文如何描述慈心:「比庫以慈俱之心遍滿一方而住,如此第二、如此第三、如此第四,如是上、下、四隅、一切處,一切如自己,對具一切的世間以慈俱之心、廣、大、無量、無怨敵、無瞋害遍滿而住。
他如是審察、瞭知:『此慈心解脫是造作、思念。凡是造作、思念者,皆是無常、滅法。』
他住於其處……無上解縛安穩得到達。」
「慈俱之心」:伴隨著慈愛的心。
「遍滿」:心取一切眾生為所緣,猶如大海之水般遍滿一切眾生。
「一方」:一個方向,例如東方。
「如此第二、如此第三、如此第四」:第二個方向……即西、北、南方。
「四隅」:四個角落。
「一切處」:一切處所,沒有界限、沒有區別。
「一切如自己」:無論是對低等、中等、高等的,朋友、敵人、中等的人,一切視同和自己一樣,沒有自他的分別。
「對具一切的世間以慈俱之心」:對這擁有一切有情的世間,用伴隨著慈愛的心。
「廣」:因慈心遍滿而寬廣。
「大」:慈心禪那屬於廣大心,故為大。
「無量」:由於熟練以及取無量的眾生為所緣,故稱為無量。
「無怨敵」:捨離了憎惡的怨敵。
「無瞋害」:捨離了憂以及沒有痛苦。
如此修慈心證得初禪後,再以同樣的方法繼續證得第二禪、第三禪。
熟練慈心禪那之後,再對慈心禪那的名色法修觀,觀照慈心初禪、第二禪、第三禪的名色法,乃至斷除煩惱、證悟涅槃。
有些禪修者問:「我現在修入出息念,可不可以修慈心?」
可以!
正如佛陀在《增支部》中說:「要斷除瞋恨,應修習慈心。」
大家有沒有瞋恨心?
有,就應該修慈!
同時,修慈屬於「一切處業處」(sabbatthakakammaṭṭhāna)。
一切處業處與應用業處相對。切處業處是一切禪修者都應該修習的業處;應用業處(pārihāriyakammaṭṭhāna)則是指持續培育定力乃至證得禪那或近行定的業處。
慈心業處屬於一切處業處,也即是說每個人都可以修,而且都應該修的業處。
另外,慈心業處也屬於護衛業處,修習它能夠保護我們。
慈心的利益
在《增支部》第11 集《慈心功德經》中,講到證得慈心解脫者可以獲得十一種利益:
1. 睡眠安樂。
2. 醒來快樂。
3. 不見惡夢。有些人經常失眠,難以入睡,修慈心可以很快睡著。常做惡夢者應該修慈心,擁有慈心者不會做惡夢。
4. 人們喜愛。
5. 為非人喜愛。
6. 諸天守護。
7. 不會被火、毒藥、刀所傷害。
8. 心迅速得定。
9. 容顏光澤。修慈心的人越修越漂亮。
10.臨終不昏迷。
11.即使今生沒有證得阿拉漢果,死後猶如睡醒一般投生到梵天界。
這些是修慈心的十一種功德,其中包括人們喜愛、為非人喜愛、受諸天守護,不會被火、毒藥、刀所傷害,可見它會保護我們。
佛陀說:「於慈心解脫習行、修習、多作、習慣、作根基、實行、熟練、善精勤者,可期望此十一種功德。」
所以我們應該多多修慈。
慈心可以改變我們的性格,特別是對那些容易煩躁、情緒波動的人,瞋心比較強,更應該修慈。
學習了修習慈心的方法之後,我鼓勵也建議大家每天利用一點時間,五分鐘也好、十分鐘、半小時、一小時也好,善用時間修修慈心,修慈心有很多利益。今天晚上就先講到這裡,下一講我們再把這部經講完。
現在大家一起做迴向。
Idaṃ me puññaṃ, āsavakkhayāvahaṃ hotu.
Idaṃ me puññaṃ, nibbānassa paccayo hotu.
Mama puññabhāgaṃ sabbasattānaṃ bhājemi,
Te sabbe me samaṃ puññabhāgaṃ labhantu.
願我此功德,導向諸漏盡!
願我此功德,為涅槃助緣!
我此功德分,迴向諸有情!
願彼等一切,同得功德分!
Sādhu! Sādhu! Sādhu!
薩度!薩度!薩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