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223|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醫學資訊] 三穴位 解皮蛇痛楚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環瀛達人勳章 美食達人勳章 旅遊玩家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5-11-27 06:53:52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帶狀疱疹俗稱「皮蛇」或「爛飛蛇」,早期也稱為「火腰帶毒」、「火帶瘡」或「纏腰火丹」,民間也有「纏身蛇」的說法。
曾感染水痘疱疹病毒者,病毒會潛伏在人體神經節中,一旦免疫力下降,就會伺機作怪,尤其是年長者、罹患癌症、腎衰竭或接受免疫抑制治療的患者,容易發生。
帶狀疱疹的主要症狀,臨床可見局部刺痛、癢或麻感,並在一周內沿著神經分布區域長出水泡,通常2至3周逐漸消失,但皮疹部位仍可能持續出現慢性神經痛。
若發病後一個月仍有神經痛,屬於慢性帶狀疱疹後神經痛,發生率與年齡相關,超過60歲以上患者,約50%會發生帶狀疱疹後神經痛,70歲以上的則高達75%會出現神經痛,疼痛持續數月甚至數年,影響睡眠與生活品質。
根據中醫觀點,帶狀疱疹後神經痛屬久病之後、虛實夾雜,病毒的毒邪阻滯經脈,局部氣血凝滯,不通則痛;年老體弱者無力祛邪外出,氣血的滋潤不足,又加重疼痛。
通常西醫治療帶狀疱疹後神經痛以消炎止痛藥為主,嚴重者須考慮手術,中醫治療則需內外兼顧,臨床治療時要注意活血化瘀、理氣止痛,年老或體弱者則要加重補氣養陰,扶正與祛邪並重,可由口服中藥或針刺四肢穴位;此外,也可針對痛區圍刺、或針刺相對高度的夾脊穴來達到通絡止痛的效果。
臨床實驗證明,對於帶狀疱疹後的神經痛,針刺合谷、太衝、足三里與隨證搭配中藥治療,可有效緩解疼痛,減少止痛藥使用與副作用;後期的中醫體質調理可增強免疫力,避免復發。
帶狀疱疹的發作與免疫功能息息相關,平常就要維持正常作息與平靜心情,均衡飲食、避免飲酒與烤炸辣等刺激食物;急性期除了止痛藥及抗病毒藥物外,可考慮中醫藥介入;如果皮疹緩解但疼痛仍持續,中醫治療可減緩疼痛並避免復發。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2-10 02:00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