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5262|回覆: 1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歷史戰役] 【二戰風雲】珍珠港 [複製連結]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版主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軍武十字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09-5-18 02:36:51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 x 2
本帖最後由 寒冰神話 於 2017-6-10 21:57 編輯

珍珠港事件又稱珍珠港事變  偷襲珍珠港  珍珠港戰役等
日本稱真珠灣攻擊  行動代號登上新高山1208

(ニイタカヤマノボレ一二〇八)[新高山即是指臺灣的玉山  1208則為預定攻擊日]

1941年12月7日清晨
日本聯合艦隊發動大批軍機和微型潛艇突襲美國太平洋艦隊位於珍珠港的海軍基地
以及美國陸軍和海軍在夏威夷歐胡島上的軍用機場
這次襲擊正式將美國捲入第二次世界大戰  它也是繼19世紀中的美墨戰爭之後
第一次有另一個國家對美國領土發動攻擊。

早在1940年下半年  舊日本海軍就著手制定太平洋作戰計劃  舊日本海軍傳統戰略設想是
一旦發生戰爭  美國太平洋艦隊的主力將向西太平洋進攻以保衛菲律賓  日本艦隊將以逸待勞  近海殲敵
但聯合艦隊司令長官山本五十六認為  美日兩國實力差距甚大  長期戰爭對日本不利
他主張先發制人  偷襲珍珠港  消滅美國太平洋艦隊  等到美國恢復元氣時  日軍已在南洋一帶站好陣腳
根據山本五十六的設想  舊日本海軍精心制定了偷襲珍珠港的作戰計劃

11月26日  一支由六艘航空母艦為主力的艦隊  在舊日本海軍中將南雲忠一的指揮下離開日本開往珍珠港
除這六艘航空母艦外  還包括兩艘戰艦  三艘巡洋艦  九艘驅逐艦和三艘潛艇
此外還有八艘油輪和兩艘驅逐艦只開到北太平洋等候  途上艦隊保持徹底的無線電靜默

12月7日早晨  該艦隊的飛機轟炸了歐胡島上所有美軍機場和珍珠港內停泊的艦艇  包括戰艦
地面上幾乎所有飛機被摧毀  只有少數飛機得以起飛和還擊  12艘戰艦和其它艦船被擊沉或損壞
188架飛機被摧毀  155架損壞  2403名美國人喪生  僅亞利桑那號戰艦爆炸沉沒時就有上千人死亡

 
美艦亞利桑那號 被日本的炸彈擊中


這次戰鬥的第一砲和第一個犧牲者是美國一艘驅逐艦對日本一艘微型潛艇的攻擊  那艘潛艇被擊沉
日本一共出動了五艘微型潛艇  它們打算在空襲開始後對美國船隻施放魚雷  五艘潛艇都沒有安全返航
其中只有四艘後來被找到  這五艘船上十名水手中只有一人倖存  酒卷和男被俘  是美國在二戰中第一個俘虜

日本參加這次襲擊的航空母艦是赤城(旗艦)  加賀  蒼龍  飛龍  翔鶴  瑞鶴
這六艘航空母艦一共可以裝載441架飛機  其中包括戰鬥機  魚雷轟炸機  俯衝轟炸機和水平轟炸機
其中29架被毀  這些飛機分兩波攻擊  南雲中將決定放棄第三波攻擊而將主力撤回

珍珠港美軍亳無戒備  八艘戰艦非沉即傷  幾乎全軍覆沒  只有三艘航空母艦因出海未歸而倖免於難
珍珠港事件使美國付出了巨大的代價  但也惹起了美國人的憤怒
美國終於排除孤立主義干擾  萬眾一心  同仇敵愾加入世界反法西斯戰鬥的行列  大大加強盟軍的力量

日本偷襲珍珠港  在軍事上雖僥倖成功  但卻遭到全世界的指責  並以可恥的背信棄義行為再一次載入史冊

12月8日  美國對日本宣戰  同日 英國 荷蘭也對日本宣戰
9日  經歷了4年抗戰的中國(中華民國)也正式對日本宣戰  次日又對德 義宣戰  同時間  世界20多個國家相繼對日本宣戰
日本於12月8日  即偷襲珍珠港後才正式對美國宣戰  12月11日  德 義向美國宣戰  二次大戰進一步擴大

日本在偷襲珍珠港的同時  還向東南亞和西太平洋各島嶼發動進攻
日本於12月8日入侵馬來西亞和泰國  10日進攻菲律賓和關島  19日進攻香港  23日進攻威克島

日軍佔領東南亞地區大部分土地  約1.5億人口和386萬平方公里的土地
連同已佔領的中國(中華民國)領土(包含臺灣地區) 及朝鮮半島 中南半島  日本共統治著5億人口左右  面積達700萬平方公里

日本於偷襲珍珠港之後  奪取了暫時的優勢  初步實現了 "大東亞共榮圈" 的野心
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促使德 義 日加緊軍事聯繫
1941年12月11日  三個法西斯國家簽訂新的軍事協定  規定三國對英美作戰到底  保證不單獨締結和約
1942年1月  三國簽訂關於劃分德 義 日之間作戰範圍的軍事協定
日本作戰範圍包括東經70度以東的亞洲大陸和到美州大陸西海岸的水域  以及澳大利亞
德  義的作戰則包括東經70度以西到美國海岸的地域以及美州大陸


戰略意義

日本襲擊珍珠港的目的是為了(至少暫時) 消滅美國海軍在太平洋上的主力
山本五十六認為一次成功的襲擊只能帶來一年左右的戰略優越性
從1931年開始  日本即入侵中國(中華民國)大陸地區東北  並強佔滿州  
1941年1月  日本開始計劃襲擊珍珠港以取得戰略優勢
經過一些海軍內部的討論和爭執後  日本從年中開始為這次行動做訓練

日本計劃的一部分是在襲擊前(而且必須在襲擊前) 中止與美國的協商
到12月7日為止  日本駐華盛頓大使的外交官一直在與美國外交部進行很廣泛的討論
包括美國對日本在1941年夏入侵東南亞的反應
襲擊前  日本大使從日本外交部獲得了一封很長的電報
並受令在襲擊前 (華盛頓時間下午一時) 將它遞交國務卿科德爾·赫爾
但大使人員未能及時解碼和列印這篇很長的國書  最後這篇宣戰書在襲擊後才遞交給美國
這個延遲增加了美國對這次襲擊的憤怒  它是羅斯福總統將這天稱為「一個無恥的日子」的主要原因

實際上  這篇國書在日本遞交美國前就已經被美國解碼了
喬治·馬歇爾在讀過這篇國書後立刻向夏威夷發送了一張緊急警告
但由於美軍內部傳送系統的混亂  這篇電報不得不通過民用電信局來傳達
在路上  它失去了它的「緊急」標誌  襲擊數小時後  電報才送到美軍司令部

 

背景

日本從1941年中開始向東南亞的侵略  引起了這個地區主要強國的不安
十年來這些國家對日本發展的不滿頂多局限於遞交外交抗議書
但1941年7月美國  英國和荷蘭殖民政府對日本宣布禁止向日本運輸戰略物資  尤其是鋼和石油
(此政策別稱ABCD包圍網  乃取美國  英國  中華民國  荷蘭四國之英文縮寫而成)
這一步對日本的經濟和軍事都有威脅  其目的是迫使日本限制它在東南亞的侵略活動  回到談判桌邊
羅斯福下令讓艦隊駐紮珍珠港 (它離日本比美國西海岸近得多  因此對日本是一個直接威脅) 也是這個目的
羅斯福認為這個決定是如此重要  以至於當理查遜上將對這個決定提出抗議時  他將理查遜解職
但美國和其它國家的反應似乎只是加強了日本軍方的決定  佔領和利用這個地區
日本的石油產量很小  而提煉的石油的儲藏更少  因此禁運對日本是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
日本政府決定侵略 佔據亞洲  尤其是東南亞的資源作為對禁運的回答
他們不能假設  假如他們開始行動了  美國會在一旁袖手旁觀
這是山本五十六考慮事前消滅美國在太平洋的力量的原因

山本五十六襲擊珍珠港海軍基地的主意  是實現這個戰略目的中的一個戰術步驟
日本資料顯示山本於1941年初開始考慮襲擊珍珠港
數月後  在做了一些預先考察後  他被批准開始準備這個行動
日本海軍內部有強烈的反對這樣一個行動的力量  山本威脅  假如這個行動被中止  他將引退
1941年夏  在一次由昭和天皇親自出席的帝國會議上  這個行動正式被批准
11月  在另一次天皇親自出席的帝國會議上  出兵太平洋的決定被批准
在11月的會議上還決定  只有在美國完全同意日本主要要求的的情況下才放棄這次行動


直接結果

就其戰略目的而言  偷襲珍珠港從短期和中期的角度來看  是一次輝煌的勝利
它的結果遠遠超過了它的計劃者最遠的設想  在整個戰爭史上  這樣的成果也是很罕見的
在此後的六個月中  美國海軍在太平洋戰場上無足輕重
沒有美國太平洋艦隊的威脅  日本對其它列強在東南亞的力量可以徹底忽略
此後日本佔領了整個東南亞  太平洋西南部 (歐 美殖民地  不包括泰國) 勢力一直擴張到印度洋


長期影響

從長期的角度來看  偷襲珍珠港對日本來說是一個徹底的災難
事實上  計劃偷襲珍珠港的山本  預言即使對美國海軍偷襲成功  它不會 也不能贏得一場對美國的戰爭
因為美國的生產力實在太高  抵得過全世界所有國家的生產力之總和
日本的主目標之一  是美國的三艘航空母艦  但當時沒有一艘在港內
企業號正在返回珍珠港的路上  列剋星頓號數日前剛剛開出  薩拉托加號正在聖地亞哥維修
世界各地的海軍和其他觀察家都認為  將美國大多數戰艦創傷作廢是這個戰役的最大的成果
並且這個成果達到了日本所設想的初期戰略目的  即殲滅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  為日本南進消除隱患
沒有這些戰艦  美國海軍只有依靠它的航空母艦和潛艇
實際上當時美國海軍只有這些艦船  而這些艦船也是抵抗日後 來反擊日本的主要力量
後來證明將戰艦摧毀的作用遠比預想的要小得多
此外  日軍執著於攻擊美軍有生戰鬥力量 (軍艦 飛機) 的破壞  卻忽略珍珠港的油庫與船塢
也使珍珠港的軍事機能未被實際癱瘓  並且為中途島的慘敗埋下伏筆
山本也由於此事對南雲的指揮透露過不滿  其表示南雲像小偷得手後急急逃跑  沒有抓住機會繼續擴大戰果

最重要的可能是珍珠港事件立刻將一個本來意見不齊的國家動員起來了
它將美國團結起來  一起要戰勝日本  它可能也是後來盟軍要求無條件投降的原因
有些歷史學家認為  不論當時日本只是擊中了修理棚還是擊中了航空母艦
對珍珠港的襲擊 本身就已經決定了日本戰敗的命運



歷史意義

這次偷襲  是有歷史決定性意義的  由於日本未能擊沉美國的航空母艦  它只有一個小的軍事作用
但即使日本擊沉了美國的航空母艦  從長遠角度上來看  它還是不能幫助日本
這次偷襲徹底地將美國和它雄厚的工業和服務經濟捲入了二次大戰  導致了軸心國在全世界的覆滅
此後  盟軍的勝利和美國在國際政治上的支配性地位都是由此及彼的

從軍事史的角度來看  對珍珠港的偷襲  標誌著航空母艦取代戰艦  成為海軍主力的轉折點
但世界海軍強國對這一點  一直到後來 珊瑚海戰役和中途島戰役後才明白過來

------------------------------------------------------------------------------------
內文轉自網路資料    經綜整後發之

《 本帖最後由 寒冰神話 於 2010-6-2 19:09 編輯 》
已有 1 人評分威望 收起 理由
黑色爵士 + 1 您發表的文章內容豐富,無私分享造福眾人 ...

總評分: 威望 + 1   查看全部評分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人類從歷史中學到的唯一教訓,就是人類不能從歷史中學到任何教訓。」
                                                   - 史學家 湯恩比(Arnold Joseph Toynbee,1889-1975)

Rank: 2

狀態︰ 離線
2
發表於 2009-5-18 05:09:31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寒冰神話 於 2017-6-10 21:59 編輯

不好意思,一時手癢,來個補充材料.....

山本五十六(1884年4月4日-1943年4月18日),舊日本帝國海軍軍官,第26及27任日本聯合艦隊司令長官。戰死時為海軍大將,死後被追贈元帥榮譽稱號。

1884年(明治17年),出生在日本新潟縣長岡市的士族家庭,父親為高野貞吉,因為時年56歲,因此給兒子取名為「高野五十六」。

1901年(明治34年),進入江田島海軍兵學校(海軍官校)。

1904年(明治37年),自海軍兵學校畢業。隨後爆發了日俄戰爭,在日本海海戰中以少尉候補生身份參加裝甲巡洋艦「日進」艦的作戰,在戰鬥中負傷,失去了左手的食指和中指。

1915年(大正4年),繼嗣名門山本家,從此改名山本五十六。

1919年(大正8年),留學於美國哈佛大學。

1928年(昭和3年),任赤城號航空母艦艦長。

1929年(昭和4年),作為日本談判代表參加倫敦海軍裁軍會議。

1939年(昭和14年),就任日本聯合艦隊司令長官兼第一艦隊司令長官。從擔任副司令官時候起,就堅決反對日德義三國軍事同盟。當時他預見到飛機作戰時代的到來,對日本大和號戰艦的建造以及對美國開戰提出了反對意見。

1940年(昭和15年),被授予海軍大將軍軍階。

1941年(昭和16年),太平洋戰爭爆發。雖然偷襲珍珠港是山本五十六的提案,但他本人在二次大戰初期是反對跟美國開戰的。

1942年(昭和17年),中途島戰役,日本聯合艦隊大敗。

1943年(昭和18年)4月18日,正在視察前線途中的山本五十六的座機被美軍追蹤襲擊,於布干維爾島上空被擊落而喪生。此事件被舊日本軍方稱為「海軍甲事件」。5月21日大本營才正式公布山本死訊,並追授山本大勛位、功一級、正三位和元帥稱號。同年6月5日,在日比谷公園舉行國葬。他是歷任聯合艦隊司令長官中唯一的戰死者。

帶屎公曰......

以上是.....制定了「偷襲珍珠港」的作戰計劃,偉大的日本帝國海軍航空戰術家,山本五十六元帥一生的簡單介紹,以及最後戰死的下場。

只有一種感覺耶....以偷襲戰術成就大功業,也被敵人用偷襲戰術擊斃喪命 ! 你偷偷陰美國人,美國人也毫不客氣地回敬給你,不曉得這算不算是報應不爽呢 ? 還是老天爺愛搞笑呀 ? 這可真的是上帝的黑色幽默啊 !

聽說...部下搜索到飛機殘骸時,看到他端坐在位置上,雙手套個白手套緊握著軍刀,扒開白色海軍制服,仔細檢驗屍體時,發現他背部中彈一枚,一大早就掛啦 ?

說起來....也真的是不容易,死到臨頭,這樣死鴨子硬撐到底,還真虧了他.....所以,我就是一直非常佩服日本人,這種愣頭愣腦的一頭栽精神 ! 統觀整個地球,還沒有一個民族像是這麼猛的....


我們臺灣人有一句諺語,形容還真的不錯.....

菜蟲吃菜,菜腳死 ! [size=-2]  以偷襲而茍利,以偷襲而嗝屁。

《 本帖最後由 JENG+LEE 於 2009-5-18 07:06 編輯 》
已有 1 人評分SOGO幣 收起 理由
寒冰神話 + 5 您的真誠回覆內容精闢,堪為表率,值得鼓勵 ...

總評分: SOGO幣 + 5   查看全部評分

SAKAMOTO AND SHIMURAKEN ARE THE ALMIGHTY GOD"S" IN MY MIND !

Rank: 8Rank: 8

狀態︰ 離線
3
發表於 2009-5-18 14:05:43 |只看該作者
珍珠港戰役看起來是不光榮的偷襲,但是這是戰爭沒有所謂光榮或是卑劣,因為戰爭是現實的輸贏決定一切.
當時日本海軍的確橫霸東南亞,加上優異的零式戰機,日本的確勢如破竹的攻佔大東亞,珍珠港戰役後美國展開報復對日本開戰,也是因為中途島戰役將日本海軍主力殲滅才有日後勝利.雖然有謠言指出美國是故意讓日本成功偷襲珍珠港,好讓國會通過參戰.
不過我實在想不透日本跟德國好像約好一樣,一個偷襲美國一個攻打蘇聯,如果這兩國不做這樣的蠢事,我想今日歷史絕對會改寫.
已有 1 人評分SOGO幣 收起 理由
寒冰神話 + 4 您的真誠回覆內容精闢,堪為表率,值得鼓勵 ...

總評分: SOGO幣 + 4   查看全部評分

Rank: 5Rank: 5

狀態︰ 離線
4
發表於 2009-5-18 14:28:53 |只看該作者
撇開珍珠港事件美日情仇,
就軍事上來說,珍珠港事件一個海戰的分岐點,
從艦砲互轟的近距離戰鬥到以飛機來攻擊對方的視距外的戰鬥;
珍珠港事件過後導致日後空襲東京的導火線

力天使(五級)

裝甲擲彈兵

Rank: 8Rank: 8

狀態︰ 離線
5
發表於 2009-5-18 18:51:51 |只看該作者
有此一說
看看就好
日本偷襲珍珠港
並未先告知納粹德國
在希特勒知道後
也是覺得很震驚
因為希特勒一直很怕美國參戰

德國以一己之力
幾乎已經碾平整個歐洲大陸
冒失鬼如墨索里尼
高估自己的能力
所發動的戰爭
幾乎都要德國善後

而日本偷襲珍珠港
更帶來了美國這個勁敵
所以有人說時也命也運也
還真得是要慎選朋友
不然歐洲戰場各國的勝負仍在未定之天

Rank: 4

狀態︰ 離線
6
發表於 2009-5-18 23:38:23 |只看該作者
為什麼現在有種說法是說,當然美國早就已經掌握情資 日本會偷襲珍珠港,只是故意不去防備,唯有被痛擊才能激起美國人參戰的決心,否則當然戰爭跟美國完全沒關係,而且美國還發了戰爭財,美國人當然不希望捲入,不過我比較好奇的是,這種說法即使成立,誰會眼睜睜看著數千名士兵的生命犧牲 只為了喚起同仇敵愾的情緒。

當時如果美國沒有參戰 軸心國不見得會輸...就算會輸 也還要拖上好幾年 犧牲更多人的生命。
戰爭是老天為了懲罰人類的野心吧。二戰從美國參戰就是個轉涙點,參戰國 都已經勞民傷財打了好幾年,突然加入有雄厚工業本錢的美國,整個失衡...

Rank: 2

狀態︰ 離線
7
發表於 2009-5-20 03:51:00 |只看該作者
再來一篇(狗尾續貂)的補充說明.......

南雲忠一(1887年3月25日-1944年7月8日)海軍大將,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時的海軍航艦部隊指揮官。

早年生活

南雲忠一於1887年3月25出生於山形縣米澤市的信夫町,父親為舊米澤藩士南雲周蔵,為兄弟6人中的次男。1908年海軍兵學校第36期畢業,在同期191人中排名第7位。畢業後,南雲海軍少尉候補生(即見習官)先後服役於加護級巡洋艦宗谷號與新高號,以及裝甲巡洋艦日進號。1910年1月任命為少尉,在裝甲巡洋艦淺間號執勤。在於雷學校與海軍砲術學校受訓後,1911年12月南雲升中尉,至戰鬥艦安芸號服務,1913年改調至驅逐艦初霜號。1914年從海軍大學乙種班與水雷學校高等科結訓,12月升大尉。1917年任驅逐艦如月號艦長,1920年從海軍大學甲種班18期畢業,12月升少佐,任驅逐艦樅號艦長。1922年調軍令部任參謀,1924年12月升中佐,1925年到1926年,南雲中佐奉派至歐洲與美國考察各國海軍戰術與裝備。回國後任砲艦嵯峨號與宇治號艦長,1927年到1929年則出任海軍大學教官。

1929年11月升大佐,歷任輕巡洋艦那珂號艦長,第11驅逐隊司令,重巡洋艦高雄號艦長,與戰鬥艦山城號艦長。1935年11月升少將,先後擔任第1水雷戰隊司令,第8戰隊司令,水雷學校校長,以及第3戰隊司令。1939年11月升中將,1940年任海軍大學校長,1941年4月就任第一航空艦隊指揮官。

偷襲珍珠港

由於美國與歐洲盟國於1941年7月宣佈對日本進行禁運,日本認為終究會與美國一戰,因此聯合艦隊總司令山本五十六大將決定攻擊珍珠港,其目的是希望消滅美國海軍在太平洋上的主力部隊(包括戰鬥艦與航艦)。

第一航空艦隊於1941年11月22日(東經日期)於澤捉島單冠灣集結,第一航空艦隊是以6艘航艦,即赤城號,加賀號,蒼龍號,飛龍號,翔鶴號,與瑞鶴號為核心,共載有飛機441架。艦隊於11月26日出發,12月2日日本大本營發出了「攀登新高山一二〇八」的行動命令,於是在12月7日(西經日期),日軍發動兩波,共354架戰機對珍珠港進行攻擊,共擊沉包括8艘戰鬥艦在內的12艘戰艦,超過300架的美軍飛機被擊毀或損壞。日軍方面則只損失了29架各式戰機。第一航空艦隊結束珍珠港的行動後即返回日本,但在12月16日,第2航空戰隊被分遣出去支援日軍登陸威克島。其它部份則在12月23日回到柱島泊地。

此役讓美國人正式投入世界大戰的戰火,在戰史上,也是第二次航艦航空部隊對軍港的襲擊(第一次是1940年11月11日,英國地中海艦隊對義大利大蘭多軍港的夜襲)。美國太平洋艦隊的戰鬥艦全部被擊沉,以當時各國海軍是以戰鬥艦為艦隊主力的觀念來看,太平洋艦隊的戰力是被擊垮了,但美國海軍當時在太平洋上的3艘航空母艦都不在港裡,珍珠港的海軍船塢與海軍油槽也無損,因此美國海軍可以立刻反擊,並且迫使美軍改以航空母艦做為艦隊主力。


印度洋攻略

由於美國太平洋艦隊一時之間已無法威脅日軍在太平洋上的行動,因此日軍決定進入印度洋,以掃蕩英國遠東艦隊,使之無法威脅日軍在東南亞的行動。

1942年3月26日,第一航空艦隊,轄赤城號,蒼龍號,飛龍號,翔鶴號,與瑞鶴號等五艘航艦,從賽爾比斯島史塔林灣出發。由於英軍在4月4日即已發現日軍艦隊,因此在4月5日,日軍發動108架飛機攻擊了錫蘭的可倫坡港時,只擊沉了武裝商船海克特號(HMS Hector,F45),驅逐艦特納多斯號(HMS Tenedos,H04),與幾艘次要船隻,同時英國皇家空軍至少有27架飛機被擊落,日軍則損失5架飛機。隨後日軍在可倫坡西南方200哩處發現了英國重巡洋艦康瓦爾號(HMS Cornwall,56)與多塞特號(HMS Dorsetshire,40),於是日軍派出俯衝轟炸機將兩船擊沉。

4月9日,第一航空艦隊攻擊了錫蘭北方的軍港亭可馬里,由於英軍還是事先偵悉日軍,因此大部份的船艦都離開了港口。但英軍航空母艦赫米斯號(HMS Hermes,95)之後還是被日軍發現,由於艦上並未搭載飛機,因此赫米斯號與護航的護衛艦蜀葵號(HMS Hollyhock,K64)和澳洲驅逐艦吸血鬼號(HMAS Vampire,D68)被擊沉。此外,英國與澳洲損失至少9架戰機,日軍則損失6架飛機。

此役英國與澳洲損失了1艘航空母艦,2艘重巡洋艦,兩艘驅逐艦與大約50架戰機。日軍則損失了16架各式戰機。第一航空艦隊與英國遠東艦隊的主力其實並沒有實際接觸,但對錫蘭的攻擊與另一支由小澤治三郎中將所率領的第一南遣艦隊在印度洋區對英國商業船隻的攻擊行動,讓英國皇家海軍退避到非洲東岸,因此對日本海軍來說,原始的目的已經達成。第一航空艦隊在結束印度洋攻擊行動後即返回日本本土。

中途島之役

為徹底消除美軍航空母艦部隊對日軍的威脅,在山本大將的堅持下,日本大本營於1942年5月5日批准了這個行動。

5月27日(東經日期),南雲中將率領第一航空艦隊(轄赤城號,加賀號,蒼龍號,飛龍號等四艘航空母艦)從柱島泊地出發,29日,由山本五十六大將親自指揮的主隊與由近藤信竹中將指揮的第二艦隊(攻略部隊)分別由柱島與威克島出發。由於美軍破譯了日本海軍JN25密碼,因此由斯普魯恩斯少將指揮的第16特遣艦隊〔Task Force 16,TF 16;轄企業號與大黃蜂號(USS Hornet,CV-7)〕,與弗萊徹少將的TF 17〔轄約克鎮號(USS Yorktown,CV-5)〕分別在28日與29日(西經日期)從珍珠港出發,前往中途島外海準備伏擊日本海軍。

6月4日(以下均為西經日期),第一航空艦隊發動108架戰機攻擊中途島,同時,日軍準備了8架偵察機搜索中途島東面的海域。由於美軍的PBY-5巡邏機發現了日軍,因此中途島上的飛機全部起飛前去攻擊日軍,航空母艦部隊的飛機也於稍後發動攻擊機群。日軍擊落了絕大部份防禦中途島的戰鬥機,同時對島上造成了廣泛的損失。至於中途島上的美軍飛機以超過60架的轟炸機,分五波攻擊南雲的艦隊。大部份的飛機被日軍擊落,但毫無戰果。

由於發現中途島上沒有飛機,於是領導攻擊部隊的友永丈市大尉建議進行第二次攻擊。由於當時並未接到美軍航空母艦部隊的訊息,於是南雲下令將原掛載對艦武裝的轟炸機改掛對地武裝,準備第二次攻擊。但就在此時,日軍偵察機發現了美軍艦隊,第二航空戰隊司令山口多聞少將建議立刻攻擊,但南雲的參謀長草鹿龍之介少將與航空參謀源田實中佐反對,建議回收從中途島歸航的飛機,並發動一個聯合攻擊。於是南雲中將決定回收飛機,並將艦上飛機再次改裝回對艦武裝。在日軍這些作業的同時,美軍航艦上的魚雷轟炸機分三波攻擊日軍,除3架外其它飛機全部被擊落,但這也讓日軍將注意力集中在低高度處。

大黃蜂號上的俯衝轟炸機沒有找到目標,約克鎮號的俯衝轟炸機跟隨他們的魚雷轟炸機,企業號的俯衝轟炸機跟著一艘落單的驅逐艦,結果在未經協調,卻在同一時間,正當日軍準備發動戰機前往攻擊美軍航艦時,發現了日軍航空母艦。企業號的飛機摧毀了赤城號和加賀號,約克鎮號的飛機摧毀了蒼龍號。

由於赤城後受到重創,南雲中將暫時無法指揮艦隊,因此艦隊副司令阿部弘毅少將向飛龍號下令立刻反擊,飛龍號先起飛俯衝轟炸機,於4日中午暫時癱瘓了約克鎮號,但很快就揮復行動能力。南雲赤城號轉移至輕巡洋艦長良號後,重掌指揮權,但是以救援三艘被癱瘓的航空母艦為主,反擊行動都是由山口少將指揮。飛龍號起飛第二波魚雷轟炸機,又再命中約克鎮號兩次。弗萊徹轉移旗艦至重巡洋艦阿斯托里亞號(USS Astoria,CA-34),並將指揮權移交給斯普魯恩斯少將。

4日下午,約克鎮號的偵察機與中途島上的B-17轟炸機都發現了飛龍號,於是企業號與大黃蜂號放出飛機,癱瘓了飛龍號,當時飛龍號艦上正準備著第三波攻擊。4艘航空母艦在4日與5日分別沉沒,而山本大將於4日晚間解除了南雲的職務,由趕來救援的第二艦隊司令近藤信竹統一指揮,但5日午夜即決定全面撤退 。

中途島之役是太平洋戰爭中的轉捩點,從此日本海軍的攻擊力量就再也沒有恢復。

瓜達康納爾戰役

美軍於1942年8月7日登陸土拉吉島與瓜達康納爾島後,很快就殲滅了駐守的日軍與其建築工人。日軍駐拉布爾。日軍為奪回瓜達康納爾島,於是策畫了Ka作戰,計畫使用第二艦隊與第三艦隊護衛日本陸軍部隊前往瓜達康納爾島。第三艦隊即為重整後的航艦部隊,由南雲指揮,轄艦隊航艦翔鶴號與瑞鶴號,以及輕航艦龍驤號。

日本偵察機於8月20日發現了美軍TF 61(由弗萊徹中將指揮),於是第三艦隊從特魯克島(Truk)出發,前往索羅門群島海域。23日,美國PBY巡邏機先發現日軍艦隊,但因為天候不良,薩拉托加號的攻擊機群並沒有發現日軍。24日,龍驤號被分遣出去攻擊瓜達康納爾島,結果被美軍偵察機發現,薩拉托加號的攻擊機群找到了龍驤號並將之擊沉。同時,日軍的偵察機也發現企業號航艦戰鬥群,發動攻擊並讓企業號暫時退出戰場。這場戰役美方稱為東索羅門群島之役,日方稱為第二次所羅門海之役,日軍損失一艘輕航艦,其艦載機被擊落約75架。美軍方面則損失飛機約25架。

日本陸軍於1942年10月,以超過20000人的部隊對瓜達康納爾島的韓德森機場進行攻擊,再次由海軍的第二艦隊(含輕航艦隼鷹號)與第三艦隊(含艦隊航艦翔鶴號與瑞鶴號,以及輕航艦瑞鳳號)進行支援。美軍方面,由於弗萊徹中將因傷返美,因此TF 61改由湯瑪士·金開德(Thomas C. Kinkaid)少將指揮,轄大黃蜂號與企業號兩個航艦戰鬥群。

10月25日,美軍先發現了日軍的位置,卻因為距離過遠而無法發動攻擊。26日,日軍發現了美軍艦隊,於是第三艦隊發出兩波,共106架飛機前往攻擊。此時美軍也發現了日軍艦隊,於是兩艦起飛了三波共73架戰機前往攻擊日軍。日軍的第一波的攻擊以癱瘓了大黃蜂號,第二波的攻擊則重創了企業號與一艘驅逐艦。美軍的偵察機先重創了瑞鳳號,使她退出戰場,三波攻擊則重創了翔鶴號與重巡洋艦築摩號。

第二艦隊轄下,由角田覺治中將指揮的第二航空戰隊在美軍攻擊第三艦隊時,也陸續發動三波飛機前往攻擊美軍,並在第一波攻擊中損壞了南達科他號戰鬥艦(USS South Dakota,BB-57)與波特蘭號重巡洋艦(USS USS Portland,CA-33)。第三艦隊由於有兩艘航空母艦退出戰場,於是南雲將翔鶴號和瑞鶴號的指揮權交出,由角田統一指揮。美軍在鑿沉一艘因潛艦攻擊而嚴重受損的驅逐艦後,把大黃蜂號留下,往東南方撤退。於是第二航空戰隊第二波以後的攻擊都是以大黃蜂號為目標,雖然船隻已被放棄,但仍不能將它擊沉。最後是由想去俘虜該艦的日軍驅逐艦,於27日以魚雷擊沉。

這場海戰美方稱為聖塔克魯茲之役,日方則稱南太平洋海戰。雖然日軍擊沉美軍航艦與驅逐艦各1艘,重創1艘航艦,與2艘驅逐艦,此外,還擊落81架美軍戰機。但日軍這場戰術勝利的代價極高,因為日軍損失約100架戰機,曾參與攻擊珍珠港的老練飛行員至此幾乎全部陣亡,另有2艘航艦與1艘重巡洋艦重創。

塞班島之役

海戰後,南雲被遣送回國,任佐世保鎮守府司令。1943年6月,轉吳鎮守府司令,並於10月兼任第一艦隊司令。1944年3月,由大本營任命為中部太平洋方面艦隊司令兼第十四航空艦隊司令,駐地塞班島。美軍於1944年6月15日登陸塞班島,經過三個星期的戰鬥後,日軍在島上的殘存兵力僅剩約3000名。為鼓勵部下進行玉碎,於是日方島上高階指揮官,包括南雲中將,其參謀長矢野英雄少將,日本陸軍第43師團師團長齋藤義次中將,與陸軍第31軍參謀長井桁敬治少將於7月6日一同自殺。日方認定為戰死,因此南雲死後,日本大本營於7月8日追晉為海軍大將。

以上是----偷襲珍珠港的作戰指揮官(南雲忠一大將)的個人一生服役簡歷.......

後世正反面的評論

南雲中將的功過在歷史上很難下個定論,在戰前,南雲在海軍內部的評價是:「勇猛,富決斷力,並且是未來擔負海軍責任的人」,但開戰之後,一般來說,許多戰史評論者認為他犯了很多錯誤,包括:

在攻擊珍珠港時,雖然山口多聞少將與三川軍一中將都建議進行第三波攻擊,但南雲並未採納。

中途島之役中,拒絕山口少將先攻美軍的建議,並因更換武裝與回收飛機而延誤近兩小時才準備攻擊,也正好在這時,美軍轟炸機找到了南雲艦隊,並發動突襲。

在聖塔克魯茲之役中,南雲把指揮權移交給角田中將,自己脫離戰場。結果角田積極的攻擊精神,讓南雲反而像是脫逃。

反論者則認為:

前兩波攻擊珍珠港已花去太多時間,南雲並不知道美軍航艦的位置,如果再準備第三波攻擊,一來可能給美國人反擊的機會,二來日軍此時已無奇襲可能,第三波攻擊的損失可能會很大。此外,雖然有部屬建議進行第三波攻擊,但南雲的參謀長草鹿少將反對,督戰的山本大將的意願也不高,加上軍令部總長永野修身大將也有「要把每一艘航艦安全帶回」的命令。

中途島之役中,日軍的攻擊機群因無戰機護航,而導致嚴重損失。若依山口的建議直接攻擊,除了日軍的攻擊機隊可能嚴重損失外,大部份前往攻擊中途島的飛機也可能因油料不足而全數損失。這是草鹿少將與源田中佐反對立刻攻擊的理由 。

此外,由於軍事哲學的不同,日本重攻擊但輕防禦,因此當日軍攻擊美軍重防護的飛機與船艦時,往往被美軍的防衛系統痛擊。加上缺乏早期預警系統(雷達),一旦被攻擊,日軍的防禦常常被突破,這也讓日軍從珊瑚海之役後就漸次喪失制海權。但這些技術性的事務並非南雲所能改變。

有評論者曾論,如果南雲不是指揮第一航空艦隊,而是指揮以巡洋艦與驅逐艦所組成的第2戰隊,可能更符合南雲的個性 。

帶屎公曰......

說真的,南雲忠一真是日本海軍史上,一個很具爭議性的人物,他一生所指揮的偷襲珍珠港,以及中途島海戰兩次作戰任務,說是攸關日本國運也並不為過 。

可惜這個出身戰艦派的將領,生性過於謹慎穩健,忘記了凡是軍事作戰行動,有時是必須積極冒險的,以至於痛失良機抱憾於後 。

如果,當初現場指揮官,選擇的是山口多聞,或者小澤冶三郎,那整個太平洋戰爭歷史,必然是要改寫啦~~


《 本帖最後由 JENG+LEE 於 2009-5-20 10:05 編輯 》
已有 1 人評分SOGO幣 收起 理由
寒冰神話 + 3 您的真誠回覆內容精闢,堪為表率,值得鼓勵 ...

總評分: SOGO幣 + 3   查看全部評分

SAKAMOTO AND SHIMURAKEN ARE THE ALMIGHTY GOD"S" IN MY MIND !

Rank: 5Rank: 5

狀態︰ 離線
8
發表於 2009-5-20 22:30:27 |只看該作者
很具意義的戰史 攸關美國是不是參與二次世界大戰的關鍵

要不美國不參戰的話 會導致英法2國的直接潰敗呢
就是愛SOGO論壇的啦 ~

Rank: 4

狀態︰ 離線
9
發表於 2009-5-20 23:40:43 |只看該作者
關於德國進攻蘇聯
1. 那是一個必然的結果, 不是德軍先動手, 就是蘇聯先動手! 這在這幾年相關
資料文獻被探討出, 這件事... 以經有大致上的輪廓! 蘇聯也想先動手, 只是雙
方自認為準備時間和完成度認知不同... 所以才變成德軍先動手!
2. 希特勒從34年掘起後, 其言論和文獻, 老早就想對蘇聯動手, 這並不奇怪!
這可以找到很多資料佐證!
3. 倒是蘇聯, 也是到解體後, 文獻慢慢的被找出來, 才讓世人瞭解到, 蘇聯對
德國也正在準備進攻! 雖然1941年5月15日"關於蘇聯軍事力量在東西部的戰
略部署"文件, 只有華西列夫斯基簽名, 並不足以明證, 蘇聯有意對德國先動手!
但從其它文件, 和蘇聯前線部署, 幾乎都處在進攻狀態, 而非防禦狀態.....
4. 不管誰要先動手, 德蘇互打, 是絕對必然! 一個極右一個極左, 共黨在一戰
後的德國搞的事情, 都讓德國對共黨處在極反感的狀態... 再加上雙方對東南
歐洲和東歐, 日爾曼民族和斯拉夫民族, 領土和勢力範圍的相衝突! 這才叫嚴重!
英國和法國, 自己先跳出來跟德國打, 這才叫戰爭史中最奇怪的事....
明明全世界都知道德蘇非得打一場, 那英國法國自己跑出來湊熱鬧....
  蘇聯也有瓜分波蘭, 那英國怎不跟蘇聯宣戰, 或是波蘭在英國成立流亡政府,
怎麼不叫蘇聯歸還波蘭呢?.. 而且戰後被蘇聯佔的土地, 也沒還波蘭...
  這叫甚麼?...
5. 尤其是瓜分波蘭後, 兩國國土相連後, 衝突點更大!.... 像匈牙利和羅馬尼亞
問題, 還有南斯拉夫... 都可以引爆! ...  先讓德蘇打一場, 然後英法才插手!
世界歷史才會改變....  至於德蘇戰爭, 一定會打! 這跟歷史改變就沒關係了!
因為一定會打!

  關於珍珠港...
1. 歐戰已經爆發, 德國被美國一直挑動, 希特勒老是不上當, 所以羅斯福才去
故意挑日本!
2. 大家都以為美國真的為了中國問題制裁日本嗎? 才不是... 而是想辦法把日本
逼上梁山!.... 這也有很多討論了!... 可參考一些文獻!
3. 美國猶太人勢力龐大, 加上德國廢除金本位, 改以物易物, 這才叫資本主義國家
如美國英國受不了!.... 想想看, 全世界國家都以物易物, 也不跟別國借貸, 以國家
整體經濟物質來發行貨幣, 不用黃金! 那受傷最重的是誰?.. 美英!
4. 日本也無意要跟美國作戰, 那些陸軍軍閥, 雖沒有海軍聰明, 但他們也不是白癡!
他們也只是想... 壟斷整個東亞和東南亞! 這意跟美國在太平洋勢力有衝突! 這當然
得罪美國! 加上羅斯福很想打德國, 所以就採取了對日本封鎖禁運, 逼日本動手!
5. 從美國1950年代, 所謂美國政府共黨間諜問題上, 就可以佐證, 美國政府老早就
充滿了共黨份子...  所以, 羅斯福挑不動德國, 只好挑日本!
6. 石油禁運'凍結日本在美資產'機械禁運... 這跟經濟戰爭有甚麼不一樣! 最後由
H.D.White(戰後被證實是共黨間碟)呈給財長摩索根的備忘錄, 所給日本的十點
建議... 這才叫日本無法接受!.... 這段就略過不談!
7. 所以, 借日本來達到對德國作戰, 這是羅斯福的目的! 最後他也真的辦到了!
8. 日本沒這麼聰明! 也沒這麼愚蠢! ... 發生珍珠港, 老早就在美國預料中!.....
把一支弱勢艦隊放在那裏! 裏面一艘航母都沒有! 美國總統'海軍軍令部長'陸軍參謀
總長... 通通知道日本正在搞甚麼! 早在11月27號就已發出一個空洞的警告給海外
駐軍, 但內容確甚麼也不說明... 然後是12月6日, 日本答覆美國十點建議的內容,
也被美國魔術破解, 老早就給羅斯福看過! 一直到12月7日, 海軍軍令部長一直拖
始終不肯立即警告海外駐軍... 最後發出, 還是用民營的公司發出...
9. 美軍死掉的4575人, 算是白死了!... 但對羅斯福而言卻不是! 美國死軍人真的
會痛嗎? 才怪! 我最喜歡講的1944年血腥的Huertgen森林戰役, 28步兵師, 死了
快一半, 美軍還是眉頭也不皺一下....
  怎麼沒看到羅斯福在國會跟大眾道歉呢?.... Hodges有被撤換嗎?.... 死了比珍
珠港還多人, 還不是傻傻的繼續進攻Roer河上的大壩!
10. 戰爭沒有正義與邪惡! 大家都一樣爛一樣邪惡! 一樣愚蠢!.... 沒有珍珠港,
歷史一樣不會改寫! 因為羅斯福一定有辦法挑起來! 就跟德蘇戰爭一樣!
珍珠港和德蘇, 是必然會發生, 一定會發生! 不叫珍珠港, 也可以叫阿留申, 反正,
羅斯福一定有辦法的! 然後日本也一定會中計!.... 肯定!

  綜合來看, 這兩場, 都不會改變! 只是名稱或許有機會會變一下, 但戰爭一定會
發生, 也必然會產生! 所以, 這並無法改變甚麼, 就算不是在那個時間點, 或是不
叫珍珠港, 其結果仍不能改變!
已有 1 人評分威望 收起 理由
寒冰神話 + 1 您的真誠回覆內容精闢,堪為表率,值得鼓勵 ...

總評分: 威望 + 1   查看全部評分

Rank: 2

狀態︰ 離線
10
發表於 2009-5-27 17:07:36 |只看該作者
日本襲擊珍珠港的目的是為了 消滅美國海軍在太平洋上的主力

但是..日本捅到馬蜂窩..

這是我個人的感覺啦...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4-6-14 04:07

© 2004-2024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