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3-9-6
- 最後登錄
- 2019-6-21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923
- 閱讀權限
- 120
- 文章
- 3218
- 相冊
- 2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阿難:有三種我得:粗之我得、意所成之我得、無形之我得……粗之我得者有形,為四大和合而生,段食所養。意所成之我得者,有形之色身,由心所成,具足四肢,諸根完具。無形之我得者無有形體,由想所成……我教導法於汝等為使捨斷諸我得,當你修習此教法,便可捨斷雜染之諸法,增長清淨之諸法,於現法自證、現證,得入住於廣大圓滿之智……若有人思惟,如此修習是住於苦,並非如此;相反地,如此修習可住於喜悅、歡喜、輕安、正念、正知、安樂。
佛陀由此又繼續講到輪迴之際,此三種我得之中任何一種可承繼另外一種。如此一來,不可能主張三種我得之一為真實,而餘皆不實,人們只能說其中的任何一種與其他兩種不相兼容。這正如由牛而有牛乳,由乳而有酪,由酪而生酥,由生酥而有熟酥。對其中任何一種的特性,僅適用於該種產物,而不能用於其他,然而,各種產物間又不是彼此無關的。
阿難:此等世間用法、世間語辭、世間共稱、世間敘述法,如來用之,不誤其意。(D.9)
註釋
佛陀在覺悟後不久,首先以如來(tathāgata)一詞自稱,後來他也用於阿拉漢。註釋書中對此有各種不同的解析:「因為他是『如來』(tathāgato),依渴望覺悟,如過去諸佛所作;因為他是『如去』(tathā gato),依修習與證悟,依過去諸佛之道;因為他是『如相來』(tatha-lakkhaṇaṃ āgato),遇實相之相。」
世間形成的時期稱為「成劫」,破壞的時期則為「壞劫」。
光音天是色界天之一,對應於第二禪。此處天人都是口中發出淨光來溝通,不用話語,沒有聲音也能以光教化他人故稱「光音」。佛經說劫初的人類,即由光音天而來。
吠陀為古印度婆羅門根本聖典的總稱。
三十二相:轉輪聖王身與佛身所具足的三十二種殊勝容貌與微妙形相。
尼乾陀是印度古代六師外道之一,此外道主張修苦行,離世間之衣食束縛。
「巴吉帝亞(pacittiya波逸提)」是輕罪之一種,若犯此罪,經懺悔則得滅罪。
「一搩手」是指張開拇指與中指尖的距離,佛陀的一搩手約二尺。
段食分粗、細兩種,飯面等為粗,酥油香氣等為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