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556|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茶壺] 茶船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小說之星勳章 藝術之星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暢飲達人勳章 西方宗教達人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玉石玩家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6-7-15 01:50:00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茶船

中國古代流行的一種置茶盞的承盤。亦稱茶「托子、茶拓子、盞托」,其用途以承茶盞防燙手之用,後因其形似舟,遂以茶船或茶舟名之。茶船始於南朝。唐代逐漸增多,由盞托演變而來。據中國唐朝李匡《資暇錄》所載:「茶託子,始於中國唐代建中蜀相崔寧之女。崔寧女喜喝茶,嫌茶盞燙手,便用個碟子裝入融軟的臘,按出盞腳的形狀後,叫漆匠依照模型複製。崔甯很欣賞千金的傑作,特命名為茶託,後遂流行於世。因為它的形狀像浮在水面上的小船,故又稱茶船、茶舟」。

如今分為「茶船」和「茶盤」用途不盡相同,可有時也可二器和一。茶船形狀有盤形、碗形,茶壺置於其中,盛熱水時供暖壺燙杯之用,又可用於養壺。茶盤則是托茶壺茶杯之用。現在常用的是兩者合一的茶盤,即有孔隙的茶盤置於茶船之上。這種茶盤的產生,是因為烏龍茶的沖泡過程較複雜,從開始的燙杯熱壺,以及後來每次沖泡均需熱水淋壺,雙層茶船,可使水流到下層,不致弄髒檯面。茶盤的質地不一,常用的有紫砂和竹器。從中國清朝寂園叟《陶雅》的文中提到:「盞托,謂之茶船,明制如船,康雍小酒盞則托作圓形而不空其中。宋窯則空中矣。略如今制而頗樸拙也」就可得知茶船於古代就有的茶具之一。其形狀有:

盤狀:船沿矮小,整體如盤狀,側平視茶壺形態完全展現出來。

碗狀:船沿高聳,側平視只見茶壺上半部。

雙層狀:茶船製成雙層,上層有許多排水小孔,使沖泡溢出之水流入下層的儲水器。


茶船的選擇要點:

(1)形狀

碗狀優於盤狀,而有夾層者更優於碗狀。這是因為盤狀茶船無法蓄盛廢水,碗狀可蓄,但壺的下半部浸于水中,日久天長會令茶壺上下部分色澤有異,有夾層的茶船既可以下層蓄廢水,又可以上層實現茶船的各個功效,十分利於操作與日常養壺。

(2)大小

茶船圍沿要大於壺體的最寬處,若是碗狀、有夾層的茶船,因要用來蓄水,所以其容水量至少是茶壺容水量的2倍,但也不可過大,應與茶壺比例協調。

(3)造型與色彩

茶船應與茶壺的造型、色澤、風格一致,起到和諧的效果。

中國李匡義認為盞托最早出現於唐代,其最主要的目的是喝茶時防止手指被燙而設計的。《資暇錄》卷下記載:「始建中,蜀相崔寧之女以茶盅無襯,病其燙指,取子承之。既啜而盅傾,乃以臘環子之央,其盅遂定。即命匠以漆環代蠟,進於蜀相。蜀相奇之,為制名而話於賓親,人人為便,用於代。是後,傳者更環其底,愈新其制,以致百狀焉」。

不過據考古材料證實盞托的出現應早於唐代,最早可追溯到東漢時的青瓷耳杯託盤。浙江是青瓷的故鄉,大約東漢晚期,成熟的青瓷已在上虞小仙壇一帶生產。耳杯系酒具之一,又稱為「羽觴」,因橢圓形杯體兩側裝飾有兩橫耳,後人稱之為「耳杯」。

來源:華藏全球茶葉華文網
已有 1 人評分SOGO幣 收起 理由
teaa + 3 您發表的文章內容豐富,無私分享造福眾人,.

總評分: SOGO幣 + 3   查看全部評分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曾有版管責冰至,文章轉貼沒啥用,每發一文俱心虛,更看勳章為壓力。唯見高管滿勳章,原來意指是他人。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2-24 23:19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