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3-9-6
- 最後登錄
- 2019-6-21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923
- 閱讀權限
- 120
- 文章
- 3218
- 相冊
- 2
- 日誌
- 0
![Rank: 12](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3.gif) ![Rank: 12](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3.gif) ![Rank: 12](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3.gif)
狀態︰
離線
|
這裡,我要跟所有想成佛的人分享,你的願望必須由一位佛陀來授記才能實現。
這個授記是成佛的重要因素之一, 只有授記之後才能稱做菩薩,之後要用至少四個不可數及十萬大劫的時間圓滿巴拉密才能成佛。
菩薩可以分為三類:精進者菩(viriyādhika)、信者菩薩(saddhādhika)、及慧者菩薩(paññādhika)。
每一類的菩薩,根據他們的性向不同,所要完成巴拉密的時間也不盡相同。
精進者菩薩,以精進為其最明顯的素質,要完成十六個不可數及十萬大劫的巴拉密才能成佛。
信者菩薩, 以信為其最明顯的素質,要完成八個不可數及十萬大劫的巴拉密才能成佛。
我們的菩薩是一位慧者菩薩。
這類的菩薩是以智慧為其最明顯的素質。慧者菩薩要完成四個不可數及十萬大劫的巴拉密才能成佛。
你想做哪一類的菩薩?
以上所說並不只是佛陀的觀點。
對於不肯定的事,在我們心中會生起一種觀點。
但這是佛陀親自見證的。
他圓滿覺悟後證得一切知智,分享此法給所有想成佛者。
如果你想成佛,是可以的,你可以先決定做精進者菩薩、信者菩薩、慧者菩薩。
佛陀已解釋過,不同類別的菩薩所要完成巴拉密的期限,這是一切知的佛陀所如實知見,而非只是個觀點。
當他只是個菩薩,他所想的、所認為的都只是個觀點。
但當他成佛時,就不僅僅是個觀點,而是佛陀的親證之智、如實知見。
我們不再稱之為觀點,這是由佛陀的一切知智所親證的智慧。
你認為如何?
只是聽聞佛法就可能成佛嗎?
有人能讓你成佛嗎?
你的觀點是甚麼?
你要違背佛陀的教導嗎?
這些都是你要深思熟慮的。
佛可分為兩類。
一類是正自覺者(Sammāsambuddha),我們果答瑪佛陀(Gotama Buddha)是屬於這一 類。
另一類是獨覺佛(Paccekabuddha)。
我們要用多長時間圓滿巴拉密才能成為獨覺佛呢?
想成為獨覺佛的人需要用兩個不可數及十萬大劫圓滿巴拉密。
你想成為佛陀的上首弟子嗎?
你知道要用多長時間圓滿巴拉密才能成為佛陀的上首弟子嗎?
一個不可數及十萬大劫。
佛陀時代有很多大弟子。
要成為佛的大弟子要用十萬大劫的時間圓滿巴拉密。
你要成為哪一種弟子?
是不是只想做佛陀的普通弟子?
經典並沒有記載成為普通弟子需要多久時間,也許你可在兩、三世就能斷盡所有的痛苦;但若願力不強,需要更長的時間。
若你沒有願力想斷苦,即使歷經像菩薩圓滿巴拉密到成佛的那段漫長時間,你仍然無法滅苦。
為甚麼呢?
因為你並沒有發願要做佛陀的普通弟子,成為能斷苦的阿拉漢(Arahant)。
你想做佛陀的普通弟子嗎?
做一個普通弟子是指成為阿拉漢。
你必須如何修行才能成為阿拉漢呢?
你必須要禪修,必須要培育定力。
因為佛陀說要如實知見佛法、如實知見四聖諦者,都要培育定力,佛陀說這是滅苦之道。
你們在今生都可斷苦。
如果能培育四禪定,這種定力,這種修證可以讓你們如實知見究竟名色法,也就是第一聖諦,以及因和它們的果,也就是第二聖諦;涅槃是第三聖諦;而第四聖諦即是導向滅苦之道。
這些都是可以實證的,也就是說如果你能在今生培育定力而努力不懈,花上足夠時間,在一位合格導師的指導下,你可以證第一道智與果智,這該有多好!
現在,我碰到你們其中很多人今生已有很好的巴拉密,且在極短時間內就修得不錯。
所以你們應當全心全意投入禪修,好好利用今生寶貴的時間,因為你們不僅遇到了佛陀正法,而且還是正法盛傳於世間時。
讓我們回到佛陀的觀智範疇,我前面已說過,他的威令剎土有一萬憶個輪圍世界。
當菩薩觀照住在每一個輪圍世界眾生的過去、現在、未來的真實本質時,他徹底瞭知,不論一個輪圍世界裡有多少天人、人類、梵天,他們可以被歸納為十二個緣起支。
用同樣的方法,當他觀照其餘輪圍世界的人、天、梵天 眾生及他們的過去、現在、未來的本質時,他也就完全明暸像這個輪圍世界的眾生一樣,同樣的十二個緣起支就是觀禪的所緣。
所以這是菩薩實證佛法與圓滿證悟的範疇,他能觀照的範疇竟是如此的深廣。
他如此觀照之後,觀智一個接一個的純熟。
你知道能讓他完成目標的最後所緣是甚麼嗎?
有人知道嗎?
他用來觀無常、苦、無我而證悟的最後所緣是甚麼呢?
你或許有不同的觀點,但如果你沒有正見,你可能無法瞭解趣向涅槃之道。
你也有可能無法選擇正確的路,你甚至可能將後代的導師之錯誤教法牢記於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