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5-5-20
- 最後登錄
- 2025-7-19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30451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0055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起心動念已非實相之體,寂照對實相都加不上,但它確有寂照之意義存在。澄清之水,水面像一面鏡子,可以照到外面清清楚楚。
心地清淨,通達十方三世,謂之照,又稱神通,非凡夫所能理解。此種能力非諸佛所專有,一切眾生均有,可惜喪失了大部份。
今天眼能看,耳能聽,鼻能嗅,均屬神通。但其能力小到眼睛隔一張紙就看不見。聽的能力亦復如是。此能力如何喪失?
就是一念不覺而有無明。無明一起,照的能力失掉。有一念起了障礙就迷,愈迷愈深。這些道理,如何迷的,如何打破此迷恢復清淨心,
在華嚴唯識六經十二論中說的最詳細。迷是感情作用,情愈深,迷的愈重。情由迷妄中生出,乃虛情假意,會變化的。
照是理智,由理智生出來,永遠不變,是真情。佛法不用這個情字,用另外一個名詞叫慈悲,慈悲由寂照裡生出不會變。
無量壽經經題上有「清淨平等覺」五個字,「清淨平等」是寂,「覺」是照,由此生出大慈大悲。如何才能契入這個境界?
從「看破放下」下手。看破是智慧,放下是功夫。把分別、執著、憂慮、牽掛統統放下,在日常生活中隨緣度日,得大自在,乃是真正的幸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