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5-5-20
- 最後登錄
- 2025-2-6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30447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0072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2016-11-12 03:06經濟日報 李鎮宇
美國總統大選意外由川普出線,結果周三亞股大跌,但川普發表勝選演說內容平和,美股開盤後在市場聚焦未來政策加持下跌幅收斂,終場更逆勢上漲。由於共和黨立場向來親商,市場憧憬可能鬆綁能源及金融監管,加上選前對移民、反恐及擴大基礎建設等相關政策,激勵重工業及國防軍工股上揚,選前因藥價爭議飽受壓抑的生技股,亦在共和黨取得國會多數下大漲,美股道瓊指數在周四創下歷史新高。
由於投資人對政治的喜怒哀樂全反映在盤面上,本周是十足的政治盤,今年以來政治黑天鵝頻頻發生,日前提及反智主義盛行,足添金融市場動盪不安,接著還有12月義大利修憲公投,都將影響整體投資市場的穩定。
此次義大利憲法公投受各方政治操作影響,以致公投議題明顯失焦,如果成為選民透過選票表達對歐盟官僚體制、總理倫齊與義大利經濟狀況不滿的平台,選民對倫齊的改革逐漸失去耐性,轉而支持反體制訴求的五星運動,訴諸負面情感宣洩的陣營,屆時義大利政局將繼2013年後再次陷入僵局,成為影響未來一年歐洲市場穩定的關鍵因素。
市場於美國總統大選後快速反應後續政策預期,包括財政擴張及企業減稅將推升景氣與通膨,美國10年債殖利率由1.85%降至1.7%左右,隨即拉升至2%以上,短期債市震盪難免。如先前所提,我們認為今年第4季至明年第1季將進入利率高原期,但若要斷定為債市長多結束,仍要觀察更多證據。
歷史經驗顯示,市場往往對新上任政治人物有過高預期,通常政治人物聲望最高多在當選時,之後如川普受國會及共和黨官僚牽制,屆時預期可能降溫。此外,如果今年底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順利達成協議,可望上看50~60美元,一旦油價回到相對高點,頁岩油產量恐會增加,非OPEC產油國也各懷鬼胎,產量亦將因價格上揚增加,屆時油價可能拉回打第二隻腳,降低通膨壓力,最後全球弱復甦趨勢未變,貧富不均及人口老化同樣不利於大環境。
雖然美股道瓊創新高,科技股卻逆勢下跌,由於川普選舉期間未提出明確科技政策,對科技廠相對不友善,且限制移民政策,市場擔心過去科技業重視移民人才的優勢不再,亞馬遜、臉書、Google母公司Alphabet、蘋果等都相對弱勢,傳產與科技類股表現兩樣情,反映川普獲勝後的未來資源重分配問題。
由於台灣科技股與美國科技股連動密切,昨(11)日受影響,加權指數跌破9,000點關卡與半年線,外資賣超達239億元,調節動作如果持續,台股短期壓力恐加重。
(作者是台新投顧總經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