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7-2-17
- 最後登錄
- 2025-4-18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27
- 閱讀權限
- 20
- 文章
- 45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保健》姿勢平衡控制 與跌倒發生率息息相關
【記者鍾佩芳】 2017/02/28
每年因跌倒所造成的死亡平均人數為335人,其中65歲以上老人平均為147人,高達43.8%;跌倒後平均生命年數損失18.4年;75歲以上跌倒且髖骨骨折的老人中,約50%一年內死亡。
身體姿勢的平衡控制獨特並且重要,與跌倒發生率息息相關。失去平衡容易跌倒,除了會影響日常生活,並提高住院率與致死率。無論是健康者、老年人、患者、運動員都有可能因遭遇引發跌倒的危險因子,如外在環境、機能退化、藥物反應、失速……而失衡跌倒。提醒大眾(尤其年長者)要做好預防跌倒的風險管理,並重視復健治療中對於防跌訓練的規劃,避免再次跌倒造成二度傷害。
職能治療師林怡辰提醒,一般的生活環境中充斥著相當多的潛在致跌因素,尤其是最常活動的居家空間。家中有年長者的民眾必須特別小心,謹慎留意浴廁、臥房、樓梯等居家動線,是否藏有任何可能造成跌倒傷害的各項因素。並協助改善居家空間,裝設扶手、固定浴廁腳踏墊、加貼止滑條、淨空走道等全面性的防跌措施。
曾清祥醫師表示,身體姿勢控制系統主要是利用感覺、運動與中樞神經系統組成的協同與交互作用,來維持身協調與穩定。身體的感覺系統將訊息傳入中樞神經系統後,會傳給肌肉骨骼系統以執行正確的步伐。要維持步伐的穩定度,需要四個步驟配合良好才能執行,分別為「感覺神經的輸入」、「中樞神經系統的整合」、「認知功能的完好」、「肌肉骨骼的執行」。
當視覺、聽覺、內耳前庭功能與固有本體感覺功能異常,或有影響中樞神經功能的疾病,如中風、巴金森疾病等,都會增加跌倒的發生率。而一般健康成人在60歲以後,因多重生理功能的退化,如神經、骨骼及心血管系統的問題,也會開始有平衡感減退的初期表徵,並隨著老化加速退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