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4-10-18
- 最後登錄
- 2025-2-26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20232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22100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魷魚之間也有語言!熒光變色就是在和同伴交流
軟體動物對人來說是種奇妙生物, 與海中魚類的形態不但大相徑庭, 更重要的差別是它們平均擁有較高智力, 能夠更精確的判斷危機。從人類對外星人的外觀想像就可以知道, 我們覺得它們都是奇怪、不像地球生物、高智商的代表。這也難怪許多科學家對此深深著迷。而近期在《神經科學期刊》上的一篇研究就揭露, 這些觸手怪還有一些不為人知的秘密。台灣清華大學的神經科學研究員劉璁翰與焦傳金, 就發現了萊式擬烏賊是如何控制它千變萬化的體色。
在實驗過程中, 他們在魷魚腦部的不同位置施放電極刺激, 但結果卻讓他們意想不到。 當微量電流刺激不同地方時, 魷魚的體色就會產生不同顏色的變化。簡單來說, 腦連接著一個光學突觸, 用來控制肌肉的舒張跟收縮, 借此來控制染料的釋放而轉為不同顏色。所有的顏色都可以獨立發生, 彼此不互相干擾。
「當焦教授用電刺激某個部位時, 魷魚外膜就變成灰黑色了; 而刺激另一個點位時, 外膜呈現橫粗條紋狀; 第三次刺激則是縱細條紋。簡單來說, 不同部位的都有不同變色/圖案模式, 它們可以同時擁有圓點花紋鰭、黑色觸手、粗條紋外膜。而變化總共大約有14種, 也就是說這個魷魚語言大約是有14個字母, 跟人類26個字母比起來可能很少, 但在動物間也算是複雜的語言。」外媒《wired》用淺顯易懂的文字解釋了論文的內容。
這種字母的排列組合可能也能解釋為什麽萊式擬烏賊的體色變化得如此之快, 因為要與同類溝通, 隨時要以不同顏色(字母)拼湊出下一句訊息。研究人員推測它每秒都可以產生新的化合物, 但究竟是如何把顏色與變色運用自如的, 這種神奇原理還有待人員研究。
來源:微頭條 千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