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335|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其他] 佛法中特別愛好的數目-人物與地區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7-6-1 00:34:18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佛法中特別愛好的數目-人物與地區

  佛世弟子而集為一聚的,如千二百五十比丘,六群比丘,是有事實依據的, 當然不能湊成四數。但「十六學童」問佛,早就為佛教界所傳誦了。傳說佛世有 「四大聲聞」──大迦葉、阿那律、賓頭盧、羅!7畝羅,共同教化跋提長者及其姊 的傳說(五分律卷二六)。佛陀涅槃以後,佛教界有感於依怙及護持的需要,因而有 「四大聲聞」不入涅槃,住世宏化的傳說。「四大聲聞」是:大迦葉、君徒缽歎 、賓頭盧、羅!7畝羅(彌勒下生經‧舍利弗問經)。後來,「十六羅漢」住世護持佛法的傳 說,也流傳人間。「十六羅漢」,初見於堅慧『入大乘論』;玄奘所譯『大阿羅 漢難提密多羅所說法住記』,詳說「十六羅漢」,及護持的化區。(在中國,訛 傳而成為十八羅漢)。以上是部派佛教的傳說。在大乘佛教中,『般舟三昧經』有賢護等「八大菩薩」。『思益梵天所問經』等,又增一倍而成「十六菩薩」 ──賢護、寶積、……日藏、地持。

  至於如來,有「四無所畏」、「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等功德,都是四 的倍數。佛滅度後,有「八王分舍利」的傳說。佛陀一生的化跡,見於石刻的, 有四相、八相等。大乘佛教雖取捨不同,對佛陀一生的化跡,都揭示八事來總攝 一切,這就是傳說的「八相成道」。

  佛世的印度,傳有「十六大國」,在漢譯中,是一致的傳說。但從巴利藏看 來,就並不如此。如漢譯的『長阿含經』的『闍尼沙經』,舉鴦伽等十六國,與 此相當的『長部』『闍尼沙經』,僅列舉鴦伽、摩揭陀、迦尸、憍薩羅、跋耆、 末羅、支提、跋沙、拘樓、般遮羅、婆蹉、首羅先那──十二國。『小部』的『 小義釋』裏,也提到鴦伽、摩揭陀、迦尸、憍薩羅、跋耆、末羅、支提、沙竭羅 、般遮羅、阿槃提、臾那、劍蒲闍──多少不同的十二國。『增支部』(三‧七0、 八‧四二)說到十六國──鴦伽、摩揭陀、迦尸、憍薩羅、跋耆、末羅、支提、番 伽(應與跋沙相當)、拘樓、般遮羅、婆蹉、首羅先那(即摩偷羅)、阿溼摩伽 、阿槃提、健陀羅、劍蒲闍,與漢譯的『闍尼沙經』相合。

  『長阿含』的『遊行經』,說到「四處」立塔,為信眾巡禮的聖地。「四處 」是:誕生處(嵐毘尼園)、成佛處(佛陀伽耶)、轉法輪處(鹿野苑)、入涅 槃處(拘尸那)。其後擴展為「八大靈塔」,即八大聖地。在上述「四處」外, 再加舍衛城祇園現大神變處、曲女城三道寶階處、王舍城化度聲聞處、毘舍離捨 壽量處(八大靈塔名號經)。大乘也有「八塔」的傳說,多少增入大乘的傳說(本生心地觀 經)。

  佛教傳說的地理,以須彌山為中心,山在大海中。山的四方面,也就是海中 有「四大洲」──東(方海中)弗婆提、南閻浮提、西瞿陀尼、北鬱單越(拘羅 )。還有「八中洲」。我們所住的是南閻浮提,中央有阿耨達池,從四方面流出 「四(大)河」──恒河、辛頭河、博叉河、徙陀河。南洲有「十六大國」;地 上有「四大寶藏」。地下有「八熱地獄」、「十六遊增地獄」、「八寒地獄」。有(金)輪王統一四天下(四洲),其後演化「四種輪王」──金輪王、銀輪王 、銅輪王、鐵輪王。須彌山頂是帝釋天;諸天聚會處,有「四園」──波婁沙、 雜色車、善雜色、歡喜。須彌山腰,四方有「四王天」住處──毘樓勒迦、提頭 賴吒、毘婁博叉、毘沙門。四大王天所統率的,是天龍「八部」──天、龍、夜 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7畝羅迦。色界有「四禪天」;無色界 有「四無色處」。色界天中,或說十八天,或說十七天,說一切有部論定為「十 六天」。佛出人間,人間、天上而預聞佛法的眾生,共「八眾」──梵眾、魔眾 、帝釋眾、四王天眾、婆羅門眾、剎帝利眾、吠奢眾、沙門眾。

  四、八、十二、十六,這些四與四的倍數,在法相安立上,佛與佛弟子的確 是特別愛好的,這不能不說與民族文化的傳統有關。(印順導師/華雨集)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4-6-15 12:15

© 2004-2024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