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6-2-26
- 最後登錄
- 2024-11-6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7486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3891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臺灣伊斯蘭教的復興與多元交織
臺灣伊斯蘭教的傳入與大陸息息相關。唐宋時期,福建泉州是海上絲綢之路的對外貿易重鎮,大批阿拉伯、波斯商人來此經商,伊斯蘭教也由此傳播開來。而臺灣與泉州一海之隔,兩岸來往頻繁,所以,對於伊斯蘭教最早傳入臺灣的時間有幾種說法:唐代從海上絲綢之路傳入;宋代從泉州傳入;元代納速刺丁後裔阿裡到臺灣經商傳入。這些說法均為推測,並無實證可查。據史料記載,明永樂年間,鄭和及其穆斯林船員下西洋曾來到臺灣, “永樂七年,太監鄭和、王景弘、侯顯等……是歲九月,由太倉劉家港開船出海,所曆諸蕃地面,……日天方, 日琉球, 日三島國……”[1],成為最早駐足臺灣的穆斯林,伊斯蘭教隨之傳播到臺灣。
一、臺灣穆斯林群體及臺灣伊斯蘭教團體構成
三萬外勞湧入臺北車站 慶伊斯蘭教開齋節
臺灣現有人口多達2337萬,穆斯林人口約有6萬,主要聚居在臺北、桃園、台中和高雄。據美國國務院2006年報告顯示,臺灣全境約有53000名遜尼派穆斯林。而臺灣的什葉派穆斯林,絕大多數來自伊朗。
臺灣穆斯林主要有兩大系統構成,第一大系統是大陸遷入的穆斯林群體,包括:一是以郭姓、丁姓為主的穆斯林。1661年,鄭成功收復臺灣,隨同登陸的軍民有不少穆斯林。1683年,施琅打下臺灣,也有不少穆斯林隨軍而來,其中,泉州郭姓、丁姓穆斯林較多,駐紮在臺灣西岸的鹿港、台西、淡水等地, “鹿港回教先民大多是從福建惠安、泉州、興化來的為多,現在惠安仍有回教村,承認自己是穆斯林, 以郭姓為主。”[2]。二是來台避難的穆斯林。1949年後,這些隨白崇禧、馬步芳等來台的兩萬多穆斯林,主要來自寧夏、新疆、甘肅、雲南等地,大都是軍人、公務員、教師及其家眷隨從,多數居住在臺北、高雄。三是來自泰國、緬甸的雲南籍穆斯林。1954年,滇緬邊區遊擊部隊的軍旅及其眷屬撤退來台,還有泰緬雲南籍華僑自行移民到臺灣,定居在臺北中和、永和、中壢龍岡等地。
第二大系統是從國外遷入的外籍穆斯林群體。1990年後,數萬印尼穆斯林以外籍配偶、外籍勞工身份陸續來到臺灣。此外,還有來自阿拉伯國家, 印度、巴基斯坦等地的外籍穆斯林。至此, 臺灣穆斯林達到六萬人以上。
臺灣主要有以下幾個伊斯蘭教團體: 臺灣中國回教協會、臺灣中國回教青年會、臺灣中國回教文化教育基金會、臺灣回教會、臺灣印尼穆斯林社團。
臺灣中國回教協會, 源自1937年成立的“中國回民抗日救國協會” ,1946年更名為“中國回教協會”,1949年遷入臺灣,會址設於臺北清真寺, 由白崇禧任第一任理事長。該會是全臺灣穆斯林及其社團的最高領導機構,以“興教建國”為宗旨,主要任務有:接待各國穆斯林人士,選送穆斯林赴麥加朝覲,組織穆斯林青年出國留學,籌建穆斯林公墓等,開展的活動有:主辦《中國回教》,舉辦伊斯蘭文化學術講座,完成《古蘭經國語譯解》等。
《中國回教》是臺灣回族穆斯林的主要刊物,始刊於1952年,現為雙月刊,設有“宗教論壇”、 “教義闡揚”、“回民之聲”等欄目,刊登了許多大陸學者的文章,溝通了兩岸學術文化的交流。
臺灣中國回教青年會,前身為“中國回民青年大同盟”,成立於抗日戰爭時期,後於1949年底遷到臺灣,設在臺北文化清真寺內。該會提倡改革,因而吸引了許多穆斯林青年。 臺灣中國回教文化教育基金會,成立於1976年10月,會址設在臺北清真寺,宗旨為:弘揚伊斯蘭文化,翻譯伊斯蘭教經典,為伊斯蘭公益事業提供獎助資金等。
臺灣回教會成立於1953年,設于臺北文化清真寺,以“聯繫教眾, 弘揚宗教”為宗旨,主要活動:經營臺北、台中、高雄的穆斯林宰牛業,參加與阿拉伯國家的交往等。
臺灣印尼穆斯林社團,成立於1996年,團址設在高雄清真寺內,是臺灣最早成立的外籍穆斯林社團組織,主要任務:組織外籍穆斯林的宗教活動,為外籍穆斯林提供服務等。
除以上伊斯蘭團體外,還有近幾年先後成立的伊斯蘭思想與文明中心、安那托利亞福爾摩沙協會、臺灣伊斯蘭研究學會、臺灣清真產業品質保證推廣協會。
二、臺灣清真寺概況
臺北清真寺
雍正三年(1725),臺灣穆斯林仿照泉州清真寺樣式,在鹿港興建了臺灣第一座清真寺及供禮拜沐浴的水井, “臺灣自伊斯蘭教傳入後,在嘉義、彰化之鹿港,曾建有清真寺,為宗教活動之中心。”[3]據說,當時有六百多戶穆斯林圍寺而居。這之前,臺灣並無清真寺,“回教之傳, 臺灣絕少,其信奉者僅為外省之人,故臺灣尚無清真之寺也。”[4]
如今,臺灣共有六座清真寺,分別為:臺北清真寺、臺北市文化清真寺、台中清真寺、台南清真寺、高雄清真寺、龍崗清真寺。
臺北清真寺位於臺北市大安區新生南路二段62號,占地面積2747平方米,建築面積約為1000多平方米,是“目前臺灣最大的清真寺,也是臺灣北部穆斯林活動中心和在台各國穆斯林的每週五聚禮的主麻寺。”[5]據《臺灣通史》記載,該寺約建於1918年以後,原寺址已不可知。194年春,臺北麗水大街的一所房屋被改為清真寺,即為臺北清真大寺前身。現在的臺北清真大寺由臺灣與沙烏地阿拉伯共同籌募興建,1958年11月動工,1960年4月落成。該寺採用西亞伊斯蘭建築風格,周圍被綠樹、鐵柵環繞。門口為3個拱形門洞,門內為南北相通拱形甬道。拱形的門樓兩側是相對屹立的穹窿圓頂,頂端為閃閃發光的新月標誌,門樓的門眉及其外牆用馬賽克圖案裝飾。寺內兩座對稱的宣禮塔約有20多米高,塔內設有攀登的梯道。宣禮塔之間為綠色圓頂的禮拜大殿,中間沒有樑柱支撐,圓頂離地15米,跨距15米,分上下兩層,男性穆斯林在下層禮拜,女性穆斯林禮在上層拜處,能同時容納1000多人。大殿外是整排不走動的時鐘,標明每天的禮拜時間;大殿內裝飾極為簡潔, 只有指示禮拜方向的龕(米海拉布)、友邦國王贈送的羊毛地毯、吊燈等,沒有任何人物圖案。除此之外,還有貴賓室、淨水房以及容納400多人的禮堂等。
臺北文化清真寺位於臺北市中正區幸亥路一段25巷3號,是臺北第二座清真寺。該寺始建於1950年10月,後因拓寬道路,移至現址,1955年落成。因無法滿足穆斯林禮拜需求, 中國回教青年會于1971年11月增修一層,辟為穆斯林婦女禮拜之用。後又多次修繕,1983年擴建為五層樓房。2010年,該寺徹底得以整修,內外煥然一新。雖然文化清真寺與臺北清真寺相隔不遠,但是,大多數穆斯林,尤其是印尼穆斯林, 多會選擇臺北文化清真寺禮拜。因此,許多具有印尼穆斯林地方性宗教文化特點的儀式在此得以展現。
台中清真寺位於台中市南屯區大墩南路457號,占地面積超過2500平方米,是臺灣中部唯一的清真寺。該寺始建於1951年,1990年落成於現址, 白色的穹頂與尖塔,外牆皆為綠色。
台南清真寺位於台南市東區中華東路三段77巷34弄12號,從1983年募捐開始修建,到1996年、、月完工,共有四層,分為店鋪、會議室、男女水房、禮拜大殿、辦公室。
高雄清真寺位於高雄市苓雅區建軍路11號, 占地面積2657平方米,是臺灣第二座清真寺。該寺始建於1949年,重建於1990年12月,1992年4月落成。該寺為鋼筋水泥樓房,分地下一層,地上三層,樓頂上是兩座阿拉伯風格的宣禮塔,外顯中東風格的拱形特徵,內標現代清真寺的佈局風格。寺門兩側掛有楹聯,上下聯分別為:“清正清心清誠清欲念萬事皆純清”,“真主真經真教真哲理一元仍歸真”。一樓為穆斯林活動中心, 中間為大廳,掛有一幅楹聯,上下聯分別為:“信主信聖守齋守拜”, “教忠教孝行仁行義。”左邊是辦公室、廚房,右邊是教長室、水房等。二樓是禮拜大殿,能容納四五百人同時禮拜。大殿中央掛有吊燈,兩邊為阿拉伯語、教義補習班。三樓中間穆斯林婦女禮拜殿,兩邊是男女穆斯林宿舍及孤寡老人安居室。另外,還有教長室、圖書館、沐浴室等。
龍崗清真寺位於桃源縣中壢市龍東路216號,為二層樓房,阿拉伯圓頂尖塔式風格。因距離臺北較遠,滇緬邊區遊擊部隊撤退入台的穆斯林及其眷屬無法常去臺北清真寺禮拜,所以,於1964年:月始建容納150多人的禮拜殿,後陸續建成客廳、宿舍、廚廁、浴室等配套設施。在國內外穆斯林的贊助下,1988年3月開始擴建,歷經時近2年,於1989年11月完工。
從1725年算起,臺灣清真寺走過了近300年的歷史。臺灣清真寺是臺灣穆斯林日常宗教與婚喪喜慶活動之地,“維繫臺灣穆斯林的重要紐帶”,[6]更是公眾瞭解伊斯蘭文化與教義的公共地帶。
三、臺灣伊斯蘭教的發展狀況及影響因素
臺灣伊斯蘭教的發展可謂一波三折。早期從福建諸地遷入臺灣的穆斯林並沒有生根發芽,而是逐漸融入當地人的傳統中,出現了伊斯蘭信仰的斷裂。不過,仍保留著一些可供鑒別的伊斯蘭文化跡象,比如,在特定日子不吃豬肉,祠堂懸樑上擱放黃布包裹的《古蘭經》等。究其影響因素如下:其一,缺乏宣揚伊斯蘭教的人才,伊斯蘭教的功能難以發揮;其二, 日本半個世紀的統治切斷了海峽兩岸的宗教文化交流,主持宗教節慶的阿訇難以進入臺灣;其三,未能與原鄉保持聯繫, 中斷了與大陸穆斯林的交流,逐漸與伊斯蘭世界隔絕。
臺灣伊斯蘭教雖然經歷了一些起伏,但並沒有消失。1949年前的臺灣,除了一些家族的歷史記憶和符號性認同之外,應該還有一些伊斯蘭教崇信者,只不過融入了1949年後大規模來台的穆斯林之中。大量從內地移入的穆斯林在臺灣各地建起了一座座清真寺,伊斯蘭教逐漸居於主流並快速發展。1980年之前, 由於臺灣與沙烏地阿拉伯、約旦等許多中東國家的密切交往, 臺灣穆斯林人口增長到五萬多人。原因有:其一,在政府部門擔任要職的白崇禧、馬步芳等穆斯林精英,快速恢復中國回教協會,組織開辦阿語課程等,為伊斯蘭教在臺灣的順利發展夯實了基礎;其二,遷入臺灣的雲南籍穆斯林以家庭或團隊形式群居,生活中仍保持其族群與宗教文化;其三,王靜齋阿訇等人在台主持教務。
1980年後, 因臺灣與中東國家先後斷交,白崇禧等穆斯林精英去世, 臺灣伊斯蘭教開始走向下坡。之後,又經歷了現代化和後現代化的衝擊,定時參加禮拜的臺灣穆斯林越來越少, “主麻禮拜時出現在清真寺者,外國籍穆斯林多於本國籍,而本國籍穆斯林老人多於年輕者。”[7]儘管缺乏宗教儀式實踐,但是,臺灣穆斯林的內心依舊很虔誠。
出現以上情況的影響因素:第一,“圍寺而居”的社區環境缺失,鄰里彼此之間的監督減少。城市化進程中,因為人口流動、城市建設和房地產開發,臺灣穆斯林遠離了以清真寺為核心的聚居地帶,遷到了新的住宅社區,原來“圍寺而居”的寺坊格局被打破。第二,傳統的穆斯林家庭教育欠缺。隨著臺灣社會的急速發展,臺灣穆斯林忙於奔波,再加上與歐美國家的頻繁交往,臺灣教育過多仿效西方,一味強調信仰自由,家長疏忽了對子女的宗教教育。第三,西方強勢文明與傳播媒介對伊斯蘭教的偏見,給臺灣穆斯林帶來了巨大的壓力。西方媒體歪曲地把伊斯蘭教與暴力、壓迫婦女等觀念聯繫起來,使大眾對伊斯蘭教產生了許多誤解。不過,“9.11”事件和美伊戰爭等,給大眾提供了一個重新審視伊斯蘭文化的機會,讓大眾進一步瞭解了臺灣穆斯林心中神聖的伊斯蘭內涵。第四,與大多數臺灣民眾信仰的民間宗教相比,伊斯蘭教的儀式禁忌等凸顯出較大的差異,身為少數的臺灣穆斯林每天都在與大環境搏鬥。不過,由於臺灣社會的包容與接納,並沒有因為差異而出現矛盾衝突。
可喜的是,隨著大量外籍穆斯林進入臺灣,大量前往穆斯林國家做生意的人不乏皈依者,愈來愈多的人因與穆斯林結婚或對伊斯蘭教產生興趣而改信伊斯蘭教。這樣,更多人深入瞭解了伊斯蘭文化,使臺灣的伊斯蘭教環境得以優化。同時, 臺灣穆斯林更加重視宗教功修,穆斯林女性也紛紛改變穿著,戴起頭巾,勇敢顯示自己的穆斯林身份。
在強烈的宗教認同下,進入21世紀的臺灣穆斯林開始承繼先輩的傳統,舉行伊斯蘭文化講座、座談會等,讓穆斯林更加正確認知伊斯蘭教義;開放清真寺,讓更多人瞭解伊斯蘭文化;開辦幼稚園、學習班,讓新一代的穆斯林通過學習、領悟而信仰伊斯蘭教;舉辦各種節慶活動,如2001年,臺北清真寺舉辦慶祝開齋節活動,吸引了上千名穆斯林;積極參加國際穆斯林會議,參與社會事務等。臺灣穆斯林用敞開的胸懷迎接公眾,與各種文明對話, 臺灣伊斯蘭教也由此走向了復興。
結語
大量外籍穆斯林湧入臺灣,漸漸融入了臺灣本土穆斯林的社會生活,使得臺灣伊斯蘭教的發展呈現出多元化的特徵,也體現了伊斯蘭文化相容並蓄的胸懷, “在臺灣宗教多元文化的包容之下,各地清真寺包容外來相異儀式,讓清真寺內呈現出多種不同的禮拜儀式,成為臺灣獨特的伊斯蘭教儀式現象。”[8]
伊斯蘭教不僅是一種信仰和行為實踐,更是真主賜予人類的幸福的生活方式。在複雜多變的當代社會環境中,面對宗教的變遷, 臺灣穆斯林頗有壓力,儘管如此, 臺灣穆斯林非但沒有放棄宗教信仰,反而更加堅強地用行動來捍衛伊斯蘭信仰,展現伊斯蘭文明的光芒,逐漸復興了臺灣的伊斯蘭教;與此同時, 臺灣穆斯林將自己的宗教生活融入複雜多變的現實生活中,規範了自己的行為,提升了自身的道德,完美詮釋了真主賜予人類的這種幸福的生活方式。
參考文獻
[1]明 陸容•菽園雜記[M]北京,中華書局,1997:26
[2]賈福康臺灣回教史[M]臺北,伊斯蘭文化服務社,2002233
[3]王鋒,陳冬梅臺灣的伊斯蘭教與穆斯林述略[J]回族研究,1995(2):41。
[4]連橫臺灣通史[M]臺北,雲海出版社,1980:583
[5]米壽江臺灣的伊斯蘭教[J]中國宗教,2003(12):44。
[6]閻宴色蘭,海峽兩岸的穆民兄弟[J],台聲1995(11):8
[7]林長寬 臺灣伊斯蘭教發展綜述[OL]
http://www.norislam. com/?viewnews-11595.2010-5 –25
[8]劉智豪 近年來臺灣伊斯蘭教發展現狀及研究初探[J] 回族研究,2013(2).l34
(作者單位:北方民族大學、寧夏大學)
伊斯蘭之光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