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4-11-14
- 最後登錄
- 2024-11-25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7499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8962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噶瑪蘭族族群概述
噶瑪蘭族以前稱為「蛤仔難三十六社」,但事實上其聚落的數量是超過六、七十個社以上。主要分佈於宜蘭、羅東、蘇澳一帶,以及花蓮市附近、東海岸之豐濱鄉、與台東縣長濱鄉等地,人口約1200人(民國98年7月數據)。原居於蘭陽平原,後因漢人爭地壓力而逐漸南遷,是最晚漢化的平埔族。
過去對噶瑪蘭族的稱呼都以蘭陽溪為界,以北的稱為「西勢番」、以南的稱為「東勢番」。當時重要聚落包括打馬煙社、抵美簡社、奇立丹社、抵美福社、流流社、武暖社、歪仔歪社、新仔羅罕社、利澤簡社、加禮宛社、奇武荖社等。
噶瑪蘭族人是現今台灣平埔族群當中族群意識強烈、文化特質最鮮明的一群人。十五年來,噶瑪蘭族人為爭取復名,四處向地方、中央政府陳情,為了能展演噶瑪蘭族的文化特色,噶瑪蘭族人動員族中耆老、婦女、青年,無畏舟車勞頓,也不惜將神聖私密 的kisaiiz(除瘟祭)公諸於世,到台灣各地表演,為的只是讓一般大眾、政府見識我們的存在,早日完成復名大業,無愧於在流離失所中黯然死去的祖先。
噶瑪蘭族人最可貴、最引以為傲的地方,在於日常生活作息中保存了噶瑪蘭文化。以新社族人而言,保留了噶瑪蘭語言、風俗(如新年祭祖palilin)、以 metiyu為中心的祭儀(如 pagalavi,patohoka等)、以及與農漁業相關的祭典(如入倉祭、海祭),噶瑪蘭族人也恢復或創造了一些傳統文化(如歌謠舞蹈、豐年祭,香蕉 絲織布等),還建構出與噶瑪蘭族人相關的族群圖騰(如大葉山欖gasop等),即使擁有這些特質,官方和一般社會大眾還是不斷地質疑噶瑪蘭族的存在,不是 稱噶瑪蘭族人完全「漢化」,就是指噶瑪蘭族人是「即將消失的族群」,讓噶瑪蘭族人深刻地感受到社會對噶瑪蘭族人的漠視與不尊重。
新社、立德、大峰峰、樟原、佳里宛等部落是現今花東地區噶瑪蘭族人較集中、文化保存最完整的,然而受限於地理環境,族人齊聚不易,加上受到現代化的衝擊,以 及族群身分的曖昧不明,使得先祖遺留下來寶貴的文化資產急遽流失,噶瑪蘭文化傳承遭受前所未有的斷層。(節錄於Ai Mi Na KAVALAN 噶瑪蘭族復名陳情書)
參考資料:
台灣原住民族委員會文化園區管理局-噶瑪蘭族_認識本族
‧《找回民族標誌的民族:噶瑪蘭族》,達西烏拉彎‧畢馬(田哲益)著,臺北市:台灣原住民族文化產業發展協會,2007。
‧《噶瑪蘭語詞典》,李壬癸、土田滋著,臺北市:中研院語言所,2006。
‧《噶瑪蘭族》,陳淑華撰文,宜蘭市:宜蘭縣立蘭陽博物館,2006。
‧《噶瑪蘭族的人口與分布:原住民第十一族噶瑪蘭族》,林修澈計畫主持;王雅萍、黃季平研究,臺北市: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2003。
‧《噶瑪蘭族:永不磨滅的尊嚴與記憶》,木枝‧籠爻作,臺北市:原民文化,1999。
‧《噶瑪蘭西拉雅古文書》,曾振名、童元昭主編,臺北市:台大人類系,1999。
來源:臺原住民族資訊資源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