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6-2-26
- 最後登錄
- 2024-11-25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7506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3892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客家信仰
客家信仰與早期社會的形成有密切關係,幾乎每一個客家村落都有護佑村民的土地伯公,每一個客家聚落都有屬於自己的守護神,除了從中國原鄉帶來的觀音、三山國王、三官大帝、關聖帝君、媽祖等神明之外,還有在臺灣形成的本土神明義民爺、萬善爺、以及每個來臺家族都真誠崇拜的「來臺祖」信仰。
千百年來,宗教信仰是中國人的心靈生活依據。客家人也不例外,逢年過節,或紀念日祈福還願,都會到廟宇、佛堂燒香拜佛,以求順利平安。在眾多神祇仙佛中,客家族群祭拜的有義民爺、三山國王、三官大帝、媽祖、伯公。另外,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關聖帝君、神農大帝、王母娘....在這麼多神祇中,以義民爺、三山國王為客家信仰之代表。在臺灣只要有客家人開墾的地方,就會有三山國王廟,三山國王是從廣東省揭陽縣傳來的,在臺灣客家鄉鎮,至少會有一座三山國王廟。
另外,從桃竹苗地區跟鄉鎮與跟縣市的十五大庄慶讚中元的祭典中,可以溫馨而親切地感受到客家族群對義民爺的尊崇與信仰。義民爺廟自清朝道光十五年(西元一八三五年)舉辦公祭,至今已有一百六十餘年。義民廟總廟,懸掛有清朝乾隆皇帝御筆「褒忠」敕旨,而總廟座落於新竹縣新埔鎮下寮里四十三號,義民爺在客家人心目中的地位,神聖而崇高。
不管是在地發展出來的宗教信仰,還是從中國原鄉引入的神明,經過兩三百年的落地生根,都已經過化存神,成為臺灣本土精神的支柱。
(新竹客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