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5-5-20
- 最後登錄
- 2025-2-6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30447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0072
- 相冊
- 0
- 日誌
- 0
![Rank: 13](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3.gif) ![Rank: 13](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3.gif) ![Rank: 13](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3.gif) ![Rank: 13](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1.gif)
狀態︰
離線
|
老子曰: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常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講的就是“滿,則招損”。
俗話說:高處不勝寒。正如一件銳器不可能長久保持銳氣,金銀財寶不可能永遠守住一樣,人不能長期擁有太多財富,人一有太多財富就容易變得驕橫,一驕橫就會招來橫禍。因此,在中國傳統文化裡,自古就是財不外露,美不張揚,在審美觀賞也是追求那種水中望月,霧裡看花。這體現了一種生活的情緒和境界,兒收斂則是這種生活的情緒和境界在人身上的具體表現。
年少時,我們不懂得收斂,得意時,我們忘乎所以,手舞足蹈,恣意揮灑;失意時,我們歇斯底里,旁若無人,恣意妄為。因為在那時,我們有可以“胡作非為”的年齡優勢;因為在那時,我們有可以“擦掉重來”的資本。但隨著年齡的增長,過去的種種優勢和資本喪失殆盡,社會能容忍我們恣意揮灑的空間越來越小,於是,我們心裡就逐漸感到有了壓力,有了壓力的我們好像天使的翅膀被黃金縛住了一樣,在業不能恣意飛翔了,慢慢地我們就學會了收斂。
收斂是一種心態,是對社會現實、人生態度的一種頓悟,也是一種對人生觀、價值觀、金錢觀,乃至世界觀的徹悟。這種徹悟,擯棄了輕佻浮華,擯棄了膚淺媚俗,甚至擯棄了一些中華民族所謂古老的、傳統的處世態度和人生理念;這種徹悟,讓人感覺到被重視,感覺到被理解,感覺到心底的同情,感覺到正真的關懷,從而,引導全社會成員之間相互關心,相互扶持,和睦相處。因此,收斂也是一種促進社會和諧的巨大的精神力量。
收斂是一種境界,是一種對自己的約束,也是對社會、對別人的尊重。懂得收斂的人,才會“勝不驕,敗不餒”;懂得收斂的人,也將會贏得社會和別人的尊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