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8-3-19
- 最後登錄
- 2025-5-9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7203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35720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長期胸悶、氣喘 橫膈膜裂孔疝氣作怪
60多歲的林女士近半年來常胸悶、喘不過氣,四處就醫卻查不出病因,直到接受電腦斷層檢查,確認是「橫膈膜裂孔疝氣」,橫膈膜裂孔太大,胃被推擠移位到胸腔,在接受腹腔鏡手術修補後恢復健康。
林女士曾赴各大醫院求診,一度被懷疑是氣喘病,到胸腔內科看病,再轉介至心臟內科,門診追蹤一陣子,每天服用的藥物愈來愈多,症狀依舊存在。
直到她住院接受胸腔電腦斷層檢查,羅東聖母醫院外科部主治醫師吳瑞騰終於查到病因,原來是「橫膈膜裂孔疝氣」。
胃被推擠移位到胸腔
吳瑞騰說,人體橫膈膜是分開胸腔及腹腔的肌肉,其中有裂孔供食道、主動脈、下腔靜脈通過,若裂孔過大,容易導致腹腔內的胃等器官,被推擠過裂孔進入胸腔,恐怕會擠壓到心臟、肺臟,稱為「橫膈膜裂孔疝氣」。
「橫膈膜裂孔疝氣」初期沒有明顯症狀,作胸部X光檢查或照胃鏡也不容易發現。隨著疝氣範圍擴大,會有上腹痛、飽食感、飯後胸口不適、呼吸困難、嘔吐,臟器如果扭結就會有胃出血、胃穿孔,產生吐血、解黑便、肺炎、發高燒、休克等情形。
「橫膈膜裂孔疝氣」可用藥物控制,但手術治療才是治本之道,修補過大的裂孔,才能有效預防再次疝氣,傳統手術留下大傷口,吳瑞騰改採腹腔鏡,只開出5個不到1公分的小傷口,大幅縮短術後復原時間。
腹腔鏡手術修補復原
接受吳瑞騰治療的林女士,經過腹腔鏡裂孔修補及胃底部摺疊手術,不到一週即出院休養,半個月後順利進食,之前不適的胸悶、喘不過氣逐步痊癒、重拾健康。
(自由時報健康醫療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