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297|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其他] 高發元:打開回族之門的兩把鑰匙 [複製連結]

天使長(十級)

演蝦是裝瞎的最高境界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藝術之星 拈花惹草勳章 玉石玩家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8-5-11 01:15:19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高發元:打開回族之門的兩把鑰匙

“新時代文學創作的民族擔當”座談會開了一天半,即將結束。首先我對阿慧新書發佈會圓滿成功表示祝賀!感謝阿慧女士對文學創作做出的努力和奉獻!

座談文學創作是我會成立以來的首次。出席這次座談會的有回族作家、評論家、學者,還有兄弟民族的作家,評論家,刊物編輯和負責人。河南省民宗委副主任知名作家黃旭東同志也應邀蒞臨指導。李尊傑副會長主持開幕式,介紹了座談會的籌備情況。副會長兼秘書長丁宏致辭,闡明座談會的目的意義。各位的發言有評論,有創作體會,有建議,氣氛熱烈,不乏真知灼見。在此,我代表中國回族學會向各位領導、作家、評論家、學者、編輯表示衷心的感謝!還要感謝承辦單位河南大學回族研究所和河南省民族發展協會,以及協辦單位河南新月實業有限公司。

下面,我對回族、回族文化問題,講一講自己的研究所得。

回族源于唐代,形成於元末明初。由域外來華穆斯林與漢人,蒙古人、維吾爾人等融合形成。

回族來華先民主要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唐宋時期來華經商的阿拉伯穆斯林,一部分是隨成吉思汗東征來華的中亞、西亞穆斯林。唐代和宋代實行對外開放,大食(阿拉伯)人沿北方絲綢之路和南方海上絲綢之路分至遝來,身影遍及廣州、泉州、揚州、西安、昆明等沿海、沿邊和內地城市。他們都多為商人,由於帶來商機而受官府青睞,享受優惠政策,有自己的居住地、清真寺和公共墓地。有的還被聘為官員。優厚的待遇,安逸的生活使一些人“安居而不欲歸”,在華娶妻生子,安家落戶,成為最早的回族先民。

元代,大批中亞、西亞穆斯林隨成吉思汗東征來華,他們“上馬則備戰鬥,下馬則備屯牧”。這是一支由軍人、工匠、商人和知識份子組成的龐大穆斯林群體,他們也落籍中華大地,成為又一批回族先民。

回族形成于元末明初。通用漢語文是回族形成的主要標誌,這是學界普遍認同的觀點,據此,我從回族碑刻文字、回族清真寺型制及文字、回族科舉考試、回族家譜姓氏等古籍、文物、文獻中尋找根據,結論是肯定的。

從回族碑刻文字看。回族碑刻文字在唐宋元時期多為阿拉伯文或波斯文,從元末明初開始幾乎都是漢文。

從回族家譜姓氏看。回族家譜姓氏在元代和元代以前一般為多音節的外姓,如賽典赤•贍思丁、納速剌丁。從明代開始,幾乎都是單音節的漢姓,如趙,錢,孫,李,還包括一部分由多音節外姓拆分的單音節漢姓。如:由納速剌丁拆分的納、速、剌、丁四姓。

從回族參加科舉考試看。唐宋時期回族先民參加科舉考試鳳毛麟角,元代中後期逐漸增多,如元仁宗皇慶三年(西元1314年),全國會試,雲南所得5個名額,其中蒙古人1名,色目人(回族)2名,漢人2名。這說明回族有的人在元代中後期不僅通用漢語文,而且漢文化水準已相當高。

從回族清真寺型制及其文字看。回族清真寺型制在唐宋元三朝多為阿拉伯型制,相關文字也多為阿拉伯文和波斯文。從明代開始,幾乎是中國型制,相關文字子也多為漢文。

回族元末明初形成後,發展較快,到清代中後期,人口驟增,形成東南沿海、西北、西南、中原和東北多個聚集區,成為一個人口規模較大,文化內涵豐富,特點突出的民族。回族掌握漢文化是從通用漢語文開始的,回族的伊斯蘭信仰是與生俱來的。通用漢語文,信仰伊斯蘭教,是回族的兩大基本特徵,也是打開回族之門的兩把鑰匙。這兩把鑰匙缺了哪一把,都不能真正地認識回族。用這兩把鑰匙打開回族之門,可看到回族的諸多特點。

回族特點之一,回族源于唐代,由域外來華穆斯林與漢人以及蒙古人,維吾爾人等融合形成,族源清楚,有據可考。

回族特點之二,回族形成於元末明初,沒有經歷一般民族形成通常要經歷的氏族部落社會和奴隸社會,直接脫胎于封建社會,形成的社會起點高,是一個年輕的民族。

回族特點之三,回族是穆斯林民族中唯一沒有自己語言和文字,而直接通用漢語文的民族。漢語是國家主流用語,漢文是官方語文,漢文化是國家主流文化,掌握漢語文就有條件學習漢文化而進入社會主流。回族是較早掌握漢文化並較早融入中華大家庭的民族之一。

回族特點之四,回族繼承了先民的伊斯蘭教信仰傳統,並以族內婚和有選擇的族外婚擴大族群。這種帶有血緣關係的傳承方式一方面有利於伊斯蘭教在強勢的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和佛教文化環境中生存,並規避了向外傳教可能引發的社會問題,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回族伊斯蘭教的發展,並使其帶上神秘的色彩。當代伊斯蘭民族,包括阿拉伯民族幾乎都是先有民族後有伊斯蘭信仰,回族的伊斯蘭信仰卻是與生俱來的。回族是一個地地道道的穆斯林民族。但有觀點不這樣認為,理由是回族也有不信教的。這似乎很有道理,其實不然。回族有不信教的,自古有之,這是正常現象。阿拉伯民族、波斯民族、馬來民族,以及其大大小小的穆斯林民族都有不信教的,但從來沒聽說有人質疑它們是穆斯林民族。沙特、伊朗、馬來西亞等伊斯蘭國家公民中不信仰伊斯蘭教的比比皆是,可這些國家是公認的穆斯林國家。回族有不信伊斯蘭教的,這不影響回族是一個穆斯林民族屬性。

回族特點之五,回族繼承了儒家重農、伊斯蘭教重商的傳統,是一個亦農亦商,以商見長的民族。商業不僅帶來各種經濟要素的組合,還帶動回族人口的遷徙,是回族廣泛分佈的一個重要原因。

    回族特點之六,回族大分散、小聚居于全國廣大地區。大分散,有利於拓展生存空間,以及與漢族等民族的交流。以清真寺為中心的小聚居,則有利於回族文化的傳承。大分散使不同地區的回族在生產、生活、語言、服飾等方面呈現出不同的地域特點。

回族特點之七,回族有一半血緣來自漢族,並通用漢語文,掌握漢文化,與漢族交往密切,長期和睦相處,和而不同,回漢關係是我國諸多民族關係中重要的關係之一。

回族特點之八,回族文化源于漢文化和伊斯蘭文化,與這兩種文化有天然聯繫,回族是我國與伊斯蘭國家經濟文化交流的民間使者。

回族作為一個民族群體,不僅有自己的族源,還有自己的文化。什麼是回族文化?從回族通用漢語文和信仰伊斯蘭教這兩大基本特徵出發,就不難找到答案。回族文化不等同于漢文化,也不等同于伊斯蘭文化,也不是兩者的簡單相加。回族文化是一種以漢文化為基礎,以伊斯蘭信仰為終極價值取向的複合型文化。漢文化和伊斯蘭文化同為高度發展的文化,源于這兩種文化的回族文化內涵豐富,特點突出,能與不同文化相適應,所以回族形成700多年來,與漢民族等民族雜居,既能保持自己的傳統,又能跟上社會主流。

回族無疑是人類學民族學研究民族起源,民族形成,民族語言,民族與宗教,民族關係,民族傳統與現代化等重要命題的珍貴個案。回族豐富的文化內涵,突出的科學研究價值催生了一門新的學問中國回族學。

回族文化是中華文化的組成部分,回族文化底蘊深厚。回族愛國愛教,人才倍出,對中華民族的生存發展,對國家的繁榮富強多有貢獻。然而這並不為社會所知曉,回族許多人也不甚了了。在社會視野裡,回族信教,不吃豬肉,會做生意,不講理,是一個不完整,被扭曲的形象。究其原因,自然有歷史的,社會的,但也有回族自身的。回族不少地區有重教輕族的傾向。突出地表現在宗教與文化的關係上,有的回族社區重宗教建設,輕文化建設;重宗教展示,輕文化展示。這在回族社會生活中時常可見,如對回族人物馬堅的評價,回族更多的講他翻譯《古蘭經》對宗教的貢獻,忽視或不講他對文化對國家的貢獻。馬堅第一個將儒家主要代表作《論語》翻譯成阿拉伯文,介紹給阿拉伯世界;第一個在大學開辦阿拉伯語教育,將阿拉伯語教育從民間層面推向國家層面;和他的留埃同學培養首批新中國阿拉伯外交人才;擔任新中國國家領導人翻譯,這些都是對國家獨有的、開創性的貢獻。可許多人不知道,或者知道了不以為然。其實,翻譯《古蘭經》只是馬堅的貢獻之一,況且在他之前已經有三個譯本出版,只是他的譯本影響更大一些。只講他翻譯《古蘭經》的貢獻,不講他對國家、對文化的貢獻,顯然是不全面的。對清代經學大師馬德新的評價也存在同樣的問題。馬德新不僅對伊斯蘭教和我國伊斯蘭教中國化有重要貢獻,對科學研究也有貢獻。他撰寫的《朝覲途記》一書是我國研究中西交通史的珍貴文獻。他從天方遊學歸來途中在新加坡考察天文學年餘,並撰寫了《寰宇述要》一書,有漢族學者考證,馬德新是我國古代到國外研究自然科學,並有著作傳世的第一人。回族經學大師、阿訇和伊斯蘭文化學者,不少人經書兩通,博學多才,既要講他們對宗教的貢獻,也要講對中華文化的貢獻,對國家的貢獻。

儘管回族與伊斯蘭教的關係如同肉體與靈魂一樣不可分開,但並不可認為回族與伊斯蘭教是一回事。民族與宗教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民族屬於社會群體,宗教屬於意識形態。世界有影響的宗教屈指可數,而民族數以萬計。伊斯蘭教只有一個,信仰伊斯蘭教的民族則有無數個,如阿拉伯民族主要以阿拉伯文化與其它穆斯林民族相區別,波斯民族主要以波斯文化與其它穆斯林民族相區別,維吾爾族主要與維吾爾文化與其它穆斯林民族相區別,回族主要以回族文化與其它穆斯林民族相區別。往昔回族一度稱為“回教”,是一個宗教概念。民國時期回族有個說法“爭教不爭國”,意思是只要宗教信仰,不求社會(民族)地位。這顯然是不對的,沒有社會地位,哪來宗教信仰,當然這種說法也是出於無奈。也是在民國時期,也許回族“漢化”太深,蔣介石據此不承認回族是一個民族。如果回族不是一個單一民族,回族及其伊斯蘭信仰傳統就不復存在。這說明回族的民族地位對回族是多麼重要。1941年在中國共產黨建立的革命根據地延安出版了《回回民族問題》一書,第一次科學的論證了回族是一個民族。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回族以民族身分而不是以宗教信仰成為56個民族大家庭成員。回族的民族地位來之不易。作為民族的回族,不僅有自己的宗教信仰,還有同樣不可或缺的文化。重宗教建設,輕文化建設,重宗教展示,輕文化展示,勢必造成回族形象的不完整和回族社會發展的失衡。

世界的競爭歸根結底是文化軟實力的競爭。提高文化軟實力已經成為我國和世界許多國家的發展戰略。近些年來我國許多兄弟民族以打文化牌提高自己的影響力。在央視舞臺,有的少小民族以一首歌,一支舞,一台節目讓社會所知。回族1000多萬人口,偌大一個民族卻相形見絀。文化對一個國家,對一個民族是何等的重要。應高度重視回族文化建設,在回族社區不僅有清真寺,還應該有文化館,圖書館,博物館。不僅能聽得見誦經聲,還應該聽見音樂聲。“學者的墨汁勝於殉道者的鮮血”。要像重視宣教者一樣重視回族文化工作者。要按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要求,加強包括回族文化的中華文化建設,樹立新時代回族自信,開放,包容的新形象。

回族文學藝術是回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一般而言文學藝術是沒有社會邊界的。如果說人們對清真寺、小白帽(女性蓋頭)清真餐館回族三大物質顯示還有所顧忌,那麼回族文學藝術就是回族與兄弟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零距離接觸、不設防的視窗。回族歷史上不僅有傑出的政治家、思想家、軍事家、科學家、航海家,還有同樣光彩照人的文學藝術家。回族的詩詞、散文、小說、戲劇、音樂、舞蹈、攝影、書法、繪畫、雕刻、翻譯,出版等文學藝術作品應有盡有。帶有伊斯蘭特色的回族書法、雕刻,以及阿拉伯文翻譯等,在民國和民國以前幾乎是回族的專利。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尤其改革開放四十年間,回族文學藝術空前繁榮,文學藝術作品和文學藝術家數量都遠遠超過以往任何時代,還創辦了《回族文學》,以及一些設有文學、藝術欄目的回族穆斯林刊物。這些刊物是回族文學藝術創作,評論和研究的重要載體,是培養回族文學藝術人才的搖籃。

回族文學藝術發展很快,成果喜人,但也存在一些需要研究和解決的問題。如:發展不平衡,受眾不廣泛,交流少。發展不平衡表現為回族文學作品多,藝術作品少,書法、繪畫、攝影作品多,音樂、舞蹈、戲劇、影視作品少。受眾不廣泛表現為,許多作品回族讀者閱讀少,兄弟民族讀者閱讀更少。交流少表現為評論少,新作推介宣傳少,作家與作家、藝術家與藝術家之間交流少,作者與讀者互動少。發展回族文學藝術,一要按照社會主義新時代的要求,做好規劃,創作更多反映新時代和新時代回族生活的優秀作品。二要加強作品評論,提高創作水準。三要獎勵優秀作品,扶持新人,推動文學藝術創作。四要辦好有關刊物,運用新媒體擴大受眾面;五要成立中國回族學會文學藝術專業委員會,負責制定規劃,指導,組織和協調回族文學藝術創作,評論,研究等活動。

伊斯蘭之光網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信者恆信乎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4-11-15 04:51

© 2004-2024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