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859|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奇人軼事] 直擊世界最高峰上的死亡“路標” [15P]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SOGO搞笑之星勳章 環瀛達人勳章 色瞇瞇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8-5-15 15:08:02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 x 1
直擊世界最高峰上的死亡“路標”




位於青藏高原的珠穆朗瑪峰是很多登山愛好者最想征服的山,但不是誰都有能力登上這座世界最高峰。在“登頂熱”的驅動下,一批又一批的登山愛好者前仆後繼的來到珠峰腳下。有人成功登頂,獲得莫大的榮譽和讚美,也有人死在山上,他們冰凍的屍體將永遠和這座聖山作伴。



他叫澤旺·帕勒哲(Tsewang Paljor),但遇到他的人只知道他叫“綠靴子”。近20年來,他的屍體留在珠穆朗瑪峰峰頂附近成了毛骨悚然的路標,指引著那些試圖從珠峰北坡征服世界最高峰的登頂者們。有很多人在珠峰喪命,和帕勒哲一樣,多數的屍體也還在山上。但帕勒哲的屍體因為位置顯眼,成了眾多有名屍體中的一具。



上圖是年輕時的澤旺·帕勒哲。帕勒哲是印度-西藏邊境警察部隊的一員,死時年僅28歲。



美國女登山家弗朗西絲·阿森蒂夫。弗朗西絲冰凍的遺體就一直留在了珠峰下面海拔8600米高的地方,成了一個觸目驚心的“路標”。後來採取同一路線攀登珠峰的登山者,都能夠看到她紫色的登山服,醒目地暴露在白色的積雪上。



上圖為年輕時的弗朗西絲·阿森蒂夫,她是第一個不帶輔助氧氣登上珠峰的美國女性,然而她在下山途中卻因缺氧虛脫倒在珠峰下244米處的地方。當時發現她的南非登山家伊安·沃達爾由於沒有將她救下山,多年來一直背著“見死不救”的惡名,飽受人們譴責。



圖為弗朗西絲·阿森蒂夫的遺體被棄珠峰冷凍9年 , 成了觸目驚心的“路標”。當他們將弗朗西絲遺棄在雪峰上時,她已經幾乎說不出話來,但她仍用最後的聲音哀求說:“不要扔下我,請不要扔下我。"



上圖為馬洛里生前照片。1924年,馬洛里是一位優秀的高山探險家,作為英國第三次珠穆朗瑪峰探險隊的主力隊員,在從中國西藏一側攀登珠峰途中失蹤。



1999年再一次搜救工程中,在第一台階左下方一個較緩的岩石坡上,發現“一堆比周圍巖石要白些,比雪還白些的白色”,最後,諾頓在襯衫領口上發現了一個殘損的“喬·馬洛里”的標簽。



馬洛里的屍體已“革化”,這是因為長期埋在冰雪下,沒有因細菌而腐爛,但身體裏的水分被蒸發後,就變成我們現在使用的各種動物的皮革一樣了。



越靠近頂端越容易發生危險。死亡往往發生在攀登者的一個“小憩”當中。他們睡著了,然後再也醒不來了。大多數的屍體都散落在“死亡區域”,這裏就位於最後的大本營之上,大約海拔8000米的地方。沒人研究過具體的死亡原因,但是疲勞和天氣情況肯定是一個重要因素。



大多數的屍體都是即刻凍住的,登山的繩子還纏在腰間。還有一些屍體有不同程度的腐爛。正因為如此,近年來一些有經驗的登山者會盡可能的埋葬路旁的死者。



他們睡著了,然後再也醒不來了。這些懸吊著的"棺材"往往是攀登者遇到的最大的阻礙。有的時候出現一個小失誤,就會讓攀登者吊在那裏活活凍死。



死也要保持攀登的姿勢,成了後來者的地標。峰頂最大風力可達到颶風的強度——每小時189公里,氣溫可達攝氏零下73度。此外,這裏空氣的含氧量是海平面的三分之二。這樣我們就很容易理解為什麽有那麽多的探險者無功而返了。



有時只想停下來瞌睡一下,可是再也沒有醒過。這對於那些後來的人來說是一種可怕的警示。至於為什麽不能把這些四散的屍體移走的原因其實很簡單,因為真的是太危險、太有難度了。到達珠峰頂是世界上任何其他東西都不可比擬的身體挑戰。



高原反應、嚴寒烈風、地形複雜……凡是爬過高海拔雪山的人或多或少都出現過幻覺,那時候體力已經耗盡,只憑藉意志力在支持。由於將遺體運送下山非常危險及困難,大多數遇難者的遺體仍會留在他們的失事地點,盡管有些會被冰塊及大風移走,會被大雪掩埋,或是被拖到雪道的另一邊。有些則是被其他登山者推進冰層的裂隙裏,這是一種變相的山葬方法。


tjfer.com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公平正義世間有愛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4-11-14 23:07

© 2004-2024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