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8-3-19
- 最後登錄
- 2025-10-17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20423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3892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解脫生死之意義(十四)
同樣是看山,
每個人的看法皆不盡相同,
這就是智慧的差別,
及觀察的角度不同所致。
世間上任何事情都是相對的,由於每個人主觀意識的看法不同,所得的結果就不一樣。譬如喜歡登山的人,認為登山是一種運動,對身體有利益;另外有的人,認為登到山頂時,心胸豁然開朗,所以覺得爬山有利益,這又是另一種心境。
孔子對於山與水的看法又不同,他說:「知者樂水,仁者樂山」。《論語雍也篇》
「知者樂水」,有智慧的人就像水一般,柔順而不畏艱難,智者面對不同的境界、事物,就以不同的善巧方便度化,不會執著自己的主觀意識。「仁者樂山」,有仁德的人就如山一般,寂然不動,仁者遇到任何事情,都能保持理智,時時刻刻返觀自照,能將事情觀察入微。這是孔子對山水的看法。
同樣是看山,每個人的看法皆不盡相同,這就是智慧的差別,及觀察的角度不同所致。所以希望得解脫,就要透過智慧體悟「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槃。」(中台世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