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7-9-29
- 最後登錄
- 2025-2-16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418
- 閱讀權限
- 70
- 文章
- 664
- 相冊
- 2
- 日誌
- 0
![Rank: 7](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3.gif) ![Rank: 7](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2.gif) ![Rank: 7](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1.gif)
狀態︰
離線
|
耆老蘇珊來自香港,住在西人養老院。每天她的女兒夢迪都會守護床頭陪伴。夢迪梳著最簡單的短發,頭發灰白,不染不燙,著藍色牛仔褲,休閑打扮。
蘇珊住房內掛著全家不同時期的生活照,突顯家庭和睦和溫馨。照片中,年輕時的夢迪,身穿雅緻淡綠色西服裙裝,薄粉淡妝,雖然也是短發,一目瞭然,是經過精心打扮,很時尚的那種感覺。
我與蘇珊攀談,端詳牆上的照片,問「人的外表會有這麼大的變化?夢迪如今也不修飾,應該染染發」,蘇珊明白我的意思,淡淡一笑,說,「這些都不重要」,她接著說,「夢迪曾經是金融業精英,如今她有了自己所熱愛的正業,拍攝紀錄片,關註平民、弱者、邊緣群體的心聲和訴求。」
在社區服務時,我認識了湯姆,五十幾了,仍孑然一身。跟養父母同住,他們已八十多歲,身體漸漸衰退。湯姆大學主修金融,進入投資銀行工作,普升高管,收入令同學羨慕。
金融海嘯後,公司被收購了,老闆常要湯姆處理十幾億元投資項目,而資金來歷不明。他怕承擔風險,毅然請辭,專心看護父母。帶父母去看醫生、到長者中心參加活動。自己閑暇閱讀做運動,日子無寫意?,忙碌充實卻無壓力。
同學聚首,湯姆被問現在何處高就,他笑說:「全職義工。」
「當全職義工?你怎樣生活?」大家好奇問.
他笑答:「有車馬費,夠吃飯、買衣服……當然,不可能買豪宅」
一位老同學慨嘆:「你的投資天分高,你本可造就一個神話的,可惜你在人生最精採的時刻退了下來。」
有位同學卻說:「湯姆,我們不是肥胖,便已一頭白發,職場上難以剋服的焦慮、抑鬱,而你看上去依然年輕」。
有位基督徒同學說「地上的年日也就幾十年,你賺得全世界,賠上自己的生命有何益處?只有在基督里,才有豐盛的生命。」
接著說「錢永遠賺不完,夠用就好。無論怎樣拼命,也不可能跟大富豪比,壓力那麼大,經常頭痛、心跳、驚怕,這樣過日子,有錢也沒意思,不如急流勇退,做自己喜歡的事」
湯姆回應:「我欣賞你有信仰。我只把生命投資在更有意義的事情。賺到很多的錢,便令我想賺更多,無窮的欲望最終令我陷入痛苦。現在,能陪伴父母、做義工給了我難以形容的滿足感,日子平淡卻愉悅。」
在我的工作當中,見到不少"外星人"。
托尼早年畢業於多倫多大學,曾經在某大公司仼工程師。他常來養老院當義工,專愛照顧貧窮孤寡的長者,推他們逛街等戸外活動。托尼生活極其簡約,衣服球鞋上還有補丁,他外表看上去,與街頭乞丐無異,並認為這是踐行環保。「大公司競製造污染環境的產品,非常可氣,人類太貪婪,我不得不辭職,生活比當年工作還忙,但日子過得很舒心。」托尼說。
瑪麗來自台灣。她的乖乖兒子非常安靜,印象中,五十幾歲的他,拎個舊書包,極象個送外賣的Pizza佬。瑪麗的兒子每天下午準時出現,將她抱上輪椅,推著媽媽溜達。另外,他還幫做義工。後來,我才知道,瑪麗的兒子自幼受教於日本,然後在加拿大完成高中學業,最後又獲多倫多大學醫學院愽士,成為一名放射科醫學專家。
我曾經參加過同學或朋友的葬禮。能活過五十,就是幸運的人,剩下的年歲不會比你活過的長。那些曾經重要的,變得不那麼重要了。那些心裡非常重要的人,已在心裡占有席位。過去曾經為之成功與失敗的焦慮,竟然會變得索然無味。所謂想起來心慌意亂的情人,早已變得如同過客,若果再見面,喝懷茶,聊聊天,神秘蒸發,一切歸於平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