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6-12-26
- 最後登錄
- 2024-11-14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5164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37453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伊斯蘭教在澳門
(一)從Mouros觀早期澳門伊斯蘭教史
在澳門,若是去清真寺,必然會被告知,清真寺在“嚤囉園”大馬路,或者直接就用“嚤囉園”形容澳門清真寺與相連的回教墳場。那“嚤囉園”來由是什麼?
歐洲一度稱穆斯林爲“摩爾人”,即Moors,葡萄牙根據自己的發音習慣把這個詞稱爲Mouros。在葡萄牙四處殖民的時代,一些來自非洲、中東、印度與馬六甲的穆斯林士兵被僱傭,其中一部分來到澳門駐紮,形成“摩羅兵營”。
在1880年,一個兵營被批准爲永久用地,以建設清真寺與回教墳場。自此,“嚤囉園”成爲澳門清真寺與回教墳場的代言詞:在粵語口音中,Mouros被讀成“嚤囉”。
(二)回回教親“過大海”——廣東回民在澳門的移居與離開
回民——中國本土穆斯林的一個重要族群,明代就已有在澳門的記載:“回回附舶香山濠鏡澳貿易”(1586年,明神宗萬曆十四年,蔡汝賢)。但回民在澳門有一定規模的遷徙與定居,是在抗日戰爭爆發之時。
1937年開始,韶州-廣州一帶遭受到日軍的空襲,大批同胞不幸罹難,包括回民同胞,所以相當一部分廣東回民與其他廣東人一起越過大海,前往澳門。他們中有部分人因爲顛沛流離與缺醫少藥,在澳門避難期間歸真,葬於嚤囉園,例如外交官楊佑之墓。抗日戰爭結束後,大多數回民來到香港定居,部分留在澳門,主要是經商與行醫。
1960年代開始,澳門社會不穩,而香港經濟發展迅速,所以這些留在澳門的廣東回民再一次越過大海,離開澳門。現今澳門的回民,屈指可數,均不是廣東人,他們是改革開放以後遷居而來的。
(三)新時代的他們:融入本土的澳門穆斯林
澳門現居本地的穆斯林人數比較少,大多爲印巴裔。雖然他們的外貌沒有華人的影子,但他們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粵語,與本地人和睦相處,部分人給自己取了中國名字,例如已故澳門伊斯蘭會主席石也谷先生(Sheik Yacub,1936~1998)。
同時,他們對於來澳門工作的外籍穆斯林勞動者也是盡可能地幫助,爲他們提供良好的環境。這些外籍勞工爲澳門社會奉獻自己的力量,在勞動過程中,與本地穆斯林一起,以自己的方式融入澳門的社會生活。
從蔡汝賢的記載,到現今本土化的澳門穆斯林,伊斯蘭教在澳門前後經歷了逾400年歷史,其各項記載的歷史意義,非常重要。
所以,筆者希望通過記錄澳門教門傳承的一點一滴,向大衆展示出來,讓越來越多人了解到澳門伊斯蘭教的歷史發展。
伊斯蘭之光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