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1299|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國畫書法] 生命力十足的《萬壑松風圖》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星座之星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美食達人勳章 方寸之美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20-1-24 12:55:28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生命力十足的《萬壑松風圖》

宋 李唐,《萬壑松風圖》(局部),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李唐是北宋末期的人。當時的皇帝徽宗雖然在政治上表現平平,但在繪畫方面卻有突破性的政策,比如,他打破過去由他人推薦進入畫院的習慣,以考試的方式選才;徽宗很重視畫家對於詩意的想像力,並以其做為鑑定標準,當年,徽宗出的考題是「竹鎖橋邊賣酒家」,竹鎖不是竹子做成的鎖,「鎖」在這裡當成動詞,是詩句裡一個很關鍵的字,整句詩的意思可以解釋為一片竹林把橋邊賣酒的店家給遮掩住了。

但「橋邊賣酒家」在詩句裡就占了五個字,所以很多畫家把重點放在酒家、酒客談笑、橋邊的描繪;李唐先畫了一片竹林,有座橋頭,隱約在竹林中有幅酒旗,連酒家的建築都沒有畫出來,卻將詩中的關鍵字「鎖」表現得淋漓盡致,徽宗大為欣賞李唐的詮釋能力,欽賜第一名。

進入畫院後,李唐受到徽宗重視,官至待詔。

《萬壑松風圖》這幅作品是在北宋宣和時期(宣和為徽宗年號)六年完成的(一一二四年),李唐當時是七十六歲,正是北宋發生「靖康之難」(一一二六年)的前兩年。靖康之難發生後,金人攻破北宋京城,包括徽宗、欽宗兩名皇帝、嬪妃、大臣、畫師技工等三千多人都被擄往北方,李唐也是其中之一。

土匪變徒弟 一路保到江南去

李唐曾經在康王趙構府中做事,他聽說康王已經在南方繼位,也跟著其他大臣往南方走,逃到太行山的時候,卻被強盜給包圍住了,其中一人叫做蕭照,被李唐包袱掉出來的一盒盒粉餅給吸引住了(按:以前的畫畫顏料不容易取得,因此調成粉塊狀,每次要畫的時候,就調用一點),就問眼前這位老人是做啥的?

李唐報上名號,蕭照大吃一驚,因為他對畫畫很有興趣,又聽到眼前這個人就是鼎鼎大名的翰林圖畫院待詔李唐,於是自告奮勇要跟隨李唐到南方去,蕭照告別了首領,一路保護李唐到了當時北宋王室偏安的京城臨安(今杭州)。

兩人一路邊逃邊畫,邊畫邊敎,蕭照後來也成了南宋著名的畫家,目前台北故宮還收藏有一件蕭照的作品。

當時,康王趙構也還沒確定要定都哪裡,李唐也找不到他在哪裡,顛沛流離輾轉來到南方,又沒人認識,只能先以賣畫為生。

李唐不入時人眼 他日重造南宋新畫派

宋 李唐,《萬壑松風圖》(局部),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江南、江北的風景相異,養成的風土人情也大大不同,人們對書畫的喜愛與北方不一樣,北方喜歡大山大水,但在煙雨江南,人們並不喜歡這樣的畫作,所以,李唐的作品賣得不好。他做了一首詩,感嘆時不我與:「雲裡煙村雨裡灘,看之如易作之難,早知不入時人眼,多買胭脂畫牡丹」,意思是山水畫裡的雲煙、村落與雨氣迷濛的江邊灘頭,你看起來沒什麼,其實這是很不容易畫的,但卻無法博得人們的青睞,唉,早知道你們都看不懂,我就多買一些胭脂,畫大家都喜歡的牡丹就好了。

所幸,許多江北的人也逃到江南,一位疑似康王舅父的人偶然在市場上,見到一張獨異於江南風格的畫作,才找到李唐,將之推薦給已繼位為高宗的康王,高宗重建畫院後,李唐再次進入翰林圖畫院,當時他已八十歲了。

李唐是一個全才型的畫家,繪畫實力豐厚,不但會畫山水,也會畫人物故事畫、花鳥、走獸等。長居江南後,他逐漸改變畫風,北方的大山大水、中峰鼎立的構圖逐漸變成了江南煙雨濛濛、西湖楊柳、平坡的半邊構圖,還有他創的斧劈皴法等,帶領了南宋畫家走向另一個畫風,包括知名的馬遠、夏圭;他雖然是北宋時期的人,但因為影響深遠,與劉松年、馬、夏合稱「南宋四家」。

圖畫說明——小論

這幅畫是三拼絹,就是三塊絹布拼在一起畫成的,從上面天空的位置可以看到接縫,是一幅非常大的作品,《谿山行旅圖》、《早春圖》都是二拼絹。因為,以前的絹尺寸沒有那麼大,超過一百公分的畫,就必須用拼接的方式來完成。

這件作品雖然巨大,但畫面給人感覺愉快、宏大,並不暗沉、蕭條,例如畫中的松葉十分茂密,與郭熙《早春圖》中的蟹爪枝給人蕭條的感覺、或春芽才剛冒出來的感覺完全不同,這幅畫像是夏天,生機勃勃,且聲音很多,畫中可以感受到泉水汩汩、松風搖曳、主峰兩側、山凹處、山峰處都有流泉,呼應了畫名中的「萬壑」。

圖畫說明——細部

宋 李唐,《萬壑松風圖》(局部),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很多史料記載李唐體格兼備,他擅於描寫萬物生氣蓬勃的朝氣,以這幅畫為例,這幅畫有很多細微的部分,讓你覺得動感十足,跟李唐使用的多變皴法、採用的畫面元素都有關係,例如在畫中的山石、雲、松、水等是主要元素,我們可以看到李唐以不同的皴法來做出各種陰影、變化,忠實地表現了物體的表面結構。

立體的松樹:他用墨線先把樹幹圈出來,再用半圓形畫出松樹身上的節理,卻沒有很呆板地把整棵松畫滿,利用一半的密集度來表達樹幹的起伏,這些節理的表現與淡墨染色具體呈現了這些松樹的立體感。

厚實的松針:李唐利用細筆的短針,把松針一筆一筆畫出來,粗細大小不同,而沒有想用染色直接帶過,畫法十分細緻。

真實的泉壑:後面的這些水紋與傳統的畫法也不太一樣,如果你常去爬山,就會發現水紋就如同李唐畫的樣子,嘩啦嘩啦地流淌著,跟范寬《谿山行旅圖》所畫的抽象性的水、瀑布不一樣。

落款:皇宋宣和甲辰(按:一一二四年)春,河陽李唐筆。李唐是河陽三城人,就是現在的河南孟縣。但這幅畫沒有畫名,所以「萬壑松風」應該是後人所取。◇#

──轉載自《藝談ARTIUM》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4-5-31 05:26

© 2004-2024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