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318|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本教故事] 學問僧與阿羅漢 [複製連結]

Rank: 7Rank: 7Rank: 7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20-9-4 08:34:33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學問僧與阿羅漢》
從前,有兩個人同時出家修行,但所走的路線卻有不同。
一個專門研究教理,達到非常精通的境界,身邊也因此圍繞著一大群崇拜他的學生,從他受教。

另外一位則非常認真的修行,最後成為一位具有極大觀慧的阿羅漢。

有一天,這兩位比丘恰巧因同時去拜見佛陀而碰了面,這位擅長背誦經典的傲慢比丘,沒有料到剛才碰到的比丘已經是證道的比丘了,所以藐視他,就像對待其他出家人一樣,他想用他自以為這位阿羅漢絕對無法回答的經文來考倒他,使他在大眾面前出糗。

然而,學問僧所不知的是,以任何方式傷害到阿羅漢的人,將轉世到卑下的境界。

為了阻止這事件發生,佛陀打算親自來問問題。
他對學問僧提出有關較高層次的禪定問題時,學問僧當然沒辦法回答,因為,他並沒有將自己所背誦和弘傳的教法付諸修行。

可是,第二位比丘在回答佛陀的問題時,絲毫沒有困難,同時還具備了謙遜及攝受力。
當問難結束後,佛陀大大的稱讚阿羅漢一番,但對學問僧卻沒有說半句話。

其他比丘們很想知道為什麼佛陀只稱讚阿羅漢,卻沒有稱讚這位有名的老師。

佛陀跟他們解說,雖然第一位比丘對經典很博學精通,但是他並沒有依佛法而生活。佛陀將他比喻成一位為了賺錢而看管他人牛群的牧者,並沒有喝到半點牛奶;而一位修行佛法的人,則像牛群的主人,不但喝到牛奶,還享有所有的奶制品。

同樣的道理,學問僧只樂於享受門徒所給的供養,而非聖道的利益;在另一方面,雖然阿羅漢背不出任何一句經文,但是透過精進修行,他已經暸解到佛法的真髓,心中不再存有貪,瞋,痴,真正獲得聖果的利益。

【雖多背誦經典,但不如法修持,如同數他人牛隻,不知乳味之牧者,不入修行人行列。】《法句經~第十九偈》

【雖只背誦少許經典,但如法修持,得如實智,棄除了貪,瞋,痴,不戀此生或他世,真入沙門的行列。】《法句經~第二十偈》

~甘比羅比丘/編輯,法園編譯群/翻譯~法耘出版社~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4-26 00:15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