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6-1-18
- 最後登錄
- 2025-3-18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7502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7449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模糊的界線
美國某作家有一篇短文,題目是「一條細小暗淡的分界線」(A thin gray line)。在敘述日常生活瑣事中,涉及是與非,或善與惡之間的分界,往往模糊不清。但必須認清。
計程車司機闖紅燈,會有兩點辯護。許多人都在闖,不闖白不闖,我才不吃那種虧。另一理由是交通秩序混亂,車塞得厲害,不搶一點時間,還要不要吃這碗飯。他把遵守交通秩序、和不守交通秩序之間的界限模糊了。也因而忽略了守秩可以減少塞車,可以增進安全;尤其自己在守法。
某校某年聘請了一位教授,他早已取得教育部的「教授証」。但該校聘任升等辦法有規定,凡是新聘人員,必須通過聘任升等委員會的審查。他如被交付審查,估計並不難通過。可是,校長不但直接下聘,還聘請他當評審委員。不但跳越了他自己的受評審,反而先參加評審別人。學校把中華民國合格的教授,和某校合法(通過評審)的教授,混淆不清,混作一談。
從前有一位教授,非常欣賞自己的聰明能幹和學問好,自信「做事」也做得對、做得好。好像這中間的界線也有些模糊了。
—對與錯的界線一定要認辨清楚。
來源:慈 聲 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