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5-5-20
- 最後登錄
- 2025-3-31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30447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0072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下面這個一首非常非常重要,這是我們一定要把它記熟的。「若人於此普賢願,讀誦受持及演說。果報唯佛能證知,
決定獲勝菩提道。」就是這一首,這四句是一首,但是科判裡面它是分作兩個段落,這是勸囑受持,勸勉囑咐我們要受持這一部無上的經典。
假如有一個人於這一部經裡面所說的普賢菩薩的願行,能讀誦、能受持、能演說,諸位要記住這說了三個,十種行門裡面說了三條,
三條就是包括了十條。十種行在我們這個本子第六十四面,科題「顯餘眾行德」,底下分兩科,第一科是「總明法行」,
那麼在這裡面我們曾經詳細地說過,十種行法都講得很詳細,就在這一段經文裡頭講的。此地給我們舉了三個,第一個是讀誦,
讀誦非常重要,唯有讀誦才能夠念念不忘。所以在我們圖書館受三皈的,我贈送給諸位的皈依證後面都付上行願品。我那裡面是兩樣東西,
一個是淨行品,一個是行願品,希望諸位常常讀誦這兩品的經文,念念不忘。受持,受是接受,依照經典的理論方法來修行,完全接受;
持是保持而不喪失,所以念茲在茲,念念都能與普賢行願相應,這就是修行,依照這個方法來修行。
演說是利他,演是表演,說是解說,怎麼個表演法呢?把這十大願做到了就是表演。譬如禮敬諸佛,我見到任何人都很誠心誠意地恭敬、
有禮貌,這就是演;不是說每天早晚課在佛菩薩面前一者禮敬諸佛,二者稱讚如來,見到人一點禮貌都沒有,那有什麼用處?在佛菩薩面前打妄語,
不知慚愧。既然念了我禮敬諸佛,我這一天到晚見到任何人都要有禮貌,不但有禮貌,從內在裡真心起的誠敬,對人要真誠要恭敬,對事對物都要有敬心,
我們事業上今天所謂是敬業的精神,在佛法裡第一條就提倡這個。做到就是表演,做給別人看,那麼你能對一切人事物都恭敬,
當然你附近的人見到一定就會問到;他平常對人就沒有禮貌,貢高我慢,看到你這樣,你為什麼對這些人要恭敬?你就可以給他演說普賢行願一番大道理,
這可以給他說明這功德利益,這就是機會教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