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2222|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品茶討論] 破解台灣茶迷思:茶要喝嫩的好?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星座之星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美食達人勳章 方寸之美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21-1-27 07:47:00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破解台灣茶迷思:茶要喝嫩的好?


台灣人愛喝茶,但總是有些迷思,譬如追求「嫩採」或是「一心二葉」。但是嫩採或一心二葉就都是好茶嗎?

什麼是一心二葉?嫩葉才適合作好茶?

「一心」指的是剛長出來的新芽,「二葉」則是新芽下的兩片嫩葉。茶根據不同的品種和製程有的適合使用嫩葉。如高海拔、高緯度生長環境的嫩芽和嫩葉,因氣候的關係其中的氨基酸豐富和又可抑制苦澀多酚,能夠展現不發酵茶綠茶鮮爽甘甜和略微苦澀的口感。
但是對於半發酵的烏龍茶來說,一般卻適合使用成熟茶菁,因為內含有豐富物質,再經過發酵轉化後,往往可以展現層次豐富飽滿且滋味香氣迷人的高級茶品,這也是台灣半發酵茶的精髓所在!

< 嫩葉與成熟葉內含物質比較表 >


隨著茶葉的成熟,其中所含的類胡蘿蔔素、葉綠素、大型澱粉粒、醣和全果膠增加,澀味強的元素隨著茶芽長大而減少,澀感較弱的兒茶素反而增加,這些都是產生茶香的特殊物質。所以就烏龍茶而言,適當的成熟葉,往往是有潛力的好茶。

不同品種、成熟度與製茶工藝相互配合才能展現茶特性

高山茶因氣候的關係,茶葉厚實,低溫且日照短能夠抑制苦澀多酚,嫩葉帶有鮮味,所以在高山產區的茶葉的確可以摘採較為嫩的茶菁。但是台灣茶產區多在丘陵地形,此地區的茶葉品種若摘採嫩芽,葉片尚未成長厚實,內含物質還不足,反而易有苦澀味。


這就如咖啡來說,淺烘焙雖然果酸迷人,卻不是所有產地、品種的咖啡都適合,適合深烘焙的豆子若拿來做淺焙反而是場災難。烏龍茶可說是六大茶類中,表現方式最豐富多樣的一種,隨著不同品種的茶葉、摘採成熟度和製作工藝掌握的不同,可表現出各式各樣天然的花香與果香。

茶農依據氣候、濕度與品種,掌握最佳老嫩度摘採,才是正確與健康的製茶態度。

正確的採茶方式才能提供茶樹成長能量、永續經營

每一棵茶樹都有摘採年限,正確的摘採方式才能提供茶樹成長能量。如果消費者在沒有正確的認知之下,掉入嫩採茶的迷思,一味的追求而使得生產方也越來越朝嫩採靠攏,對於茶農來說,不但茶的滋味每況愈下,也造成不適當的茶園管理,茶樹的壽命變短,茶農負擔更大,生產成本亦重。對於消費者來說,一頭撞進迷思不但喝到品質不佳的茶葉,還得付出更多的金錢,得不償失。

(生態綠)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2-3 11:22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