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5908|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咖啡常識] 咖啡有致癌風險?!無需恐慌,一起來認識「丙烯醯胺」(Acrylamide)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星座之星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美食達人勳章 方寸之美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21-2-26 09:43:39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咖啡有致癌風險?!無需恐慌,一起來認識「丙烯醯胺」(Acrylamide)

關於咖啡是否致癌的新聞,近日造成一陣討論:「美國加州法院日前裁定,針對業者販售含有2A致癌物質丙烯醯胺咖啡,未來必須要明確於咖啡產品外標示致癌警語」

(圖片截圖於The Guardian新聞網站)


為什麼美國加州會這樣裁定?

加州環保署(Cal/EPA)所屬環境健康危害辦公室( Environmental Health Hazard Assessment, OEHHA),於1990年認定丙烯醯胺為致癌物。
美國加州法院判定,由於咖啡業者未能證明咖啡中的丙烯醯胺沒有顯著風險程度,因此產品必須標示含有丙烯醯胺的警語來提醒消費者。

什麼是丙烯醯胺(Acrylamide)?

於高溫加熱下,食品中的胺基酸與還原醣進行梅納反應,賦予食品特殊風味及色澤,但該反應同時會促使丙烯醯胺之形成,特別是在超過 120℃以上加熱條件下,食品中所含之「天門冬醯胺(asparagine)」與「還原醣」 (葡萄糖、果糖、乳糖...等)會形成「丙烯醯胺」,此反應較常見於高溫油炸或烘烤澱粉類食品。

( 圖片來源:國家環境毒物研究中心整理之丙烯醯胺懶人包 )


你知道嗎?其實日常生活中有超多食物都含有丙烯醯胺!


約有超過7000種食物都含有丙烯醯胺,常見於油炸或燒烤的澱粉類食品,一般而言,食品中以洋芋片、黑糖、杏仁果、油條及薯條等產品於加熱後的丙烯醯胺含量較高。根據「國家衛生研究院國家環境毒物研究中心」的檢測數值,丙烯醯胺其含量如下:
洋芋片(1146 ± 307 ppb)、黑糖(847 ± 454 ppb)、杏仁果(606 ± 451 ppb)、薯餅(554 ± 138 ppb)與油條(307 ± 82 ppb)、薯條( 284 ± 78 ppb)。

丙烯醯胺真的會致癌嗎?

目前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nternational Agency forResearch on Cancer, IARC)於 1994 年將丙烯醯胺歸類為 2A-可能會造成人類癌症之致癌物,係指該物質顯示對試驗動物具有致癌性,但還沒有充分證據證實會提升人類罹患癌症的風險。

目前國際上除了美國加州之外,其他各國僅有提醒民眾和業者注意攝取量,沒有相關限量標準,台灣也僅採取建議值,沒有對此要求加註警語的措施。最大原因跟食品種類太多有關,而所產生的丙烯醯胺含量會隨食品成分的不同、加熱溫度及時間的差異等製程條件而有所變化。

咖啡仍可喝,但勿過量

咖啡在烘焙製備過程中,會因化學變化而產生微量丙烯醯胺。食藥署於2012年發佈「降低食品中丙烯醯胺含量加工參考手冊」,其中分別針對烘焙咖啡與即溶咖啡訂出限量建議,烘焙咖啡為450ppb、即溶咖啡為900ppb。


根據「國家衛生研究院國家環境毒物研究中心」的人體試驗研究顯示,攝入0.94 mg的丙烯醯胺後,蒐集72小時內所排出尿液進行分析,約60%攝入的丙烯醯胺是可以被人體吸收代謝並藉由尿液排出,排出的形式包含丙烯醯胺、丙烯醯胺的代謝物及環氧衍生物等,且這些物質的半衰期約介於2至26小時不等 。

一般沖泡的咖啡含水量都在95%以上,因此丙烯醯胺含量極低,正常健康的人體都能代謝掉。


因此咖啡仍可以喝,只是注意不要攝取過量即可。衛生署建議,每人每日咖啡因攝取量以不超過300 mg為原則,等於一天喝1~3杯就差不多。

台灣消保會於2006年推行「手搖現調飲料的咖啡因分級制度」,包括濃縮咖啡或其他類型,推動按照紅色、黃色、綠色顏色差異標示來提醒消費者每杯咖啡的咖啡因含量。其中紅色為200-300毫克或以上、黃色為100-200毫克、綠色為100毫克以下。


而除了咖啡,許多日常生活中的食物之中也有的含量丙烯醯胺,所以均衡飲食,並搭配規律運動,使身體的機能維持正常才是健康的根本之道!

(生態綠咖啡講堂)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4-6-28 18:01

© 2004-2024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