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20-1-4
- 最後登錄
- 2025-1-14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9050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32555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如何區分「六色」茶?
中國茶類的劃分有多種方法,根據製作方法和茶多酚氧化(發酵)程度的不同,可分為六大類:綠茶、白茶、黃茶、青茶、紅茶、黑茶。外觀由綠向黃綠、黃、青褐、黑色漸變,茶湯也由綠向黃綠、黃、青褐、紅褐色漸變。下面,就跟著小編來認識它們吧。
六大茶類出現順序
綠→黃→黑→紅→白→青,他們都是因製作工藝的不同而形成。
綠茶是我國最早創製的茶類,自茶葉正式作為飲料後,其基本加工方法就已形成。真正意義上的綠茶加工是從公元8世紀發明蒸青綠茶製法開始。期間工藝按蒸青團茶——蒸青散茶——炒青綠茶進行。
現行黃茶的全套生產工藝,約於公元1570年前後形成。在炒制綠茶的實踐中,因處理不及時,才有意或許無意地發明出了黃茶類茶。
黑茶當時是在明末清初開始製造的,由於製作工藝複雜,是在黃茶之後。但16世紀以前的這些記載中的「黑茶」是指由綠毛茶經過加工作色得來的,與我們現在所說「黑茶」(普洱茶、安化黑茶、六堡茶等)不同。
「紅茶」一名,始見於明代劉基所撰《多能鄙事》一書(15-16世紀間)。福建武夷山首創小種紅茶,時間是在16世紀末與17世紀初之間。工夫紅茶則是在小種紅茶基礎上演變而來。
白茶約起源於明代中期,清嘉慶年間(1792-1821年)開始其工藝不斷發展,咸豐年間(1851-1861年)得以正式形成。直到明代,以「日曬」為主的白茶製作方法開始出現。
青茶製法是從綠茶結合紅茶發展而來,先日光萎凋而後炒青、揉捻及烘乾。青茶,基本是在明清兩代創造、發展起來的。
六大茶類,製法和品質雖各有不同,但是彼此有聯繫,從量變到質變,不會一蹴而就。
綠茶
綠茶是我國最早創製及產量最多的茶類,全國18個產茶省(區)都生產綠茶。每年出口更是占世界茶葉市場綠茶貿易量的70%左右。
綠茶最講究外形和色澤,追求清純淡雅,故多采嫩芽製成。明前茶(清明前採制)最為珍貴,其次為雨前茶(清明後穀雨前採制)。
綠茶是不經過發酵的茶,即將鮮葉經過攤晾後直接下到一二百度的熱鍋里炒制,以保持其綠色的特點。
【特點】清湯綠葉
【干茶】顏色為碧綠、翠綠或黃綠,久置或與熱空氣接觸易變色
【茶湯】呈綠黃色
【香型】有清新的綠豆香
【滋味】味清淡微苦
【茶性】較寒涼
【加工】殺青—揉捻—乾燥
【代表茶】西湖龍井、洞庭碧螺春、黃山毛峰、六安瓜片等
黃茶
關於黃茶起源,據史料推測,它在公元七世紀就已有生產了。但當時黃茶不同於現在我們說的黃茶,它是由一種自然發黃的黃芽茶樹品種的芽葉製成的。而現在所說的黃茶類,是指經過改進,在綠茶製作程序中加入「悶黃」工藝逐漸演變而來的。
品飲黃茶,用玻璃杯泡君山銀針為最佳,可欣賞茶葉似群筍破土,緩緩升降,堆綠疊翠,有「三起三落」的妙趣奇觀。
黃茶有芽茶與葉茶之分,對新梢芽葉有不同要求:除黃大茶要求有1芽4、5葉新梢外,其餘的黃茶都有對芽葉要求「細嫩、新鮮、勻齊、純凈」的共同點。
【特點】黃葉黃湯
【干茶】扁直或肥直,梗葉連枝
【茶湯】湯色黃而明亮或微泛紅,有深淺之分
【香型】帶有松木煙香
【滋味】爽口而感有甜味
【茶性】微寒
【加工】鮮葉—殺青—揉捻—悶黃—乾燥
【代表茶】蒙頂黃芽、君山銀針、溈山毛尖、平陽黃湯等
白茶
白茶是我國的特產,其生產已有200年左右的歷史,最早是由福鼎縣首創的,因此又稱為福鼎白茶。
茶色為什麼是白色,這是由於人們採摘了細嫩、葉背多白茸毛的芽葉,加工時不炒不揉,曬乾或用文火烘乾,使白茸毛在茶的外表完整地保留下來,這就是它呈白色的緣故。另外,初秋採摘的白茶最為上佳。
白茶含豐富的胺基酸,其性寒涼,具有退熱,消暑和解毒的功效,此外,能使人心情平靜、消除煩惱,主要是由於較多茶氨酸成分的作用。
【特點】綠葉紅筋
【干茶】色白隱綠,外表披滿白毫
【茶湯】茶湯呈象牙白
【香型】香氣弱
【滋味】清鮮爽口、甘醇
【茶性】寒涼,有退熱祛暑作用
【加工】鮮葉—萎凋—乾燥
【代表茶】 白毫銀針;白牡丹;貢眉/壽眉等
紅茶
紅茶的鼻祖在中國,世界上最早的紅茶由中國福建武夷山茶區的茶農發明,名為「正山小種」。紅茶是目前世界上產銷最多的一種茶類,紅茶色澤烏褐油潤,沖湯後呈紅色,香味濃厚,入口甜爽。
紅茶主要有小種紅茶、工夫紅茶和紅碎茶三大類。
紅茶分為清飲和加奶調飲。沖泡一杯紅茶的份量,約需一個茶包、一茶匙或3公克的茶葉。葉片細小者約浸泡2至3分鐘,葉片較大則宜悶置3至5分鐘,當茶葉綻開,沉在壺底,並不再翻滾時,即可享用。
【特點】紅湯紅葉
【干茶】顏色為深紅色
【茶湯】呈朱紅色
【香型】具有麥芽糖香、焦糖香
【滋味】濃厚略帶澀味
【茶性】溫和
【加工】鮮葉—萎凋—揉捻—發酵—乾燥
【代表茶】祁紅、滇紅、寧紅、宜紅等
黑茶
黑茶是一種後發酵的茶葉,其發酵過程中有大量微生物的形成和參與。黑茶香味變得更加醇和,湯色橙黃帶紅,干茶和葉底色澤都較暗褐。
黑茶是六大茶類中最為特殊的一種茶類,它與日月同在,與環境共生,其它茶忌氧化、忌潮濕,而黑茶卻在自然環境中品質不斷得到升華,越陳越香。
黑茶原來主要銷往邊區。黑茶具有暖胃養胃的特殊功效,同時美容抗衰老,清潤腸道,有效止痢防便秘,降三高、減肥等功效,在東南亞國家地區非常受歡迎。
【特點】紅湯黑葉
【干茶】呈黑褐色
【茶湯】橙黃或褐色
【香型】具有陳香、木香、松香
【滋味】醇厚回甘
【茶性】溫和,暖胃
【加工】鮮葉—殺青—初揉—渥堆—復揉—乾燥
【代表茶】普洱茶、六堡茶、安化黑茶等
青茶
烏龍茶又稱青茶,是一類介於紅綠茶之間的半發酵茶。烏龍茶在六大類茶中工藝最複雜費時,泡法也最講究,所以喝烏龍茶也被人稱為喝工夫茶。
傳統工藝講究金黃靚湯,綠葉紅鑲邊,三紅七綠髮酵程度,總體風格香醇濃滑且耐沖泡;而新工藝講究清新自然,形色翠綠,高香悠長,鮮爽甘厚,但不耐沖泡,
烏龍茶綜合了綠茶和紅茶的製法,其品質介於綠茶和紅茶之間,既有紅茶濃鮮味,又有綠茶清芬香並有「綠葉紅鑲邊」的美譽。
【特點】綠葉紅邊
【干茶】呈深綠色或青褐色
【茶湯】湯色呈蜜綠色或蜜黃色
【香型】具有花香果味
【滋味】清鮮爽口、甘醇
【茶性】溫涼
【加工】鮮葉—萎凋—搖青—殺青—揉捻—乾燥
【代表茶】茗皇茶、大紅袍、水仙、肉桂、鐵觀音等
(六堡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