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1306|回覆: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修行法門] 聖嚴法師:時時懷抱感恩的心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藝術之星 拈花惹草勳章 玉石玩家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21-7-2 01:10:11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聖嚴法師:時時懷抱感恩的心 
       
    在自我修煉的過程中,當我們達到“自我肯定”、“自我成長”之後,一定要做到“自我消融”,才算是真正的自我完成,否則很容易產生傲慢心。而其方法和自我成長、自我肯定完全不同,其重點是在於慚愧和忏悔心的升起。

  如果有“慚愧心”,就會覺得自己做得不夠、努力不夠,沒有做到最好。而對自己所獲得的成就和成功升起慚愧心,就會慚愧自己得到的太多,付出的太少;回饋的太少,而接受的利益太多。

  所以佛教徒在功德回向時,總會特別提到要“上報四重恩”,意即要報國家、父母、三寶與眾生的恩。所謂國家恩,是指整體的社會,包含政府及全體人民,因為我們能安居樂業的生活,都是國家給的保障,故要報國家恩。而報父母恩,就是要想到父母生養我們的恩情。

  至於三寶恩,是指佛法,佛法給我們的更多。但並非一定要看很多經典,或是上很多佛學的課程,才能得到佛法的好處。其實只要聽聞一句,甚至數句佛法,就可以轉變我們的人生觀,一生受用不盡。

  我在十幾歲時,聽到佛法中講述如何把顛倒的觀念變成正念,我這才發現,一般的人都是用顛倒的方向看世界,之所以顛倒的原因,是因為自私心;如果我們不以自私心看世界,就不會煩惱,也不會自以為理所當然地向這個世界有所要求,生命中沒有過多的要求,便會過得很快樂。就是因為這樣的觀念,讓我一生受用不盡,因此我對三寶產生無限的感恩,而希望能永遠奉獻三寶。

  另外,我們要感恩的是眾生。所謂的“眾生”,是指所有的人,包括我們生命中間接、直接接觸的人,乃至於古代及歷史上所有的人。

  古往今來,有很多的人我們根本不認識,也許連名字都不知道,但是我們卻都受過他們的恩惠。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人類的歷史文化和文明,不是一個人就能發明成就的,而是過去許許多多人的智慧與努力,所累積的結晶,才能讓今日的我們坐享其成,對於這些我們都要感恩。

  時時以感恩的心來過生活,“自我”就會消融。因為知道宇宙之大,個人實在是太渺小了,一個人所知、所能、所奉獻的,都是微不足道的,但反觀我們所接受的恩惠,卻太多、太大了。如果真的能如此自省、覺察,就是懂得自我消融,能生活在“自我消融”的狀態中,雖然我們現在還沒有成為菩薩、成為佛,至少傲慢心及自以為是的心,就不會那麼的強烈了。

  此外,還有一種自我消融的方法就是忏悔,雖然說:“人非聖賢,孰能無過”,但為了自己的自私自利,而傷害眾生或傷害人,就應該要忏悔。忏悔是表示知道自己的過失,非常對不起他人,而心中有所愧疚。忏悔之後,仍必須負起對他人的責任;也唯有負起責任,愧疚感才會減輕、減少。

  其實,愧疚心的減少是為了讓自己安心,因為愧疚心就是痛苦的我,只有真正負起責任,痛苦才能減少;所以是在奉獻他人時,才知道並不是為了求回饋,而是為了報答別人讓我們有機會減輕痛苦的恩。

  奉獻他人是為了報恩,忏悔是為了改進自己,如此,我們的自我中心自然而然會愈來愈少。自我中心愈少,智慧就會增長,慈悲心也會愈增加,煩惱也就愈少,過失也就愈少。雖然還沒有到達成佛的境界,但是如果能持之以恆,一點一滴地慢慢增加、慢慢提升,當提升到“動者恆動,靜者恆靜”的境界自然出現時,便是煩惱永遠不動、智慧永遠不停、慈悲永遠不止了!       

來源:學佛網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Rank: 6Rank: 6

狀態︰ 離線
2
發表於 2021-7-2 11:12:48 |只看該作者
此外,還有一種自我消融的方法就是忏悔,

自稱是佛教徒,卻不宣揚佛陀所教的 真正能證無我 的方法
只會推銷自己的想法。你的方法 都不可能證無我 。(或你自稱的 自我消融)

《大集大虛空藏菩薩所問經》無所緣則得無我

《楞嚴經》心尚不緣色香味觸。一切魔事云何發生。


不緣眼耳鼻舌身意 色聲香味觸法,才能證無我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4-6-11 22:07

© 2004-2024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