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2015-6-24最後登錄2025-10-13主題查看積分17422閱讀權限130文章50039相冊0日誌0
 
    
 
          狀態︰
離線   | 
| 靜心是修煉道家靜坐入門——靜坐調息增進生命能量 
 靜坐,是道家養生中比較常見的一種功法,通過練習靜坐法,不僅可以幫助人緩解壓力,還可以治療很多種疾病,以達到養生的作用。
 
 在習練靜坐法時,不僅要心靜,更要掌握一定的技巧。靜坐之法,從理論上說要在一個靜字,靜之要訣則是心字,靜心是入門的要訣,若心不能清靜,則一切修行之法,皆無從落腳生根。
 
 
 
  故靜坐之要在靜心,靜心之要則在養心息心,或曰收心煉心。天玄子曾曰:“養心之大法有六:心廣、心正、心平、心定、心靜。”
 
 從而去掉凡常之時的欲念之心,攀緣之心,忿恨之心,恐懼之心,好惡之心,浮競之心等。《玄關秘論》中則說:“心牽於事,火動於中。心火既動,真精必搖。故當死心以養氣,息機以死心。”因為種種念慮皆由心生,故當息心不動,讓思慮的心死而無生。
 
 
 
  只有思慮之心死而無生,才能顯見到我們真心,也就是我們的道心,如若父母未生前的本來之心,如此才能歸根於靜。呂祖曾說:“無念方能靜,靜中氣自平;氣平息乃住,息住自歸根;歸根見本性,見性始為真。”
 
 
 
  息心以靜的方法,在靜功實踐中,可以通過數息或聽息的方法鍛煉。所謂聽息,就是聽自己的呼吸之氣。初習練時只用耳根聽不用意識,只要自然覺得一呼一吸就行,至於呼吸的快慢、粗細、淺深皆任其自然變化,不用意識去支配。
 
 所謂數息,用兩眼觀看自己的鼻尖,並同時用意數鼻中呼吸出入的次數,要訣貴在勿忘勿助,數到幾百次後,心中自然安靜。
 
 
 
  對首做功夫的時候,不論是坐是臥,總要周身放鬆,不使它有局部的緊張,不讓它有絲毫的拘束,自己感覺非常的適意。
 
 做得恰到好處時,時間雖然經過長久,心中並不厭煩,身上也沒有酸疼、麻木各種難以忍受的情況,這樣就是肉體已經得到安靜了,但思想上的纏縛尚未解除。
 
 
 
  再進一步,做到心無雜念。已往事情不回憶,眼前事情不牽掛,未來事情不預計,腦筋完全休息,這樣就是精神得到安靜了,其要在於輕鬆與自然。
 
 來源:道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