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4-11-14
- 最後登錄
- 2024-11-25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7489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8962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婆提唎迦比丘出家證果之宿緣
長老婆提唎迦隨佛出家之後,精進用功,證得阿羅漢果,佛告比丘們:「在我教法中,已證聲聞的豪貴弟子中,捨家出家最為第一者,即是婆提唎迦比丘。」
比丘們問道:「世尊!這位婆提唎迦長老以前種了什麼善根,今生得以出生在釋迦族大豪貴家,資財產業豐厚,沒有匱乏?又做了什麼善業,能繼承釋迦族的王位?又做了什麼善業,得以出家,受具足戒,證阿羅漢果?」且又得世尊授記:『在聲聞弟子當中,捨棄豪望而出家,婆提唎迦是第一。』」
佛告諸比丘:「往昔久遠前,有一個以乞討維生的窮人,從某城來到波羅㮈城。到了城中,城內所有乞丐看見他,都呵責:『你從什麼地方來到這裡?』於是阻礙,不允許他在城內乞討。這個乞丐見別人障礙他行乞,心想:『我對他們又沒有做錯什麼,為什麼要阻礙我乞討?』
當時,波羅㮈城有位長者遺失了銅鉢,到處尋找,住處附近都找不著,為了找鉢,還到其他村落去。這個乞丐在糞堆裡見到長者所遺失的銅鉢,便把鉢掛在杖頭,來到波羅㮈城,走遍每一條街、巷、路口與各個角落,口中唸著:『這個銅鉢是誰的?知道的人來拿回去。』他四處尋找銅鉢的主人,但都找不到,於是把鉢交給了梵德王。
長者後來聽說有人從糞堆中得到一個銅鉢,把鉢掛在杖頭,來到波羅㮈城尋訪鉢的主人,走遍大街小巷,口中還說道:『這是誰的銅鉢?』因找不到主人,所以就把鉢交給了梵德王。聽聞這個消息後,長者就到梵德王處,稟白:『大王!那個乞丐奉獻給您的銅鉢原是我的。』
梵德王於是派遣使者去傳喚那位乞丐,問道:『長者說你先前送我的銅鉢原是他的,這件事的來龍去脈究竟是如何?』乞丐回覆:『大王!我本不知那個銅鉢是誰的,既在糞堆中看到,於是我就把它掛在杖頭,來到波羅㮈城,四處尋找它的主人。因為找不到主人,所以就把它奉與大王您,任由大王使用。』梵德王聽了他的話,心中大為歡喜,說道:『仁者!你今天要向我乞求任何願望,我都會滿足你。這個銅鉢就歸還給長者。』
乞丐告訴梵德王:『大王!您若要滿足我的願望,我希望大王能讓波羅㮈城裡所有的乞丐都以我為王。』梵德王一聽,說道:『你為何要當乞丐王?應當乞求更好的願望,例如黃金或銀子,或是求索國內最好的村落做為你的封邑,我會立刻賜予你。』乞丐回覆:『您若要滿足我的願望,我只想要剛才說的那個願望。』於是,國王說:『任憑你歡喜,隨順你所願。』
當時,波羅㮈城住了五百個乞丐,乞丐王便召喚大家集合,告訴他們:『我現在是你們的王,你們必須聽從我的安排。』乞丐們問:『你要如何處置我們?要我們做什麼事?』乞丐王就說:『你們一起把我抬起坐在某人的肩上,或揹著我,其餘的人都圍繞我左右而行。』這五百個乞丐聽了他的話後,依吩咐去做,或是把他扛在肩上,或是揹著他,遊走各處。只要有飲食筵席的地方,他們都會前去乞討,然後找地方分配食物,共同享用。
一日,有一個人在隱蔽處獨自吃著歡喜丸,乞丐王搶了那人的歡喜丸後,迅速離開,五百個乞兒也趕緊跟著他。走了很遠,大家都疲累了,就各自返回。這個乞丐王,身強體壯,走了這麼久並不感覺累,當他走到更遠的地方,回頭一看,已不見五百個乞兒。於是,他走進一園子裡,取水洗手,坐下後,正要拿起歡喜丸來吃,這時,心生後悔:『我今天做了不善事。為什麼要搶走那人的食物?且欺騙了跟隨我的乞兒?食物這麼多,我又吃不完。若這世上有聖人知道我的心意而來到我這,我立刻與他分享。』
起了這樣的心念後,有位名為善賢的辟支佛,從空中飛騰而來,在他面前不遠處下降。乞丐王遠遠看見那位辟支佛,威儀庠序,行步舉止不疾不徐,見此情形,心生淨信,心想:『我過去和現在所遭受的貧賤果報,都是由於沒有值遇辟支佛這樣的福田,對於聖者沒有布施恭敬供養。我從前若能值遇這樣的福田,今天也不至於遭受到這種困頓,也應不會被人逼迫,苟且活命。我現在把歡喜丸供養辟支佛,不知辟支佛會不會接受?若承蒙接受,願我將來能免除貧賤困厄之身。』這樣想之後,就把歡喜丸供養了辟支佛。
辟支佛接受了乞丐王的歡喜丸後,就向空中飛升而去。乞丐王見辟支佛騰空而去,喜不自勝,雙手合十放在頭頂上,遠遠地頂禮辟支佛。頂禮完,發願:『願我今生及未來世,常能值遇辟支佛,或更勝於辟支佛的聖者,且希望我一聽聞聖者所說的法,就能速得證解。又願未來世能生於大威德豪族姓家,擔任國王,治理教化百姓,不要再做窮人了。』又發願:『生生世世不墮惡道。』」
佛告比丘們:「諸位比丘!你們一定會想,那時波羅㮈城的乞丐王,供養辟支佛歡喜丸的人是誰?就是婆提唎迦比丘的前身。因為供養歡喜丸給辟支佛的這個善業,所以今生出生在釋迦種大豪貴族中,錢財物資沒有匱乏,且當時發願:『願我來世,於大威德豪族種性,為王教化。』因這善業,今生出生在釋迦族,獲得王位;還發願:『願我當來,生生世世,不墮惡道。』因這善業,恆常受生在人間和天上,多受快樂,不曾墮入惡道中;當時,他還發願:『願我來世,恆值如是辟支世尊,或勝此者,彼之世尊所說經法,願我聞已,速知速解。』因這善業,今生才能值遇佛,隨佛出家,受具足戒,證阿羅漢,且得我授記:『於我聲聞弟子之中,豪姓出家最第一者,婆提唎迦比丘是也。』」
「各位比丘!婆提唎迦比丘因為過去生造了這樣的善業,所以今生才會出生在豪姓釋種之家,大富大貴,資財無所乏少;在釋迦族中,繼承王位,後又捨棄王位出家修行,受具足戒,證阿羅漢,所以我授記:在我聲聞弟子中,豪姓出家,婆提唎迦比丘第一。」典故摘自:《佛本行集經.卷第五十九.婆提唎迦等因緣品第五十八》
省思
婆提唎迦長者過去生雖以乞討維生,但拾得銅鉢後,並不據為己有;雖獲得食物,又能把握因緣供養辟支佛,並發善願,終感得善果;雖如所願生於豪貴家,並獲王位,但值遇佛後,能捨棄豪貴,出家學道,得證聖果。《佛說四十二章經》中言:「人有二十難。貧窮布施難,豪貴學道難……」,行者若能捨除心中的慳吝、不善,難捨能捨,難行能行,精勤行道,道業必能有所成就。
來源:中台世界
|
-
總評分: 威望 + 1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