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20-1-4
- 最後登錄
- 2025-1-14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9050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32555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生命的現象就是生存
生命界的現象有很多種,有男人、女人,聰明、愚痴,漂亮、不漂亮,強壯、瘦弱。常有人問我,為什麼要自殺,結束自己的生命呢?我想最主要的就是過去的人,從小生活艱難,在成長過程中,養成了奮鬥的精神,練就了抗壓力,所以長大後,碰到困難就有應變的力量。現在的社會太富有,一些年輕人沒有抗壓的力量,生命力不夠,遇到一點困難就不想活了,所以要能維持生命,就必須要歷經千生萬死、千錘百鍊。
要了解生命的現象,就要了解過去、未來,「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從這一世的果報,可以知道過去所造的因,好比花開得漂亮、不漂亮,與它的肥料、種子都有關係。「欲知未來果,今生做者是」,今世所做的因,可以決定你未來的果報。
佛教講人生有三世的生命,從過去到現在,從現在到末來。常有人問:「人的生命是從那裡來的?」生命不能說從那裡來,佛教講生命是圓形的,不是直線的,不是從這裡到那裡的,因為有開始、有結束,就不是生命。
好比季節有春夏秋冬,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人有生老病死,死了又會再生。所以看到生,不一定要歡喜,有一天還是會死;看到死,也不一定要悲傷,就像是老朽的車子報廢,人死了,換一個新的身體,又再生了;又如這個世界,有成住壞空。一棟新的房子,經過多年就會毀壞,必須撤掉重建。而我們的心念,有生住異滅,念念不停,生了又滅,滅了又生。
佛教用「十二因緣」,即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的循環相續,來解釋生死的由來。十二因緣就像是一條鏈子,把過去、現在、未來三世的生命緊緊串連在一起。人從那裡來?從無明來,無明就是不明白、不懂生命的原理。人,從前世到今生有隔陰之迷,換了一個身體就迷失了,所以我們不知道過去生是什麼情況;到了來生,又換一個身體,一樣會再迷惑。
雖然有無明,畢竟它還有一個循環的理路。有情眾生因為一念的「無明」,而造作各種好與不好的「行」為。有了過去生造作的行為,進而產生識。識是精神作用,也就是認識。好比眼有眼識,能分辨紅、黃、藍、白、黑各種顏色,耳能認識各種聲音,身體能感受到冷熱,識是生命的根本,是生命的依靠,隨著業識投胎而有「名色」。「名」是心的精神作用,「色」是物質體。母親懷胎後,精神和物質就結合了,然後生長出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出生後,對於世間的苦樂有了感「受」;有了感受之後,就生起「愛」染欲望。我喜歡的,我就要得到,我不喜歡的,我就排斥,於是又造作出很多的「業」,成為未來的「因」,再度感得生老病死,這就叫做「三世十二因緣」。
過去到現在、現在到未來的生命過程,簡單說就是因、緣、果。生命靠著因緣果報而輪迴,無論什麼東西都有因果,但是因果之間會有個緣,如果有因沒有緣就不能成果,好比只有父親沒有母親,或者只有母親沒有父親,都不會有我們的產生,所以父母就是成就我們的緣。
人都有欲望,欲望為我們帶來生命的力量,除此之外,變化的現象,也讓我們的生命得以延續、擴大、有力量。如何了解生命的變化現象?好比一個小女孩剛出生的時候叫做「女嬰」,嬰兒慢慢長大就稱「女童」,上學了就是「女學生」,再大一點就叫「小姐」,往後就是「媽媽」,慢慢的就成了「老太婆」。究竟那一個階段才是我呢?是嬰兒、女學生,還是老太婆呢?其實這都是生命的蛻變,在蛻變的生命裡會有生老病死,但也不要太過執著,順其自然就好,只要你有信心,生命是不死的。
我常講,基督教有一句話「信就能永生」,永生是對的,信的人當然能夠永生,不過不信的人也不會死。死的只是軀殼,軀殼死了,等於是車子開不動了,再換個引擎,或者是重新裝修,因此對於生命的變化現象不要太掛礙,該掛礙的是你要愛惜生命,順服自然,可以接受各種變化、各種壓力。
我常常自許,人是一個、命是一條、心是一點,我盡我的一點心、盡我的一條命,把生命擴大到全世界。就好像一滴水到了大海,隨著大海的水,慢慢就能擴大成無限;又好比是一滴水澆在花草上,讓花草的生命得以多采多姿的發展,所以一點點,其實就是無限,把個人的生命融入國家、民族、宇宙之間,共生、共存、同體共生,成為「生命共同體」,這是很重要的。
(星雲法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