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8-3-19
- 最後登錄
- 2024-11-6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4932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29465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客家文化與中原文化之比較
人類在一定的空間範圍、區域、場合和環境中生活,從事生產勞動與創造,不斷培育新文化,月積年累,形成許多文化圈,文化區域,民族、民系文化。各種區域文化、民族、民系文化從不同方位,不同側面展現了中華民族文化。全國各地區的各種區域文化、民系文化等像千百條河流匯總成大海中華文化。區域文化、民系文化之間又有歷史的密切聯繫,各具特點。在中國,歷史最悠久、輻射力最強、富有代表性、內容十分豐富的中原文化和最年青、最活躍、最開放的後起之秀客家文化關係特別密切,他們是親緣文化,一派相承,同源異支,相互交流,相互促進。
一、客家文化淵源與中原文化淵源之比較
(一)中原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
華夏文明根在河洛。中原是中華民族文化的搖籃、核心,是中華民族興起的發祥地。其文化輻射四面八方,融匯各地方文化和少數民族文化匯總成博大精深、內容極其豐富的中華民族文化。同時派生各種區域文化、民系文化,客家文化、福建文化等就是其中一部分,她們的主體文化是中原文化的延伸,是源流關係。但客家文化經過千年磨煉,與土著民族相互影響、融化,受港臺文化、外國文化的影響,產生一種新型獨特的文化系統。
“欲問古今興廢事,請君只看洛陽城”。(司馬光語)。中原在古代是中央所在地,洛陽是十三朝國都,在1500多年期間成為中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文化興旺發達。在陝縣發現有60萬年前猿人打制的石器,在南召縣發現有50萬年前猿人牙齒化石。六千年前,中原成為中華民族活動中心地區之一,文化遺址有澠地縣仰韻村、陝縣廟底溝、鄭州大河村等。原始社會晚期,河南社會發展水準相當高。三皇五帝曾以河南為中心活動過,顓頊高陽氏住濮陽,太昊伏羲氏居淮陽,帝嚳高辛氏居偃師,黃帝居新鄭,舜居虞城。中國第一個封建王朝夏代建于河南。西元前21世紀中原進入文明社會,比西歐早一千多年。從遠古到夏商周時期,中原文化都很發達。西漢河南境內有1260余萬人口,數量與密度占全國第一。東漢以洛陽作首都,成為政治文化中心。雖然戰爭頻乃,中原文化水準在全國仍然很高。大運河開發促進中原經濟文化發展,隋唐至北宋是中原文化極盛時期,洛陽成為僅次於長安的大都市,開封有100多萬人口,《清明上河圖》反映當時發達興旺狀況。
金元代之後,由於戰爭破壞,自然災害加重,人才人口外流,政治中心轉移,大運河淤廢,中原交通落後,影響文化發展。儒家重名輕實,重農輕商,自給自足等傳統思想。影響了經濟文化發展,解放前統治階級不重視教育,河南省文盲竟占總人口的85%,但中原人民以勤勞、勇敢、樸實、善良著稱於世,大大推動了中原經濟文化進步與中華文化的發展。民國時期,中原人民前仆後繼,艱苦奮鬥,發動“二七”大罷工、焦作大罷工、商城起義,積極參與抗日戰爭、淮海戰役、作出無私的巨大貢獻,解放後河南成為大省之一,中原文化掀開新的一頁。
中原傳統文化是中華文明的源頭、核心,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京都文化、統率文化,與其他區域或民系文化有所區別。
(二)客家文化源自中原,特色鮮明
姓姓先祖通中原,客家人事聯河洛,客家先民根在中原,客家文化源自河洛。“北方戰亂,大量人口幾度。遷徒閩西北,將中原文化傳播於此,三明境域文風漸開。……”(注)客家人保存的大量族譜和大批專家學者研究成果鐵一般地證明:客家人根在中原。秦朝陳政陳元光(固始人)來漳州平亂,先後來萬人。王緒、王審知(固始人)率兵三萬多進閩稱王,經濟逐步繁榮,文化空前繁榮。中原人帶來了先進生產技術和優秀文化等。客家先民講中原古言,盛行中原風俗,愛讀聖賢書。宋元時期,他們和土著民族友好相處,交流融化,逐步產生了新民系、新語言、新文化。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閩學”,在中外影響很大,傳播幾百年。至今有五十多個國家、地區的專家學者研究朱熹。楊時、羅從彥、李侗、朱熹等人是程顥,程頤的徒弟徒孫將理學發展為“閩學”。儒、道、佛等在客家區域相當流行。客家人在經濟文化等方面作出貢獻,產生了楊時、羅從彥、黃慎、伊秉綬、朱熹等著名人士,在中國文化影響巨大。客家文化具有傳承性、包容性、多元性、開放性等等。
二、客家話源自中原,同中有異
古代的中原地區是經濟文化發達的地區,是人類最早居住繁衍的地區之一,是中國語言文字最早產生之地。七千多年的裴李崗文化的賈湖遺址中發現有原始文字。在商代晚期都城殷墟發現大量甲骨文。中原在語言文化發展史上處於領先地位。秦朝宰相李斯(河南人)作《倉頡篇》,將六國文字統一為小篆,使漢字規範化。河南學者許慎著《說文解字》,始創文字學,成為首部字典。中原古漢語居母音的地位,發源于黃河中下游河洛地區。黃帝曾於河洛一帶命蒼頡造字。《河南通志》稱:“河洛淵源為萬世文字之祖”。語言的產生往往比文字更早。元代周德清著《中原音韻》介紹了中原古漢語。
“得中原者得天下”,中原是個好地方,土地肥沃,人口眾多,地勢險要,四通八達,歷史悠久,文化發達,兵家必爭之地,屢遭外族入侵。各族之間衝突、共存,交流、融化,中原語言起了很大變化,和上古、中古的古漢語差距越來越大。唐宋以後中原漢族共同語言從古代漢語演變為近代漢語。中原漢人在用近代漢語時,客家人仍在用古漢語。這很像新中國成立後中國大陸普通採用漢語簡化字,臺灣同胞仍在用繁體字。這又像城市人普遍用普通話時一些邊遠山區農村的老中年人還在用方言溝通。後來普通話盛行北方,中原人世與時俱進了。北方人講普通話比廣東人、福建人更好更棒,閩粵人的地方腔重了一些。但有些恰恰是上古音、中古音,比如閩南話是河洛話(古代)。
“甯賣祖宗田,不賣祖宗言”客家人崇祖敬宗,崇古重志,熱愛祖先文化,堅守本族語言。又因山區交通不便,外界影響不大,仍以中原古漢語為主體語言。近代中原漢人已不用古漢語,所以兩地、兩個民系語言有差距。近年來研究閩方言、客家話的專家學者們說,閩方言和客家話是古代中原古漢語的“活化石”。客家人傳承了古漢語系統,又吸收了外界、少數民族的一些語言,創造了客家話,也造就了中華民族新的民系:客家人。客家話和元代周繼清著《中原音韻》方言基本一致,方言的傳承證明客家之根在中原。
客家話源自中原不同于現代中原語言,它與少數民族交融,又不像他們的語言,它是“雜交”語言(雜優),集百家之長自成系統。客家話中有許多古音,但有微小變化。比如:古漢語“食畢”、客家話“食撇”(普通話:吃完了)。古漢語:“晝”,客家話也叫“晝”(普通話:“午”)。古漢語:“日”,客家話:“日頭”(普通話:“太陽”)。古漢語:“索”,客家話也叫“索”(普通話:“繩子”)。古漢語是客家話的母體,這是公認的。
三明市寧化縣的鄰縣建寧(純客家縣)方言近似中原漢語語言。乾隆年間編的《建寧縣誌》卷九《風俗·方言附》(朱霞擬稿)曰:“建邑之語近似中原,即音多燥硬,非同蠻響間。”民國時期編的《建寧縣誌》卷五《風俗·附方言》雲:“建邑之語似中原,雖音多燥硬,要不同於舌間。”“音多燥硬”是指送氣音多,比如步、度、匠、重、共等都念送氣音,其它閩方言則不送氣。“要不同於舌間”是指建寧方言的兩個特點:舌音t讀為擦音h(比如“吞、托、湯、糖、洞、地等)。齒音ts讀為舌音t,比如次、草、插、蠶、出等,它和寧化話有相同的淵源關係。例如:在保留中原地區的許多古漢語詞語與常用詞一些詞語的發音等方面都有共同點。將樂、泰寧縣(純客家縣)也保留大量的中原古漢語詞彙,其中中原古音、形容詞運用單音詞重迭前置作性狀形容的特點十分突出。比如“精光”(光溜溜)、“雪雪白”(非常白)等,將樂純音保留許多中原古漢語(雅語)匯語,有些連中原的古音都保留下來。比如:我稱“涯(亻字旁)”(俺的轉音),你稱“伲”(氵女 的轉音),他稱“亻渠 ”(伊的轉音),說話稱“話事”,學校稱“學堂”,房子稱“厝”,蛋稱“卵”,吃稱“食”,走稱“行”,跑稱“走”。此外,將樂、泰寧因靠近江西,方言有贛化傾向,受江西影響很大。江西也有許多客家縣。清流縣(純客家縣)方言是說漢語的客家方言,是以長汀話為代表的閩西客話的一方土話。閩西客家話是唐末客家先民第二次南遷後由江西轉居到長汀、寧化、清流等地後形成的。明溪(純客家縣)話有很多與中原話近似,連未讀過書的人也很容易學說普通話。比如“砍柴”念“砍樵”等。
三、客家民俗文化與中原民俗文化之比較
風俗習慣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又是判斷一個民族或民系的主要標準之一。福建漢人之根在中原河洛,當然民俗也源自河洛。隨著中原河洛雅文化的產生與傳播,中原民俗文化也以巨大的生命力、誘惑力輻射四面八方,極大影響了福建傳統文化。至今福建人、客家人仍基本保留中原河洛古風,表現在過年過節,人生禮儀等方面。客家民俗繼承了河洛古風,主要表現在如下五個方面:
(一)保留與農業有關的習俗
母親河黃河洛水灌溉了中原地區,發達的農業領先於全國。中原河洛民俗最大特徵是保留農耕文化色彩。在歲時節令、祭祀、人生禮儀等都與農事活動有關。福建是農林省份,南下中原先民帶來了先進的農耕技術與先進文化,促進農業發展。同時以河洛民俗取代土著民俗,易客為主。在農村更加突出地保留了古風。比如:敬拜土地公(社神、土地神)各地設廟立碑祭祀。過年期間忌用火烤燒食物,否則會燒壞莊稼之根,來年無好收成。張貼谷神春牛等。人們崇拜五穀仙(神農),頌揚他發明農業生產技術,各地都建廟祭祀。清流縣林佘一帶收五穀仙廟視為“祖廟”。泰寧縣延橋東建“五穀仙廟”,於農曆五月二十五日迎祀,人們蒸甜糕、作米丸、炸油蛋等敬奉,置新谷穗於神緣之手,以報答神農教民耕神五穀行醫采藥的功勳。
(二)敬拜神靈
中原民俗一大特徵是敬拜神靈,繼承遠古圖騰崇拜傳統遺風,祈禱神靈保佑。閩人逢年過節,操辦喜喪事等都要敬拜。比如初一清晨即起來燃放鞭炮,俗稱用天地炮迎神。於清明節掃墓祭祖,端午節開展紀念屈原的劃龍舟活動,中秋節祭月神。農曆十二月二十三日為祭灶神節,禱告詞:“二十三日去,初一五更回,上天言好事,下界傳平安。好話多說點,賴話不用提,別啥都不要,五穀雜糧多捎回些兒。”接著將灶神像點燃,祝詞:“升天吧,高高興興升天吧!”也有窮人訴苦,祝詞:“一棵白菜一棵蔥,打發灶爺上天宮,你老見了天爺老,就說我老活不成!”一般民眾都是求灶神講好話,祈盼上天保佑。至今三明等地仍流行此風。
(三)崇祖重禮
中原河洛之習另一大特徵是崇祖重禮,客家人祭祖是古代中原標準的禮俗,極為隆重又經常,每逢過年過節,全族人歡聚一堂,殺豬宰羊,祭祖序輩,瓜分胙肉,暢敘天倫之樂。中原禮儀之鄉習俗在客家人生活中表現在人生禮儀、逢年過節、生育、通禮、祝壽等方面。禮尚往來、尊老愛幼、團結互助。近年來寧化石壁舉辦多次大型祭祖活動,海內外成千上萬人參加,效益很好。
(四)點燈節
元宵節點燈慶祝,古代以洛陽、開封最熱鬧。隋煬帝曾在洛陽皇城演百戲,聲聞數十裡,燈火通天。唐玄宗在洛陽五鳳樓下設燈,競賽歌舞,盛況空前。泉州、三明等地點燈鬧元宵,踩街舞龍舞獅,以泉州最熱鬧、最活躍,名聞海內外,許多華僑華人、外賓應邀參與活動。
(五)食俗
客家人與中原河洛民俗基本一致。當代客家人過年過節,仍殺豬宰雞,吃麵食,吃餃子,餛飩(做成元寶形,寓意期盼一年中招財進寶)。吃蒜意味會“算帳”。元宵節吃湯圓意味團圓。端午節吃棕子紀念屈原。中秋節吃月餅,歡聚一堂。……
客家民俗雖然源自中原,但兩者有所不同,多元化的客家文化,參透了佘族等少數民族的習俗,又包容了長江文化、南朝文化和江西文化等等。文化互動,形成多姿多采的新風俗。比如,客家人吃生魚片、吃老鼠乾等,原來是佘族的習慣。客家人和佘族相互學習、影響。客家人吸收佘族生產生活習俗,比如開墾梯田,種植“佘禾”、“百日子”、“八月白”,燒草木灰作肥料,用大瓢作水瓢,用長柄瓢作舀酒的酒瓢。佘族人學漢族建築木結構泥牆瓦房,他們過去住竹窠。客家人與佘族一樣,產婦坐月期間用溫水洗臉,不吃稀飯和素菜等。佘族史上盛行火葬,客家人的土葬“拾骨重葬”風俗影響了他們,也實行二次葬。佘族喜唱山歌,客家人也受影響。客家人以中原儒家禮教的思想道德影響佘族,該族也以勤勞節約、艱苦創業和淳厚質樸的良好品德薰陶對方。
四、中原河洛道教、佛教與客家人
河南鹿邑縣人老子(李耳)創建道教。他在洛陽任東周守藏史時,形成道家學說體系,他是古代大哲學家、思想家,被奉為道教諸神中地位最高的“道德天尊”。道教是地道的中原文化,後來被神化了,成為中國土生土長的宗教,中國文化、生活、習俗等都滲透道教思想。南下的中原漢人將領和移民將道教帶入福建,到處都是道教信仰者與道觀。
在鹿邑縣有座老君台,是老子修道成功的聖地。唐代在此建紫微宮,宋代名為明道宮。道教經典有老子的《道德經》、《南華經》(即《莊子》,莊子:河南商丘人)、《沖虛經》(即《列子》,列禦寇:河南中牟人)。道教諸神大多是中原古代神話中的部落酋長、英雄人物及古代聖君賢臣。漢武帝時加速了把老子神仙化的過程。曹操把洛陽祭祀黃帝、老子的龍濯宮毀掉,頒令禁止吏民禱祝老子。但仍有許多懷異術的方士到許昌活動,天師道取代了太平道。在北魏政權大力支持下,寇謙之“新天師道”統治了中原及北部中國。北周武帝廢佛教、道教。隋煬帝信道教,修建仙山,嵩山成道教名區。李淵靠道教起家,作“告吾子孫,長有天下”的預言。唐高宗偏愛道術,親赴鹿邑祭拜老子。唐王朝利用道教學說修身治國。司馬承禎提倡“主靜”、“坐忘”,唐玄宗很賞識其弟子李含光。令他主持陽臺觀。北宋掀起兩次崇道高潮,編印了道藏。金元代以後在中原地區流行太一教和全真教。太一教以衛州為中心,在河南傳播了七世,直到元朝仍在民間流傳。全真教道士張志素(商丘人)於元代主持鹿邑太清宮,花10年裝修。全真教到明清兩代逐漸衰弱,但對廣大群眾的民俗與思想觀念仍有深刻影響。
東漢時道教傳入福建。三國時期福建已有靈洞院、洞觀、煉丹井等。西晉太康年間興建福州城隍廟、泉州白雲廟,連江隋代道士活動更加頻繁。五代閩王王延鈞(固始人)寵信著名道士陳守元(福州人),陳曾建議蓋寶皇(即王霸,延鈞之祖)宮。其子繼鵬接位後更加倍仰道教,奉守元為天師,言無不從。守元曾建議修建三清殿。……正是在這些中原官吏和外來道士的支持與努力下,福建道教逐步發展起來。閩東霍童山鶴林宮成為著名道教聖地,修道者有左慈、葛玄、鄭思遠等。也有很多道士上武夷山修煉。
道教在客家地區普及,對民間文化產生廣泛與深遠影響,產生了一大批道家全石和書籍,繁衍很多有關道教的民間故事和歌謠,出現大批宣傳教義和神仙思想的造型藝術,對民俗影響深遠。客家民俗活動都受到道教影響。一些活動已成傳統保留節目,日常生活必不可缺,比如許多家庭都有香爐、拜神祭祖。一些普度、祭神、滅災等活動,規模很大,時間經常,參與甚眾。近年來閩台信仰玉皇大帝、呂洞賓、關帝、媽祖、城隍神等的人甚多,臺灣信徒不顧當局阻撓開船隊到閩朝拜媽阻神像,參加祭祀活動等。客家地區流行延道士打醮祭祀活動。
客家地區流行延請道士參與的“打醮”祭祀活動。多數在二月間進行。鄉親們備祭品,互相供獻,借敬神活動以聯絡感情。建醮後,引神巡境,街巷結牲迎接。祈求平安的叫“打平安醮”。還有收成好的人們打醮酬謝。此外有驅瘟疫、除天災、許願、喪葬打醮等。
客家地區信爺佛教者甚眾,廟寺林立。僅梅州就有歷史悠久又影響較大的一些寺廟如大覺寺、西岩寺、靈光寺、東岩寺等。靈光寺已成著名古跡與旅遊區,彙集景觀、古跡、人物、建築於一體。客家地區寺廟以中國佛教宗派禪宗創始人慧能主持的韶關曹溪寶林寺最多盛名。客家人敬崇定光佛(福建泉州人),流布於閩粵地區。天旱時客家群眾經常迎像求雨。
客家人信仰佛教,儀式深入民間,家設佛像、觀音座,喜行佈施,放生禽魚,為死者修福滅罪苦雲,還有未死預作生齋者。信仰觀世音菩薩者最多。客家地區還有居士林佛堂。也有人信儒家而反對道教、佛教的。
佛教從印度傳入中國,最早的地方是中原河洛。自東漢後河洛地區佛教興起,成為佛教發展基地和佛教活動主要舞臺。漢永平七年(64年),漢明帝派蔡音(忄旁)等漢人出使天竺取經。請二高僧譯經,洛陽白馬寺成為重要譯場,嚴佛調寫的《沙彌十慧章句》是漢僧首部關於小乘佛教的專著。先後在洛陽建立三所佛寺。曹植喜讀佛經,促進佛教在中原發展。
三國正元十年(260年),潁人朱士行在洛陽受戒成為中國第一僧人。他創于闐國求得《大品般若》焚文足本。派人帶回國,成為重要經典。十六國時期中原戰亂加快佛教在河南傳播,大受民間歡迎,胡人統治者也提倡佛教。隆和元年(362年),道安提出僧人不用俗姓,以釋為姓之議,成為千古定制。其弟子數千人,以慧遠最著名,慧遠到廬山傳教,成立淨土宗,成唐宋時期主要教派。魏孝文帝遷都洛陽,佛教盛況空前,僧尼地位很高,洛陽建四座寺院,北魏始建龍門石窟,崇佛之盛超過印度。
北周武帝崇儒術,下令廢佛道二教。隋朝推行佛教治國政策,中原佛教又發展起來。隋文帝在嵩山建佛寺,賜地100頃給少林寺。信行在安陽創立三階教。武則天宣揚大周政權出自佛意。唐朝佛教盛行。周世宗於西元955年下令廢除佛法,廢寺336所,栽減僧尼6.12萬人。五代新鄭員峻是著名高僧,門生3千余人。北宋初年鼓勵佛教,天禧三年(1019年)度僧230萬,尼2643人,全國寺院4萬餘所。開封是全國佛教中心,太平興國寺設印經院,印大藏經共1078部,5048卷。宋代佛教完成了化民成俗任務。金兵入侵,僧尼四散。朝廷建立官寺,少林寺由高僧主持。明清代採取限制政策。但人們習慣於念佛、放生、燒香、素食等行為,蔚然成風。清道光以後各地來院僧尼漸少,清末全省僅存900餘處,以禪宗為最,淨土宗次之。1927年馮玉祥主持河南政務,要求“改造宗教,興辦學校”,破除迷信,遣散眾僧。40年代末,全省寺院340餘所,僧540人,尼75人。
史實證明,佛教的興亡與統治階級關係很大。若他們提倡並撥款,佛教就興,反之就亡。但佛教教義深入人心的地方,老百姓仍很虔誠,有關方面要因勢利導,落實宗教政策,解決存在的問題。
五、客家哲學與中原哲學之比較
中原哲學源遠流長,內容豐富,理論深奧,名家輩出。遠古中原人認為,人有脫離身體的靈魂獨立存在。夏王朝提倡以鬼神為基礎的天命觀,以神化君主是天子。最早反映中原文化思想的兩部哲學著作《尚書》中的《洪範》篇和《周易》,內容有五行思想中的唯物主義觀點。周文王的《周易》名聞天下,含變易、發展觀點等。春秋時期思想家子產提出“天道遠,人道邇,非所及也”名言,是唯物主義觀點。戰國時中原諸子哲學(儒、道、法、名、墨、陰陽家)形成。雜家(呂不韋)、縱橫家(蘇秦、張儀)代表人物都是中原人。東漢獨尊儒術,洛陽太學有遊學者三萬餘人。賈誼、桑弘羊、張衡的哲學思想具有代表性。漢章帝建初四年(79年)召開洛陽白虎觀會議,是為了維護儒學,挽救政治危機,將讖緯之言法典化,成為統治階級思想。張衡揭露了它的矯偽虛妄。魏晉南北朝何晏補充改造儒家思想,提倡發展道家思想,創玄學。王弼提出“以無為本”本體論“言不盡意”的認識論。魏朝向秀作《莊子隱解》郭象提出“以有為宗”,萬物自生學說、名教與自然的合二為一。玄學因後繼無人而消失。唐代出現反佛教的無神論者傅變、姚崇。韓愈提出性三品說、道統論、諫迎佛骨等觀點。劉禹錫闡明天與人的物質性,認為自然萬象發展有一定的規律,強調人的主觀能動作用。宋代程顥、程頤創立了洛學(理學)。元代許衡繼承程朱(熹)理學,提出知與行和學與用等觀點。明代王廷相反對程朱理學,提出“理根於氣”的唯物論,重視經驗知識的認識論等。呂坤反對理學,提出“理就是氣”的唯物主義思想。清代孫奇逢是清初三大儒之一。湯斌調和程朱和陸王理論爭端,不主一是,不守一家之言。
中原哲學反映了尊儒反儒,崇理反理、唯心主義和唯物主義的鬥爭過程,內容非常豐富,理論極其深奧。誰戰勝誰的問題令人思考。是是非非由後人評判。
漢代閩人不瞭解儒學,承襲閩越遺風。宋朝晉安郡太守阮彌之(江左人)在閩中提倡儒學。南朝一批儒士進入閩中,如江淹任建安吳興令。北宋仁宗時期一批閩學者注重研究儒家經典,不重訓話重義理,提倡儒家道德,宣揚儒家“盡天知性”之說,強調倫理常綱,重視個人道德修養,熱衷授徒講學。北宋末南宋初河洛二程洛學入閩,在閩傳播很廣並形成閩學。鐵一般的史實證明中原河洛哲學理學是閩學之源,而且是最突出最明顯的例證之一。
宋代理學奠基人程顥、程頤是河南洛陽人,其學說為“伊洛道統”、“洛學”。程門四大弟子中有兩位是閩人:楊時、遊酢。宋神宗元豐四年(1081年),29歲的楊時(祖先在河南)以師禮拜見程顥於潁昌(今許昌),以優異成績畢業回家時,程顥感慨地說“吾道南矣!”對楊寄予殷切期望。宋元佑八年(1093年)楊再赴洛陽拜程頤為師。一天午後他和遊酢去找程,見他在廳裡午休,不便驚動,便站在門廊下等候。那時大雪紛飛,待程頤醒來時,門外已積雪一尺多厚,尊師佳話被譽為“程門立雪”。楊時弟子數千,著名弟子羅從彥聽楊說程頤對《易·乾九四爻》“所說甚佳”,便變賣田產作路費到洛陽當面向程頤請教,程楊所說相似,他對師輩更加虔誠。程理學經楊時、羅從彥、李侗、朱熹“閩學四賢”師承,形成以朱熹為代表的“閩學”,它在中國文化史上產生極為深遠的影響,成為元明清統治階段的官方哲學與經典,朱熹《四書集注》成為科場試士程式,必考之書,福建成為理學文人士子朝聖之地,至今有五十多個國家研究閩學、朱子學。
客家人的哲學跟中原比較,情況不一。客家民系誕生的時期在宋朝,元明清代逐步發展,於近代趨於成熟。因為他們先民來自中原,所以受中原哲學儒道影響很大。他們保持和發揚了中原人崇儒重教尊理重道的傳統,以傳統倫理道德作為行動準繩,守禮節,重道義,講倫理,尊崇傳統的禮義廉恥的觀念,行為遵從“古禮”。宋朝程顥、程頤與閩學四賢楊時、羅從彥、李侗、朱熹和明朝王陽明的思想對客家地區產生過深遠影響。近年來武夷山建一個朱熹紀念館,尤溪也建紀念公園,很多人研究朱子學、閩學。這是客家社區最大的特點,洪秀全、孫中山、朱德、葉劍英等名人的哲學思想都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客家人。
當然,新中國成立前後,很多客家人接受了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他們的哲學理論也是與時俱進,不斷創新和豐富。
六、客家教育與中原教育之比較
中原教育與始祖有關。伏羲氏教子孫結網捕魚、放牧、狩獵等。神農教民耕農。軒轅氏教人養蠶紡織,發明文字。遠古時代中原教育就開始了,推動中原文明的發展。
夏代鄉學有“明人倫”,教民以義。商朝用文字於學校教育。西周各諸候國建“大學”,學在官府。春秋戰國洛陽是全國教育文化中心。私學興起,百家爭鳴。儒、墨兩家廣招徒弟。秦朝李斯用小篆編寫蒙學教材《倉頡篇》。漢朝獨尊儒術。東漢靈帝下令創辦文學藝術專科學校:鴻都門學。私學遍佈中原各地。魏晉南北朝時期,曹操下令凡縣滿500戶者置校官。西晉在洛陽開設太學與國子學,學生超3千人。前秦興立學校,宣導儒學。私學發達,門徒多者達數千人。隋朝在洛陽設國子學、太學、四門學、書學、算學、律學等校。唐朝中原連鄉里也辦學。宋代辦國子學、太學辟雍、廣文館、四門學、武學、律學、小學等。私學遍佈中原各地。明清時代興辦府州縣學,文教政策以程朱理學為指導思想,尊經崇儒,重視文教,書院遍佈中原,大力發展社學、義學與私人教育。清末興辦大學堂、中學堂、小學堂等。
中原古代著名學府有洛陽太學、東京太學、應天書院、嵩陽書院等。著名教育家有伊尹、墨子、賈誼、韓愈、程顥程頤、許衡、王廷相等。中原教育的發達,為中原文化、文明建設打下十分扎實的基礎,中原教育走在全國前列。
中原南下官吏將領、文人志士和移民將中原先進文化帶到客家人聚居區:閩粵贛地區,以福建為例簡介如下:
南下福建的中原官吏們很重視教育,將中原文化傳入閩中。李琦剛任福建觀察使就興建孔廟,崇學校,勵風俗,大啟府學、勸導生徒。下任常袞大設鄉校、倡作文章、親加講導。建州刺史陸長源設學校、立市廛,興廉舉孝,禮耆艾。漳州刺史陳元光勸人入學讀書。其子陳向(王)乞休後仍聚徒講授。閩王王審知設置四門義學,下令學齡兒童都須入學,促成辦學讀書的風氣。除官辦外,私人辦學風氣也興起,出現書院教育,由中唐至今代閩有16所書院,居全國前茅。到宋代增為120所。
朱熹創辦、助辦的共28所,親自講授40幾年,桃李滿閩。明代閩學發展推動了書院教育,院數比元代有十倍的增長。清代再現全省性書院,如:鼇峰、鳳池、正誼、致用,培養林則徐、林紓、陳寶琛等名人。清末出現官辦的全閩大學堂,洋務派辦的船政學堂、外國教會辦的教會學校等。
客家教育繼承了中原先輩的光榮傳統,在各客家地區以教育發達,人才輩出著稱於世,有“文化之鄉”美譽,這是客家文化最突出的特徵。他們以耕讀傳家,主張“喜讀書”、“學而優則仕”,就是討食也要叫子女讀書。客家地區經濟較為落後,但文教事業卻超前發展,令人驚訝感歎!在廣東、福建、江西等省的客家人尊師重道已成風尚。童謠唱道:“蟾蜍羅,咯咯咯;唔(不)讀書, (沒)老婆。山鷓鴣,咕咕咕;唔讀書,大番薯。”客家人讀書求上進思想深入人心。
客家地區教育十分普及,梅州、三明等地中小學、幼稚園特多。各村辦小學,實行義務教育。經費由族祭祀田租中撥給、集資、華僑華人捐資等方式解決。圖書館、文化館等文化設施齊全。客家學子遍天下,人才輩出。孫中山、朱德、葉劍英等中外名人政績輝煌。
客家仕進學眾,古代進士特多。以三明為例,史上進士720人,客家人(僅含寧化等6個純客縣)共361人,占總數的50.14%,其中有五位狀元,4位是客家人,占80%。三明古代五品以上職官156人,客家人占半數以上。全市革命烈士5449人,客家4812人,占88.31%,其中副團長以上烈士37人,客家28人,占75.68%;三明解放後在冊老紅軍133人,客家100人,占75.19%。三明在外地工作的副廳級以上幹部(已知)共51人,客家32人,占62.27%;三明已知博士130人,客家64人,占總數的49.23%;三明市人物志宣傳人物185人,客家傳主102名,占總數的60%; 三明在外地工作的正高級職稱者94人,客家有69人,占73.41%。若加上其他非純客家縣(如沙縣、永安等)的客家,人才更多。
七、客家文化名人與中原文化名人之比較
中原地靈人傑,名家輩出。從古至今,湧現千千萬萬個傑出的文學家、藝術家、書畫家等等,可敬可佩。我們應學習他們寶貴的民族精神與愛國主義精神努力建設小康社會。
中原文學界群星燦爛,有戰國時期的文壇巨擘莊周,兩漢時候的賈誼、賈山、晁錯、張衡、蔡邕、蔡琰、阮禹(王)等文學家,魏晉南北朝潘岳、潘尼、幹寶、鐘嶸等,唐代以杜甫、韓愈等20幾位中原詩人將中原文學推向新高峰。宋至清代有鄭廷玉、宮天挺、何景明、侯方域、李綠園等人繼續為繁榮中原文學而艱辛筆耕。
中原藝術家人才濟濟,南朝齊時陳郡擅肖像,隋朝董伯仁多才多藝,唐朝陽翟吳道子被譽為“百代畫聖”,唐代鄭虔書、詩、畫三絕,五代荊浩自成一體,宋代蘇漢臣李唐、李迪等都是名畫家,清代王鐸等是著名書畫家。書法家有李斯、蔡邕、鐘繇、褚遂良、孫過庭、趙佶、王鐸等名家。
客家人深深受中原文化的薰陶與影響,出現了一批又一批名人。宋代福建傑出人物有:鄭文寶、張達觀、張良裔、楊方、楊時、羅從彥、朱熹等人。廣東有餘靖、張九齡等,元代有鐘柔等。明代有李世熊、黎士宏、魏際瑞、魏禧、魏禮、李騰蛟等人。清代有楊仲興、王利亨、宋湘、黃遵憲等人,女詩人范留(艸字頭)淑、葉壁華。梅州作家李士淳、甯化伊秉綬、南康謝啟昆、臺灣丘逢甲等,不勝枚舉。
上述史實證明,中華民族是世界上最優秀的民族之一,中原文化與客家文化是一脈相承的,中原的文學藝術等傳播到客家地區,得到發揚光大,並傳播到海內外,為中華民族爭光。兩者關係是親戚關係,同源異支,各有優點,各具特色,應該相互交流,相互促進,共同提高,聯絡感情,促進友誼與團結,為中華民族大聯合與繁榮而努力奮鬥。
(作者單位:福建省三明市地方史志辦公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