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20-1-4
- 最後登錄
- 2025-1-14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9050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32555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多聞勵行
慈覺永堪法師,宋朝人,徽宗賜號「慈覺」。永堪出家後,依從淨慧專研天台之學,盡得淨慧的旨要。後來又依仲元神智研習天台教學及觀法,受到神智的肯定,請他擔任首座,神智退位之後,由永堪繼任天竺寺住持。
永堪風骨傲然,個性耿介,氣度不凡。他平日守戒嚴謹,除非不得已,否則絕不輕易履足尼眾所住持的寺院。在他住持天竺寺二十一年之間,受四方學者一致的推崇,稱他為「宗主」。
有一次,永堪訓誨寺眾說:「若已明白高妙的道理,卻不認真實踐,就好像一個飢餓的人,看到美味的佳肴,卻不享用,還是只有挨餓的份啊!」
過了幾天,永堪又再度集眾,並一語雙關地對住眾們說道:「我看你們都很能忍飢挨餓嘛!可是,為什麼要這樣忍飢挨餓呢?」僧眾聽了他的話,個個都慚愧不已。此後,寺中大眾都互相勉勵,精進用功辦道。
釋初參曰:《大方廣佛華嚴經》說:「譬人大惠施,種種諸肴膳,不食自餓死,多聞亦如是。譬如有良醫,具知諸方藥,自疾不能救,多聞亦如是。」佛法是用來實踐的,如果只是了解佛法卻不躬身實踐,則永遠無法得到任何佛法的利益。如今佛法正以各種方式傳揚開來,吾人於聞法容易之餘,何不自我檢視,是否僅停留在「聽聞」的階段,而駐足不前?
(星雲大師全集)
|
-
總評分: 威望 + 1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