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20-1-4
- 最後登錄
- 2025-1-14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9050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32555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願不虛發
智威尊者,俗姓蔣,隋末唐初浙江縉雲人。十八歲時任處州堂長,父母親叫他回鄉成親,路途遇到一位梵僧,問他:「你回家作什麼?難道忘記往昔所立誓言?」原來智威的前身名叫徐陵,曾聽智者大師講經,深有所悟,在智者大師面前立下五個誓願:一願臨終正念;二願不墮三塗;三願人中託生;四願童貞出家;五願不為流俗之僧。智威聽完梵僧的提醒,當下轉往國清寺,依止章安灌頂大師出家。
他受具足戒後,深探止觀心要,禪定般若智慧一起萌發,證得法華三昧。唐高宗上元元年(六七四),智威想找尋度眾的處所,他拿起錫杖,發願說:「此錫杖所止之處,即是我弘法之處。」說完,將錫杖往空中一拋,錫杖飛越五百里,到蒼嶺普通山才停下。他嫌那兒太狹隘,無法容納許多人,於是再次擲杖,錫杖飛到軒轅煉丹山。智威不畏懼那裡棘刺叢生,礫石遍地,立即著手整建講堂,砍棘割茅為座,聚石為徒,命其地為「法華」,從此之後,白天講說佛理,晚上習禪,並抄寫藏經典籍的文字。
不久,各地學子聽到消息,絡繹不絕前來,從他習禪者有三百人,聽講者有七百多人,因人數驟增,常分九處安居。人數一多,飲水不足,智威命人掘一口三尺深的淺井,竟足供千人冬飲夏用,終年不竭。
智威於永隆元年間於法華禪堂圓寂時,離法華八十里遠的上阪信徒,當天仍然看見智威親自去應供,後世尊稱他為天台宗第六祖。
釋初參曰:所謂:「願不虛發,有願則成。」智威的前世發願來生要出家修行,果然這一世真如其所願,且學有所成。今日常見人發了要有富貴榮華、天長地久的誓願。殊不知榮華如花上的露珠,富貴如草頭上的霜雪,果真願成又如何?縱然今生能盡享一切的富貴榮華,最後,仍然無法避免輪迴的苦。我們發願立誓,哪裡能不在大處著眼!
(星雲大師全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