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2351|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修行法門] 把一切看得很實在,因此無法自在——無常故苦 [複製連結]

天使長(十級)

無恥近乎勇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拈花惹草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22-6-2 01:34:31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把一切看得很實在,因此無法自在——無常故苦

我們甚麼時候會說「無常」?自己或别人遇上不如意的事情,或受了很大的挫折,不論是工作上的還是感情上、生理上的還是心理上的問題,例如失業了、失戀了、失去財富了、失去健康了,甚或是面對生離死別,因而墮入苦惱,乃至痛不欲生,生無可戀。一切來得太過突然,讓人不知所措,無法面對。然後,我們自我安慰或安撫對方:人生無常啊,接受現實吧!

這是一般人對無常的體驗與認識。

然而,說了這句安慰的話後,就能真正解決一切問題嗎?就能真正如釋重負,安然度過所有危機與難關?現實終歸還是要面對的,我們還是失業了、失戀了、生病了、破財了,擺在眼前的是看不見盡頭的苦。

舉個例子,某某說他的父親年紀老邁,身體越來越虛弱,老人家總是埋怨身體這裏不適,那裏不妥,終日惶恐,度日如年,深藏內心深處的是對死亡的恐懼。事實上,很多人面對死亡,都會表現出無奈與悲哀,同時感到莫名的恐懼與不安。某某嘗試開解他的老父,說甚麼人生無常,生老病死都是人生必經之事,放輕鬆吧,樂觀面對吧。可是,這些安慰的話,似乎没有起到半點作用,老人家依然故我,終日胡思亂想,擔驚受怕。

安慰別人也許很容易,說句話就可以了。一旦災禍降臨到自己身上,例如突然收到罹患絕症的噩耗,或一夜之間破產了,或在一次意外中失去了至親,我們還能如此從容不逼地面對「無常」嗎?

歸根究底,我們該怎樣看待「無常」?

依佛教的觀點,我們必須從「生滅法」的角度去理解「無常」。《涅槃經》有云:「諸行無常,是生滅法。」《阿含經》亦說:「一切行無常,悉皆生滅法。」生滅,是宇宙萬物的現象。萬法依因緣和合而生,也依因緣離散而滅。

在這裏,佛對我們說出「苦」的理由。「諸行無常」,一切法都在變動,不管內心還是外物,「有常」的東西從來都不存在,亦沒有可能存在,我們凡夫不是不知道的呀,我們明知有生老病死,中國諺語有云:人無百日好,花無百日紅;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旦夕禍福等。我們明知一切終歸幻滅,年紀越大的人必然更能體驗到所謂的人生無常,但是,我們依然感到「苦」,依然起煩惱,依然不接受現實,原因為何?

這是因為我們對無常的認識還是不夠徹底。

這是因為,「我見」在作祟。

我們看自己或別人,一般都是從一個「我」字出發,因為有我,便有他,因為有他,才見我。因為我生病了,所以我痛苦;因為我逐漸衰老,越來越接近死亡,所以內心惶恐不安,又畏又懼。正因為有情倒執有我,所以起惑造業,流轉不息。「我執」正是流轉動亂的根源。

佛教看有情眾生,却是從「蘊、處、界」這個角度來看。[1]

有情依「蘊、界、處」諸法而立,是變幻無常的,世間一切現象都在生滅遷流,都在處於變化的過程當中,都朝向滅的終點進發。有生必有死、有壯必有老、有盛必有衰,一切的喜樂快慰安穩舒適,無一不是在處於幻變的過程而不能永久,終歸幻滅。因此,無常即是苦。此苦,不是我們平日所講的甜酸苦辣的苦,也不是憂愁傷悲等苦,而是:無常故苦。

《阿含經》有云:「無常,不恆,不安,非穌息,變易之法。」世間一切萬物,包括我們自己的身心,就是在這無常變易中顯示其不安樂之苦。

「無常」是佛陀為我們開示的真理,也是世間的真相。只是我們活得混混沌沌,妄無所覺,無視於無常的存在,執意追求「有常」,於是起惑造業,生起各種煩惱。我們畏懼失去,我們對所有的無比眷戀,在「無常」面前不捨得放下,因而患得患失,忽悲忽喜,忽哭忽笑,在「無常」的漩渦裏載浮載沉,無法擺脫「無常」的逼迫。

因此,我們看待「無常」,不該是在不幸的事情發生以後才來懊悔,不該是在失去以後才來珍惜,這種態度只是自欺欺人,終究是徒然無功的。我們必須一早就知道,從根本來說,無常就是實踐的真相,是人生的實質。為甚麼不能在有的時候,就很珍惜?人要早一點覺悟,不能等到病倒方知身是苦。對於生命,我們一般人皆投以無限的期待,但另一端的死亡,我們卻避而不談,避之不見,這並不是佛教面對生死的態度。佛教面對死亡,是要超越它。我們受病苦所纏,是因為我們太在意這肉身,心中有太多的不甘與不捨,把一切看得很實在,因此就無法自在了。

要及早知道人生無常,短暫的生命就日顯珍貴,每日活於當下,珍惜眼前,時時察覺,觀照自己的起心動念,一言一行,念念皆能觀照無常,觀照無我,念念回歸清淨的本心,在面對世間種種人事與萬物變化之時,放下一切執著與妄想,在不如意的時候甘心領受,讓覺性的智慧抬頭,這才是究竟離苦,超越無常的康莊大道。

[1] 「蘊」指色、受、想、行、識五種存在構成之要素;「處」指眼、耳、鼻、舌、身、意六種認知世界的主觀能力(六根)與其六種客觀對象色、聲、香、味、觸、法(六境),六根與六境共計十二「處」;「界」則是「六根」、「六境」再加上「六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共計十八界。

來源:佛門網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昨天的今天是昨天,明天的今天是明天,那今天的今天是那天?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4-5-30 15:39

© 2004-2024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