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5390|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其他] 信仰為本‧道德為尊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藝術之星 拈花惹草勳章 玉石玩家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22-12-31 01:23:49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信仰為本‧道德為尊


華人真正的文化是五千多年前由黃帝開創的,因此把黃帝稱為“人文初祖”。實際上黃帝也是道家思想(“黃老之學 ”)的創始人。

儒家思想深受道家影響,孔子曰“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遊於藝”,“朝聞道,夕死可矣”。記述天地、陰陽、宇宙、社會和人生規律的《周易》被儒家奉為“群經之首”,其中的預測學連現代科學也難望其項背。

佛家思想,尤其是禪宗思想對知識份子潛移默化,影響巨大。

儒家思想是傳統文化中“入世”的部分,重視家庭倫理,其 中“孝”又佔了極重的份量,“百善孝為先”。

孔子倡導“仁、義、禮、智、信”,但又說“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歟?”家庭倫理可以自然擴展為社會倫理,“孝”向上延伸為大臣對君主的忠”,所謂“其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鮮矣。”“悌”是兄弟之間的關係,可以橫向延伸成朋友之間的“義”。

儒家倡導在家族中要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其中“慈”可以向下延伸為君主對大臣的“仁”。只要家族中的傳統得以保持,社會倫理也就自然得以維繫,“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佛家和道家思想則是傳統文化中“出世”的部分。佛、道對普通民眾生活的影響可以說無處不在,與道家思想淵源甚遠的中醫、氣功、風水、卜卦,以及佛家天國地獄、善惡報應等等思想,與儒家倫理一起構成了華人傳統文化的核心。

儒、釋、道信仰給國人建立了一套非常穩定的道德體系,所謂“天不變,道亦不變”。這套道德體系是社會賴以存在、安定以及和諧的基礎。

屬於精神層面的道德常常是抽象的,而文化的一個重要性,就是對道德體系進行通俗化表達。

以四大名著為例,《西遊記》本身就是神話;《紅樓夢》開篇是大荒山無稽崖上空空大士、渺渺真人和通靈寶玉的對話,這段神話是貫穿《紅樓夢》的線索;《水滸傳》開篇講“洪太尉誤走妖邪”,這段神話是水泊梁山一百單八將的來歷;《三國演義》開始講天災示警,以“紛紛世事無窮盡,天數茫茫不可逃”的天命觀結尾。餘者如《東周列國志》或《說岳全傳》也都以類似的故事開頭。

這絕非小說家們在創作時的巧合,而是知識份子對於自然界以及人生的基本看法。他們的文化作品對於後人有著深遠廣泛的影響。

以至於國人談起“義”的時候往往想到的不是一個概念,而是關羽這個“義薄雲天”的人物,和“屯土山約三事”、“白馬之圍”、“過五關、斬六將”、“華容道”,最後敗走麥城,“義不屈節,父子歸神”等等故事。

談起“忠”的時候會自然想到岳武穆(岳飛)“精忠報國”,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等等。

傳統價值觀中對“忠義”的讚美就這樣通過知識份子創作的精彩紛呈的故事淋漓盡致的展現在讀者面前。抽象的道德說教通過文化的方式而具體化、形象化了。

道家講“真”,佛家講“善”儒家講“忠恕”(忍讓)、“ 仁義”、“外略形跡於異,內證性理之同‧‧‧‧‧‧無非欲人同歸於善。”這才是“儒釋道”信仰為根的傳統文化最有價值的地方。

傳統文化中貫穿著“天、道、神、佛、命、緣、仁、義、禮、 智、信、廉、恥、忠、孝、節”等等,早年,有些人可能一生不識幾個字, 但是對傳統戲劇和評書中的許多故事卻耳熟能詳,這些文化形式都是人民百姓獲得傳統價值觀的重要途徑。

其實,對傳統文化的破壞就是直接毀去珍貴的道德倫理,也是在破壞社會的安定祥和的基礎,缺乏道德修養理念的人們,就會無所顧忌的為了個人私欲去做傷天害理之事,沒有了心法的約束,不注重道德良知的修為,崇尚金錢物質享樂,無節制的欲望追求,這個社會最終會走向哪裏呢?

如果惡人行惡,猖獗天下,人們沒有了道德的規範,這世道還能公平嗎?

(興毅‧義和-義興單位)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2-25 05:25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