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2025|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修行法門] 佛陀開示比丘這三種法門,修行人虔習可得現世樂,亦有助趣向證果⋯⋯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小說之星勳章 藝術之星 拈花惹草勳章 玉石玩家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23-7-7 01:09:59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佛陀開示比丘這三種法門,修行人虔習可得現世樂,亦有助趣向證果⋯⋯

佛陀在《增壹阿含經. 三寶品第二十一》中開示,「若有比丘成就三法,於現法中善得快樂,勇猛精進,得盡有漏。云何為三?於是,比丘!諸根寂靜,飲食知節,不失經行。」如果比丘成就三種法門(諸根寂靜、飲食知節、不失經行),現世能得安樂,如他們能繼續在此三點上精進用功,對他們證果甚有幫助。我們雖然不是出家眾,但也可參考佛陀的教導,努力學習,讓修行更進一步。

諸根寂靜

甚麼是「諸根寂靜」?當眼睛看到外界種種景象時,不去執著、追逐它們,善護眼根。當耳朵聞聲、鼻子嗅香、舌頭嘗味、身體感觸外界、意識感知諸法時,也不去攀緣、追逐事物和境界。這樣,意根便得清淨。如果想走上解脫之道,就要時常守護意根。如此修習,能使諸根寂靜。

飲食知節

甚麼是飲食知節?佛陀說,比丘會如是思惟:「眼前的食物從何而來?過程是怎樣的?」而非只為貪求美味,或色身的相好圓滿而進食。他也會知道飲食是為了維持身體健康。身體由「四大」(地、水、火、風)因緣和合而形成,有了足夠的飲食,才能無罣礙地修行。

不失經行

甚麼是「不失經行」?是指不論在白天還是晚上,也時常思惟佛法義理,不錯過用功修行的機會。

在白天以至初夜分時,無論行走、靜坐,都繫念佛法,以減少煩惱。(印度夜晚分為三個時段,傍晚六點到晚上十點是初夜分,晚上十點到凌晨兩點是中夜分,凌晨兩點到早上六點是後夜分。)

到了中夜就寢時,便朝右側臥躺休息,攝心守意。到了後夜,便起床經行,思惟佛法義理,去除無明。

如果修行人能夠持續用功,善護諸根,飲食知節,不失經行,就如同擅長駕車的人,在平正的道路中,得心應手地駕駛,不論要到何處,都能夠抵達,而沒有阻礙。佛陀相信,他們能證得斯陀含果(二果)。

印順導師曾解說,在見色、聞聲等時,要密護根門。然而,這並不是眼不見色、耳不聞聲,而是在見色、聞聲時能「制而不隨」煩惱轉:「如見美色而不起淫意,見錢財而不作非分想。這要有正知,正念才得。對於外來的境界,或內心的境界,要能正確認識他的危險性,是好是壞,叫正知。對於正知的,時時警覺,時時留意,叫正念。」如此在日常生活中謹密地守護根門,才能止惡,使功德日增。

《大般涅槃經》云:「一切諸眾生,皆依飲食存……一切修淨行,而得受安樂。」一切眾生都靠飲食滋養色身。然而,對於飲食應有所節制,不可過分貪執。色身以飲食維持,那麼精神慧命靠甚麼來滋養呢?佛教有「以禪悅法喜為食」一說,時時將身心安住在自在寂靜之中,自然能獲得精神的安樂、飽滿。

此外,佛陀的弟子在初夜分、後夜分,都過著經行及靜坐的生活,連睡眠也在修習善行的境界中。

印順導師開示,這並非為了修行,整夜都不睡眠的意思。右脅而臥,把左足疊在右足上,叫「獅子臥法」,是很有益於身心的。如果在睡前作光明想(觀想光明相,心裏默念佛號),修習純熟了,連睡夢中也是一片光明。這樣,就不會過分昏沉,也不會作夢,即使作夢也不起煩惱,會念佛念法念僧。這樣的睡眠習慣,對身心的休養甚為有效。

在家眾生活作息與出家眾大有不同,加上根器各異,當然無法時刻都如比丘那樣修習,但若我們善加思惟,盡量讓念頭放在此三點上,絕對有益於修行。

來源:佛門網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簽名被屏蔽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1-7 21:29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