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7628|回覆: 15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股票] 6885全福乾眼症新藥 年底前完成3期臨床 有機會成全球第一修復角膜的乾眼症新藥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23-6-5 17:36:35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6885全福乾眼症新藥 年底前完成3期臨床 有機會成全球第一修復角膜的乾眼症新藥

2023-06-05

全福生技(6885)今(5)日下午舉行法說會,董事長林群指出,下半年營運將鎖定三大方向,包括完成乾眼症新藥BRM421美國三期臨床試驗、加速神經營養性角膜炎新藥BRM424的美國二期臨床試驗,以及引進新案源、強化產品線組合,致力提升公司的產業競爭力與企業價值。

全福正在執行美國三期臨床試驗的乾眼症新藥BRM421,預計召收超過700位中重度乾眼症患者,目前收案進度符合預期,目標年底前完成三期臨床試驗。由於重度乾眼症患者是無法經由人工淚液或抗發炎藥物控制病情,BRM421挾獨特機轉優勢,有機會成為全球第一個修復角膜的乾眼症新藥。

而在神經營養性角膜炎(NK)新藥BRM424,希望有機會在6、7月可以開始收案,目標收案50個人。目前已取得美國FDA的孤兒藥資格認定,藉由孤兒藥激勵法規的優勢,可降低開發成本,有助新藥的及早上市,搶攻龐大未滿足的醫藥商機。

全福總經理徐文祺也表示,全福生技研發團隊擁有以轉譯醫學為核心競爭力的新藥開發實績,運用獨特的色素上皮衍生因子短胜(月太)鏈(PDSP)技術平台,七年內開發出數項以促進幹細胞修復為機轉的創新(first in class)候選新藥,未來更將以專業團隊高效率的研發執行力,持續引進及推動相關新藥產品之開發。

展望未來,全福生技也將積極推動全球市場的技轉授權,獲取里程碑及銷售權利金挹注,同時擬申請以科技事業申請股票掛牌上市(櫃),對未來營運抱持審慎樂觀。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狀態︰ 離線
2
發表於 2023-6-12 00:25:21 |只看該作者
P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狀態︰ 離線
3
發表於 2023-6-14 06:45:29 |只看該作者
台積電CoWoS產能將倍增 四檔受惠股吃香 弘塑、萬潤、辛耘、日月光

2023.06.13

台積電(2330)主要客戶受惠生成式人工智慧(AI)需求攀升,內外資研究機構預料下半年至2024年大舉擴充CoWoS產能,月產能將翻倍,外資相準AI大商機,接連調升台積電目標價突破700元後,股價應聲大漲,法人同步點名弘塑(3131)、萬潤(6187)、辛耘(3583)、日月光投控(3711)四大CoWoS受惠股,營運大進補。

台積電挾美股大漲助威,13日終場收593元、漲幅3.31%。台積電上回收盤價站上600元大關,已可追溯至2022年的3月30日,如美股多頭續航,台積電即將收復睽違一年以上的600元大關,也能幫助台股加權指數「萬七」坐得更穩。

台積電股價的強勢表現,除正面回應瑞銀、摩根士丹利、麥格理證券攜手給出的「7」字頭股價預期,另一方面,隨台積電除息日15日登場,資金進駐推升「秒填息」期待感,多頭具加乘效應。

摩根士丹利證券半導體產業分析師詹家鴻指出,根據大摩所做產業調查,台積電已將CoWoS產能從每月1萬片,擴產為每月1.2萬片,輝達的需求約占此產能的40%~50%。

凱基投顧進一步預測,台積電CoWoS月產能2024年中達1.6萬片,至2024年底將達2萬片,主要擴充時程集中在2024年,台灣設備商仍將因此受益。萬潤為台積電CoWoS點膠機與自動光學檢測主要供應商,凱基預估,CoWoS月產能擴充1萬片,假設供貨比重9成,將為萬潤帶來10~11億元營收,相當2022年總營收之46%,是最大受惠者。

弘塑與辛耘為台積電CoWoS產能濕製程晶圓清洗設備主要供應商。根據凱基對2024年底月產能擴張幅度約1萬片之預估,濕製程晶圓清洗設備之營收貢獻將為5~6億元,假設弘塑、辛耘供貨比重各為5成,以2022年營收為基準,隱含濕製程晶圓清洗設備將額外貢獻弘塑與辛耘7%與5%營收。

金控旗下投顧補充,AI持續升溫趨勢下,台積電將繼續成為最大受益者,受惠於台積電WoS製程潛在訂單溢出,加上AI熱潮帶動封裝需求提升,日月光投控在WoS的市場分額也將隨之上升,先進封裝營收占比將有所成長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狀態︰ 離線
4
發表於 2023-6-16 13:20:12 |只看該作者
台積衝訂單傳入股安謀 擴大接單優勢 強化代工能量 3680家登 1560中砂 4768晶呈科

2023/06/15

路透報導,全球半導體矽智財(IP)龍頭安謀(Arm)正籌備首次公開發行股票(IPO),邀請台積電(2330)成為主要投資人。業界解讀,若成局,台積電將可強化晶圓代工能量,加上安謀架構已是全球晶片業最重要的設計基礎,台積電若能參股安謀,有助擴大後續接單優勢。

台積電昨(14)日不評論市場傳聞。業界認為,安謀與台積電已合作多年,雙方最早於2000年就簽署合作協議,當時已擴大雙方合作,讓台積電的客戶能採用安謀矽智財,安謀也是台積電開放創新平台(OIP)聯盟夥伴之一,若雙方關係能擴及資本合作,未來將親上加親,台積電接單更能無往不利。

業界分析,包括蘋果、高通、聯發科等大廠的晶片都以安謀架構為基礎設計,台積電未來若能掌握安謀股權,就如同先前投資微影設備大廠艾司摩爾(ASML)一樣,未來雙方合作將更深入。

路透引述知情人士說法指出,安謀洽談至少十家公司,除了台積電之外,還有英特爾、Google母公司字母(Alphabet)、蘋果、微軟、三星電子。知情人士說,協商還處於初步階段,要等到8月才會決定。這類投資不會影響安謀經營權。

至於若有其他競爭對手參與安謀IPO認購,業界認為,由於台積電已取得全球晶圓代工超過六成市占,就算三星、英特爾也加入投資安謀,「至少台積電與安謀的資本關係上,與對手平起平坐,不必擔心安謀可能厚此薄彼」;若蘋果等台積電既有客戶也參股安謀,對台積電更是好事,未來合作也會更順利。

安謀是半導體IP大廠,從智慧手機、物聯網裝置,到伺服器、車輛等應用晶片,幾乎都可能會用到安謀的CPU與GPU架構等IP產品。

目前安謀的競爭優勢在於,在行動裝置處理器IP市場可說具有主導性地位,而且生態系完整。

安謀4月向監管機構提交在美國上市的機密申請,希望籌集多達100億美元的資金,將成為今年最大IPO案。彭博先前也報導,安謀正和英特爾在內的潛在策略投資對象協商,目的在強化IPO上市計畫。

現階段x86、安謀仍是兩大處理器架構陣營,後起的RISC-V陣營則積極想攻占前兩者的各種應用市場。

安謀先前提到,該公司不斷擴充技術,不只供應客戶IP,還提供軟體解決方案與其他必需的技術,來協助生態系持續進步。安謀了解並分析市場的各種運算需求,提供個別或成套的解決方案,以協助客戶做出更好的產品。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狀態︰ 離線
5
發表於 2023-6-19 12:23:04 |只看該作者
美時、合一喜迎Q3旺季 7月亞洲生技大月即將登場 6617共信KY 藥華藥 保瑞 6885全福

2023.6.19

 美國聯準會(Fed)升息循環暫時告終,資金重回市場懷抱,但電子股短線漲多,以及7月亞洲生技大月即將登場,美時(1795)、合一(4743)等生技股在剛性需求支撐下,第三季旺季有望迎來反彈。

 特殊學名藥廠美時以減肥藥、戒癮藥及血癌藥引領下,營運處於高速成長期,今年前五個月營收來到78.63億元,年成長56.28%;在高毛利產品組合優化下,第二季毛利率也有望維持第一季高檔水準。

 至於合一遞延的新藥開發重新啟動,今年除糖尿病足潰瘍(DFU)癒合新藥ON101拚取大陸藥證,新冠核酸新藥SN812第三季也可望啟動二期臨床試驗。合一16日除息0.1元、除權1.38元,除權息參考價為202.51元,股價終場上漲6.67%,收在216元,積極邁向填權息之路。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狀態︰ 離線
6
發表於 2023-6-29 12:17:03 |只看該作者
6885全福 乾眼症新藥年底收案衝刺美授權,區域授權拚先敲定1~2個 希望授權金創台灣紀錄

財訊快報 2023年6月5日

全福生技(6885)今(5)日舉辦法人說明會,法人聚焦乾眼症新藥BRM421三期臨床及授權進度,董事長林群表示,目前收案進度符合預期,預計年底前完成收案,屆時很快就會知道初步結果,也透露確實有很多大藥廠都表達興趣、在等臨床數據,除了全力衝刺美國市場授權,授權金以創台灣紀錄為目標,區域授權也在進行中,今年可望會有1、2個敲定。林群表示,全福的發展策略與多數新藥公司不同,已經進入三期的421是根基,臨床只要14天就可以知道效果,之後再延伸發展出BRM424,用於治療神經營養性角膜炎(Neurotrophic Keratitis, NK),去年底獲美國FDA孤兒藥資格認定,產品發展更有效率。

總經理徐文祺則表示,421具有角膜修復、潤滑眼睛、抗發炎三種不同機轉,與現有以上市乾眼藥僅是治標有很大不同,5月去美國與很多KOL(意見領袖)討論,都表達很高興趣,看好未來發展潛力,希望能進一步與他們討論機種。全福現在要開始幫421打知名度,除了藥理機轉實驗,也會和KOL合作研究專案,如戰場戰士受傷的修復,角膜移植的抗排斥,有很多可能性,未來可望發展全面眼科的產品組合。

全福乾眼症新藥BRM421,正在執行美國三期臨床試驗,預計召收逾700位中重度乾眼症患者,目前收案進度符合預期,目標年底前完成三期臨床試驗,屆時很快就會知道初步結果,CSR則預計明年上半年出爐。由於重度乾眼症患者是無法經由人工淚液或抗發炎藥物控制病情,BRM421挾獨特機轉優勢,有機會成為全球第一個修復角膜的乾眼症新藥。

林群透露,確實有很多大藥廠都表達興趣、在等臨床數據,會先聚焦在全球最大市場美國,全力洽談授權,同時也會啟動較小的區域授權,希望今年會有1、2個區域授權。林群強調,421將是台灣第一家在美國做完三期的全新藥,是完全由台灣開發出來,絕對不會賤賣,未來希望授權金額能創台灣紀錄。

此外,公司也將加速推動神經營養性角膜炎(NK)新藥BRM424的美國二期臨床試驗。全福指出,NK的診斷複雜並缺乏有效的治療方法,目前全球僅一款獲准於歐美上市的藥品。而BRM424已取得美國FDA的孤兒藥資格認定,藉由孤兒藥激勵法規的優勢,可降低開發成本,有助新藥的及早上市,搶攻龐大未滿足的醫藥商機。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狀態︰ 離線
7
發表於 2023-7-4 10:21:08 |只看該作者
6617共信KY攜手4194禾生技 新藥通過中國二期臨床試驗核准 獨特開發平台 創造新營收機會

鏡週刊

共信-KY與禾伸堂生技共同開發治療炎症性腸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IBD)的新藥IBD98-M,正式通過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二期臨床試驗的核准,未來兩家公司將針對此二期臨床試驗共同投注資金及人力,而共信-KY更將提供過去在中國執行臨床試驗之豐富經驗及人脈,力求順利協助執行本項臨床試驗。

共信-KY表示,經營團隊戮力於新藥開發研究,過去20多年來已經在中國醫藥市場累積了充足的經驗,從「前臨床」的藥毒理研究、申請I、II、III期人體臨床試驗到最後的醫藥品查驗登記都有豐富的經驗。此一期間更是經歷了2015年開始從CFDA到NMPA的藥政改革淬煉,並順利在2022年11月取得治療肺癌中央型氣道阻塞一類新藥的中國藥證。而由這一段經驗所累積出來的開發經驗將可以對新藥IBD98-M的臨床試驗研究與後續的發展帶來巨大效益,也避免了獨自進入中國市場的風險。

共信-KY林懋元總經理強調,這樣一個經由20多年時間淬鍊而成的經驗就是一個獨特的新藥開發平台,藉由這個平台不僅可以幫助國內風起雲湧的中小型新藥開發公司縮短臨床試驗的時程,也可以為自己的營運帶來更多的機會,這是一種雙贏的合作模式,期待能為國內新藥開發產業帶來貢獻;同時,也能為共信-KY創造新的營收機會,讓股東及投資人受益。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狀態︰ 離線
8
發表於 2023-7-12 10:38:18 |只看該作者
4966譜瑞 業績將逐季回溫 高速介面需求增加非常快 6104創維 正崴 祥碩 威鋒電

2023/07/09

高速傳輸介面廠譜瑞-KY(4966)近期受惠筆電及面板相關產品急單報到,通路商庫存逐漸消化,法人看好該公司營運在首季落底後將逐季回溫。另外,其車用產品線營收占比也可望攀升,由2022年低個位數百分比,今年有望達一成。

譜瑞董事長趙捷先前於法說會上預告,已看到筆電急單延續,整體高速介面需求增加非常快、需求量不錯,面板廠也重新啟動拉貨,看好下半年營運可望優於上半年,車用晶片觸控整合解決方案也會在第3季底、第4季初大量出貨。
譜瑞6月營收11.84億元,月增12.39%,攀上九個月來高點,但仍較去年同期減少46.16%;第2季營收約32億元,季增5.22%,表現符合預期;上半年營收62.4億元,年減49.2%。

談到車用布局,趙捷透露,汽車正成為譜瑞的新市場,尤其是電動車領域,因為先進汽車需要更多運算能力,以支援先進駕駛輔助系統(ADAS)系統和先進顯示器,而PCIe、USB、HDMI和DisplayPort高速訊號傳輸晶片、訊號轉換器晶片等,在實現這些功能方面扮演重要角色,這些晶片都是譜瑞擅長的領域。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狀態︰ 離線
9
發表於 2023-7-19 08:14:45 |只看該作者
利多撐腰 生醫族群補漲行情點火 6446藥華藥 永昕 健喬 6617共信 4194禾生技

2023.7.19

 儘管市場預期經濟趨緩,上半年仍由科技股帶領驚驚漲行情,醫療與健康等防禦性產業族群則見沈澱期,漲幅相對落後,但近一個月啟動反彈追漲行情,法人表示,生醫漲幅仍不大,價格相對便宜,逢低承接風險不大,甚至在下半年有機會迎頭趕上。

 第一金全球Fitness健康瘦身基金經理人常李奕翰指出,少數同時鎖定醫療、健康、瘦身的主題基金,由於受到醫療族群上修展望,帶動股價反彈,全球進入生活常態化的新階段,包括跨出戶外、境外的活動恢復,帶動消費、旅遊、醫療等行為的復甦,醫療業者在開刀、投藥的需求恢復下,營收展望持續成長。

 常李奕翰強調,減重市場也出現競爭明朗化現象,預估至2030年底前,減肥藥市場可望達到1,000億美元,禮來、諾和諾德等藥廠巨頭皆投入減肥孳研發領域,兩大藥廠在減肥研發的進展,帶來後續藥品上市的商機預期。

 PGIM保德信全球醫療生化基金經理人江宜虔認為,根據Factset報告,醫療產業整體營收不僅優於市場預期3.2%,也優於整體標普500大企業表現,名列各產業第二強,僅次於公用事業。

 江宜虔預料,全球投資市場波動,隨央行陸續邁入升息尾聲而放大,醫療產業有機會在不確定環境中,展現追漲抗跌的強勁企業獲利力。

 江宜虔分析,隨全球邁入高齡化,新一代慢性病用藥成為新的製藥業戰場,預估糖尿病患人數在2025年將增加到13億人,整體藥品市場規模擴大至750億美元,推升相關用藥需求與糖尿病用藥市場高速成長;且全球肥胖問題日趨嚴重,隨創新藥品推出,減重藥物規模至2030年可望達到千億美元。

 兆豐生命科學基金研究團隊預期,健康醫療產業在全球疫後經濟步活動正常化,先前遞延手術程序已逐漸回流,將推升相關醫療設備及醫療科技營表現。

 團對表示,隨著醫療科技持續創新,營收呈現高成長的醫療設備類股,在評價落底後出現反彈,康醫療類股整體評價仍相對低於其他類股,後續漲幅仍可期待。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狀態︰ 離線
10
發表於 2023-7-25 13:41:08 |只看該作者

綠電追進度 2030年拚900億度 6869雲豹能源 6793天力離岸 森威能源 世紀剛

2023/07/24
  
今年有4座離岸風場完工,加上太陽光電發電量也增加,綠電發電量至2030年會增加到900億度。

外界擔憂台灣綠電發展過於緩慢,不利台廠競爭。經濟部長王美花日前坦言,近3年因為疫情干擾,加上台灣需要克服學習曲線,影響綠電發展;但今年有4座離岸風場完工,加上太陽光電也持續排除障礙,「綠電這幾年會大幅增加」。經濟部預估,到2030年,綠電發電量會增加到900億度。

根據經濟部能源局統計,去年我國綠電共有238億度,發電量占比約8.3%。經濟部預估,今年綠電會有280億度到300億度,綠電占比有望提升到10%。

離岸風電已超越陸域 今年還有4座離岸風場併網
今年上半年遇到旱災,水力發電大幅減少,前5月水力發電較去年同期減少58%,幸好風力發電與太陽光電都較去年同期增加逾50%。累計今年前5月,再生能源發電量達100.64億度,較去年同期91.7億度年增9.8%。

我國早期推動陸域風電,但單座風機容量小,國內最早的陸域風電已有20年以上歷史,但累計開發容量一直未超過1GW;離岸風電克服生產曲線後,近2年開始貢獻,今年也出現「黃金交叉」,離岸風電開發量2月正式超越陸域風電,截至5月為止,併網量來到1.15GW。

能源局表示,今年除海能風場已併網外,彰芳西島、大彰化東南與西南等共計4座離岸風場併網量達1.8GW。太陽光電方面,今年底需要完成的累積目標量為13.59GW,但截至5月止僅10.7GW,差距不小。

用電大戶扛義務 納管門檻擬下修
國發會規劃2050淨零碳排路徑,至2030年風電、光電兩大綠電支柱目標是40GW。經濟部現階段是光電到2025年要20GW,離岸風電則為5.7GW,經濟部預估,若可達標,屆時綠電度數攀升到426億度;風電2026年以後每年有1.5GW,光電則是2GW,合計就會突破40GW;以「風、光」開發量3.5GW試算,每年估計穩定增加近80幾至90億度,2030年綠電可達900億度。

經濟部強調,廠商需要綠電,RE100定義的綠電是像光電、風電、地熱等,不包括核電。經濟部也說明,「綠電供應會越來越多」,政策上也「加快綠電成長速度」,除改善行政程序、協助地方審查。另外,中央各部會審查也都改為併行審查,加快速度。

至於法規面,經濟部表示,持續針對能源發展修正,包括2021年上路的「用電大戶」條款,大戶們扛下增設綠電、儲能設備的義務,今年底將討論用電大戶門檻是否從5,000瓩下修,納管的大戶數量有機會再增加。

此外,今年5月底立法院也通過「再生能源發展條例」修正草案」,以專章方式推廣「地熱」,同時也規定新建、增建或改建的建築物,要設置一定裝置容量以上的太陽光電發電設備,持續加速光電發展。能源局表示,已與營建署持續討論,拚子法年底出爐。

而外界討論聲浪最大的是離岸風電開發遇到阻礙,經濟部最新的綠電企業信保示範預計2個月內上路,由台電搭配輸出入銀行,可望排除離岸風場當前最頭痛的融資障礙。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2-10 19:04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