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8-3-19
- 最後登錄
- 2024-11-25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4942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29466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美軍對台灣咖啡發展的影響
台灣咖啡發展最初由日本殖民政府打頭陣,為台灣咖啡種植與咖啡飲用奠定根基。今天我們要從戰後美軍駐台的三十年(1950-1979),來看美軍對台灣咖啡飲用文化的推波助瀾。
總體來看,美軍駐台對台灣咖啡文化的影響,至少有三個層面: 一是咖啡廳的風月化,二是速溶咖啡的流通,三是烘培咖啡零售業的興盛。
日據時代的”女給咖啡館”,是一種穿著高級制服的咖啡廳女服務員,不僅從事飲料的派送與點單,還會坐下陪你喝咖啡聊是非,不過日據時代的女給並非風月女子,多數只是陪客人純聊天,偶爾打情罵俏、搞點曖昧。
但美援時代,因為駐台與在台度假的美軍人數增多,咖啡廳卻真的染黃了。大量登台的美國大兵生活習慣,與台灣戰後社會純樸的民風格格不入,年輕的美兵需要休閒娛樂刺激。
有些咖啡廳為了賺美國人錢,就應景變身為風月交際空間。在1970年代台灣社會思想趨向開放的背景中,色情咖啡館更成為青少年情慾探索私密空間,咖啡館搖身變為當代情慾文化地標。
因為媒體的評議與八卦,咖啡廳在民間的形像開始毀多於譽,政府也將咖啡廳列入”八大特定營業”進行管理,隨著咖啡廳染黃議題嚴重,出入咖啡廳變得社會形象觀感不佳,讓真正想喝咖啡的人,需要另謀出路。
美軍駐台帶給台灣咖啡的第二個影響,不似前一例這樣負面,而是正面且廣泛的。那就是飲用咖啡的喜好,隨著美軍駐台而融入庶名社會,協助打頭陣的就是美軍福利社販賣的速溶咖啡。
咖啡與美國軍隊的生活是密不可分的,最遠可從美國南北政爭軍人對咖啡的依賴開始說起。美國軍方在二十世紀的二次世界大戰,都是速溶咖啡的最大戶。在二戰結束的美軍駐台期間,美軍營區的福利社,也都販賣著美軍的日常生活的必需飲品物料-速溶咖啡。
早在美軍登台前,咖啡已經靠著日人在台的推廣,成為一種社交飲料,日據時代在台就已養出一批咖啡愛好者。但因為上咖啡館這件事,由於前述風月問題,漸成為有爭議的行為,所以咖啡愛好者需要從別處,而非自咖啡廳取得咖啡。
美援時期的台灣經濟尚非自由貿易,咖啡無論是生豆還是熟豆,都是屬於進口貿易管制物品,取得並不容易。所以美軍福利社所販賣的速溶咖啡,就成為咖啡愛好者取得咖啡原物料的最方便管道。
速溶咖啡因為其沖煮的便利性,推廣十分容易,加上台灣社會對美國”先進文化”的嚮往,不少戰後的中產階級家庭,也就這樣開始接觸並跟上這股風行美國的飲料潮流。
於是,台灣飲用咖啡的人口,一下子從日據時代少數階級(留日等醫生律師高級知識分子及藝文界人士),往下擴增到中產階級家庭一般住戶。這些逐漸擴增的咖啡飲用族群,除了採購美軍福利社的速溶咖啡,也不乏透過專門從事進口商品買賣的”委託行”來採購咖啡。
這些委託行的貨品來源,通常是由船員跑單幫帶貨,所以委託行多數會靠近港口城市,例如基隆、台北艋舺、台南安平、高雄等地。委託行內的咖啡,不單只是即溶咖啡品牌,也包含未研磨的咖啡豆,漸漸有商人看到烘培咖啡豆的商機,開始嘗試在台拓展零售烘培豆的業務。
與台北港口區艋舺緊鄰的西門町,在1956年前後,在熱鬧的成都路上,忽然間出現兩間比臨而居的咖啡專門店鋪,一間叫蜂大咖啡,一間叫南美咖啡。這兩間店,暨是咖啡館,更是新鮮自烘咖啡豆與咖啡器具的零售店鋪。這兩家迄今仍在原址屹立不搖的一甲子老店,見證了台灣咖啡文化光榮的發展足跡。
同時在1950年代,不僅咖啡廳列為八大行業列管,咖啡進口本身也涉及高達120%的奢侈稅,因次從事咖啡豆買賣的人非常罕見,這也導致前述所說”委託行”的盛行,以及美軍福利社速溶咖啡大受歡迎的原因。但是有進口門路管道的商家,看準了咖啡豆市場競爭者寡的商機,決定投入”本地現烘”的咖啡熟豆業務,和美軍福利社那些製造日期因飄洋過海而久遠的速溶咖啡,比新鮮、比美味。
這是南美咖啡與蜂大咖啡開業的主因,可以說是,美軍為台灣咖啡打下飲用基礎,而南美與蜂大則是第一批早鳥,嗅到商機近來佔零售業市場。
蜂大與南美,歷經一甲子歲月的咖啡老店鋪,雖沒有今日新式咖啡館燈光美氣氛佳的裝潢,也沒有趕上淺烘等第三波咖啡的精品流行風。
但這些老店鋪本身,卻保有歲月推移間無形的台灣豐富咖啡文化資產,非常值得愛好咖啡的朋友到此一訪,緬懷那個取得咖啡不易年代,站在店門口啜飲一杯產地咖啡的無名感動!
(成真咖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