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2457|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本教故事] 受持三戒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藝術之星 拈花惹草勳章 玉石玩家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23-10-30 00:54:58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受持三戒

舍衛城中有一良家子弟聽了佛陀的說法,便皈依三寶,出家修行。當時有一位尊者為他解釋戒律道:「法友啊!這個名為一種戒,這個名為二種戒、三種戒、九種戒、十種戒、多種戒。這個名為小戒,這個名為大戒,這個名波羅提木叉的制戒,這個名為根本的制戒,這個名為行為的淨戒。」

他聽後想道:「戒的名目實在不少,我要受這樣多的戒,恐怕不容易吧!不能完全守戒,出家還有甚麼意義呢?不如將來成家,做些布施善行,養育妻子比較好。」

他這樣想後,就回答尊者道:「尊者啊!我不能守這許多的戒,不能守戒,出家又有何益?我還是還俗生活,將這 衣缽奉還吧。」

「既然你要還俗,去向佛陀告辭吧。」說著,便帶他去見佛陀。

佛陀見了他們,問道:「比丘們啊!你們為何無端將這比丘帶來?」

「佛陀!這位比丘說他不能守戒,交還衣□,所以我們將他帶來了。」

佛陀說道:「比丘們啊!你們何故對這位比丘說那許多的戒,他只能隨力遵守,你們以後不該如此說法,現在將這比丘交給我吧。」便對那位比丘道:「比丘啊!你不必守那麼多戒,有三種戒,你一定要遵守。」

比丘道:「佛陀呀!那三種戒要遵守呢?」

「以後你只須守身、口、意三門,謹防身口意的惡業,現在你可以回去了,不要還俗,好好受持這三種戒便能解脫快樂。」

比丘於是心滿意足,向佛陀發願必定守好此三戒後,禮拜佛陀,隨著眾比丘修行去了。

這比丘守著三戒,心裡想道:「諸位尊者用各種名目對我說戒,因為他們不是佛陀,所以不能使我領悟。而佛陀將那麼繁多的戒歸為三門傳授我,我這才明白,原來佛陀真是位無上法王。」從此頓增慧見,過了幾日,遂證得阿羅漢果。

聚集在講堂的比丘眾聞此消息,互相談論道:「法友啊!佛陀對那位準備還俗的比丘,將一切戒律歸為三門授給他,使他得阿羅漢果,佛陀真偉大啊!」

正當大家團坐著讚歎佛陀功德時,佛陀來了,問道:「比丘們啊!你們聚集在一處談些甚麼呢?」

他們就將這事告訴佛陀,佛陀道:「比丘們啊!沉重的包裹分做幾個背起來就輕了,過去在波羅奈城的鄉村中,有一個農夫,一日,他在田地上耕作,那塊田地是村落的遺址,村中有一富翁,去世前曾把一金塊埋在地下,粗如大腿,長約四肱。農夫在地上耕作,他的鋤頭忽然觸著那金塊,挖不下去了。他以為是樹根,把泥土挖開來一看,原來是一個大金塊,他悄悄地將泥土掩蓋上,這天就改在別的地方耕作。

太陽下山時,他將牛軛、鋤頭放在一邊,心想:將金塊掘出來吧。於是試著用手去扳,卻一動也不動,便坐下,心裡計算道:「我將一部分支持生計,一部分仍舊埋起來,一部分投資做買賣,一部分布施行善。」想罷,便將金塊敲成四份,金塊輕了,就很容易地取出。運回家後,分作四份放好。後來,他布施行善,生生世世投生於善處。」

有智慧的人,化繁為簡;愚癡的人,化簡為繁。守戒應該把握戒體的精神,而不是在戒相上執著。持戒本來是為了獲得解脫,如果因為固執於戒條,反而失去自由,就不是持戒的本意。

(佛弟子文庫)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您發表的文章內容豐富,無私分享造福眾人,像極了愛情.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1-25 15:58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