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8-2-14
- 最後登錄
- 2024-11-25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7622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9111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佛陀以動物身行菩薩道的故事:他曾是兔子,以平等心行布施⋯⋯
佛典中有不少感人的動物故事,展示慈悲喜捨、利樂眾生的菩薩精神。事實上,佛陀在過去世,也常為了利益眾生,以動物身行菩薩道。
例如佛陀過去生曾經是兔王,向同類宣說出離生死的法要,並廣行布施善法。在今年癸卯年,讓我們向這位兔王學習慈悲濟世的願心。
《菩薩本生鬘論》記載,兔王稟性柔善,由於積集智慧與慈悲,從沒有生起一念傷害他者之心。牠常為同伴宣說智慧語:「自從無始劫以來,我們因為不修正行,生起貪、瞋、痴、慢煩惱,而隨著惡業流轉,墮入三惡道。」
牠續說:「我們或是由於慳貪心重,造了十惡業,而墮入餓鬼道中,受饑渴之苦;或是由於瞋恚心重,造了十惡業,而墮入畜生道中,投生為毒蛇、老虎等,互相捕食;或投生為駝、牛,長年負載重物,頸部、下巴都被刺傷,以償還宿債;
「我們或是因為愚癡,造了十惡業,而墮入地獄,受八寒、八熱、刀山、劍林種種痛苦;或是因為貢高我慢,造了十惡業,而墮修羅道,遠離善知識的護持;雖然也可受福報,但常常陷於戰爭之中,肢體傷殘。
「以上我只是略述三惡道之苦,如果要具體說明,歷劫也說不盡。今天,大家投生為兔子,時常受饑渴之苦,缺乏水草,又不時被獵人傷害。你們應厭離這些苦難,發勇猛精進之心,勤修十善行,以出離畜牲道,求生善道。」
當時,有一婆羅門出家修習仙道,遠離愛欲,不起瞋恚,每天只飲山中水、吃野果,樂居閑寂。有一日,他偶然聽到兔王為同伴宣說經法,不禁嘆息:
「我雖然得到人身,但愚痴無明,智慧不及這頭兔子。牠說不定是聖賢、梵王的化身呢!聽聞牠談論善惡、因果報應的法要,我身心泰然,遠離諸多煩惱。自從我來到這裏修行,從未遇見這樣的明師,真令人歡喜不已。」
仙人於是起身合掌,向兔王說:「奇哉大士!你化現兔子之身解說法要,實在是秉持正法的賢者。我已修習婆羅門法一段時間,仍無法脫離煩惱,希望你可以為我開示究竟出離之道。」
兔王說:「你可盡量發問,我會無所吝惜地回答。我已去除了慳貪心,願意為了利益眾生,而往來生死的流轉,投生兔身。」婆羅門聽後大為歡喜。
其時,世間正法衰微,人民造諸惡業,招感旱災。山中長期不下雨,令樹木焦枯,泉水乾涸,糧食越來越少。婆羅門住了一段時間後,心想:「如果我繼續住在這裏,恐怕令兔群的資源更少。」
於是,他向兔王說:「我連日缺乏食物,恐怕性命不保,要暫時搬離此地了,敬請見諒。這些日子以來,有幸聽聞你述說法義,我定會銘記在心,廣傳正法,利益眾生。」
兔王悲傷地說:「今日一別,不知何日再遇呢?希望你可留一宿,接受我虔誠微薄的供養。」
婆羅門答應了,心中好奇:「不知牠會給我甚麼呢?是其他動物的殘身嗎?」
另一邊廂,兔王整夜不眠,為兔群說法:「仙人將要離開了,世事無常,眾生的壽命如同幻化。果報來時,無人能夠避免。所以,你們要精進修行,才可離苦得樂,求得究竟的解脫。」
清晨來臨時,牠燒柴生火,向婆羅門說:「大仙!微薄的供養已經準備好了,希望你勉強食用。為甚麼我這樣做呢?因為有智慧的人,積累財物並不是為了自己,而是待合適的因緣,布施給有需要的人;如今我資財貧乏,無力行大布施,唯願布施自己的身體,無所貪惜,使眾生得到安樂,繼續修行,共同證得無上正覺。」
兔王說罷,就投身火中。婆羅門看了,急忙上前營救。然而,牠已在烈焰中燒死了。
婆羅門悲傷不已:「大士啊!你為何如此?為了救濟他人,寧可犧牲性命!如今我向你頂禮,以你為依歸,願我在未來世,常為大士的弟子。」及後,他也投身烈火中。護法神帝釋天遙觀這種景象,立即建塔供養。
佛陀向各位弟子說:「這位婆羅門就是彌勒菩薩的過去身;而兔王,就是我的前身。」
佛經中將布施分為三種:財布施、法布施、無畏布施。財施,又分為外財施、內財施兩種。外財是指外在的財物,例如土地、錢財;內財是指個人的身體,如四肢、頭目腦髓、五臟六腑。布施內財,對普通人而言不容易做到,要發大菩薩心的行者才做得到。佛陀生生世世修菩薩行,捨身供養婆羅門、割肉餵鷹,這是因為了解眾生都有佛性,所以能以平等心行布施,真正成就布施波羅蜜。
佛陀因為過去世積累的種種功德,包括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之心行布施,而成就佛果。在每一生中,他都精進修行,累積圓滿的功德與深厚的慧力,終於能在因緣成熟時證入解脫,並將佛法深植人間,利益無量眾生。
來源:佛門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