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2655|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其他] 《道德經》之再解“聖人為腹不為目”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小說之星勳章 藝術之星 暢飲達人勳章 西方宗教達人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玉石玩家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24-6-14 01:06:55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道德經》之再解“聖人為腹不為目”


今天想和大家探討的是《道德經》第十二章,這一章內容簡短而深刻,發人深省,包含著豐富的智慧。

我們先看原文: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

我們先來看一下這章說的大概是什麼意思:

“五色令人目盲”,是說繽紛絢麗的色彩常常讓人眼花繚亂,以至於無法看到光鮮亮麗的表面下,事物的本來面目。

“五音令人耳聾”,是說各種紛繁錯雜的聲音會讓人的聽覺變得不靈敏。

“五味令人口爽”,是說各種味道吃多了以後,就會讓味覺出現偏差。這裡的“爽”字是偏差、差錯的意思,和“屢試不爽”的“爽”是一個意思。

“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是說縱情追逐狩獵會讓人心變得狂亂,衍生出暴戾之氣。

“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說難得的稀有物品,會讓人的行為變壞或受到阻礙。“妨”字的古義是傷害、阻礙的意思。

“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所以聖人就會更多地關注“腹”即自己的內在,而不是把注意力放在“目”上,也就是外在事物和對外在事物的欲望滿足上。也就是我們大家都知道的專注內在、向內尋的修行心法。

反思一下我們現代人的生活,大家經常刷短視頻,吃重口味的東西,玩遊戲,追求攀比買名牌、買奢侈品等等。我們常常會被視頻裡光怪陸離的內容所吸引。當我們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到了視頻裡面的內容,我們就會無法看到外界發生的其他事物。這個時候可能有人叫我們,我們都聽不見。可能我們本來有事情要做,但是因為看手機而忘了要做的事。這其實不也是一種“目盲”“耳聾”嗎。而在這個看視頻的過程中,我們的精氣神其實在不斷地外放和消耗,所以好多人以為自己看手機刷視頻是在休息,但是往往看了一兩個小時之後就會覺得非常疲憊。

現在隨著物質生活越發豐富,許多人都開始追求品嘗各種各樣的美食,尤其是重口味的食物,因為重口味會帶來味蕾上的刺激感。而實際上,當一個人吃習慣於重口味飲食之後,他就會覺得一般的食物沒有味道,漸漸地就無法品嘗出食物的本來味道,這也就是五味令人口爽。而酸、苦、甜、辛、鹹五味,每一味都對應著人體五臟,如果過度吃某一味,則必然引起相應臟器的損傷。比如過度吃鹹的食物,就會引起腎臟的傷害和病變。而且現在的食品安全也存在很多問題。很多不良商家為了提高自己銷量,會在自己的食品中加入各種各樣的化學製品,來提高其鮮美程度。而當我們去享用這樣的美味的時候,卻不知道我們在不知不覺中折損了自己的壽命和健康。

我們可能會認為打獵這種事離我們現代生活相去甚遠。但是我們有沒有想過,其實“打獵”這種事情,每天都發生在我們很多人身上。我們是怎樣“打獵”的呢?就是在手機上。我們在手機上玩遊戲、刷視頻,在遊戲中殺戮征服,在視頻裡巡視探奇,其實都是在滿足自己的狩獵欲望。當我們看完了一個獵取到的視頻,我們可能想要獵取下一個或者更多的視頻。然而,一兩個小時過去之後,我們可能會發現,我們並沒有得到什麼,只是滿足了一個又一個欲望,剩下的只是讓自己的頭腦、內心變得混亂。我們在玩遊戲的過程中滿足著自己的征服欲,可最終的結果是導致我們內心變得狂亂。這種狂亂往往又會衍生出更多的暴戾之氣,從而讓我們的脾氣變差,傷害身邊的朋友、親人。事實上,這樣的例子也經常發生。

那些難得的、稀有的東西往往會引起人們的佔有欲、貪欲,所以很多人的行為就會變壞,去偷,去搶;難得的物品也會使人的行為變得有所阻礙。比如一個人買了一個很名貴的包,可是無論他走到哪裡去做什麼都不能平和自在,而是必須小心翼翼,怕把這麼貴重的包刮到碰到;一個人佩戴了很貴重的飾品,那麼他可能都不敢單獨在人煙稀少的地方行走,因為需要提防壞人來搶。

以上這些道理,聖人是可以清晰地看到的,所以聖人“去彼取此”。他們不會選擇過度追求外在世界的五色、五味、五音等等,也就是不被外物所轉,而是把握自己的內心。他們時時刻刻關注內心的感受和靈性的追求。

所以這一章告訴我們,如果我們過度地去滿足自己的欲望,我們就會陷入危險的境地,最終帶來的結果對我們是有害的。我們應該反思一下,滿足一百個欲望與戰勝一個欲望,到底哪個更重要?

如果我們不能理解這一點,就會陷入“煩惱妄想,憂苦身心。流浪生死,常沉苦海,永失真道”的境地。所以我們更應該銘記和踐行《清靜經》所說的“夫人神好清,而心擾之。人心好靜,而欲牽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靜,澄其心而神自清”這一修行心法。

雖然讓我們平凡人直接達到聖人的高度是有一定難度的,但是我們可以把持一個心念,即把握自己的欲望不被外物控制,保持自己的內心不被欲望控制,在內心與外物之間把握好一個尺度,從而用內心來駕馭欲望,駕馭外物。

誠然,這是一個需要不斷追求和修行的過程,時刻都要審視和警醒自己的內心和欲望。當我們能做到這一點,我們就能真正擁有內在的平靜和清明,就可以平和地看待外在的人、事、物了。

(道音文化)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曾有版管責冰至,文章轉貼沒啥用,每發一文俱心虛,更看勳章為壓力。唯見高管滿勳章,原來意指是他人。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4-11-16 20:22

© 2004-2024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