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箱越滿人越窮?專家:4招買菜省錢 還吃得健康
採買食材如何省錢又能兼顧健康呢?有4個方法。(Shutterstock)
今年以來,人們明顯感受到物價的上漲,採買民生必需品——食物時,如何買得划算,變得更重要。林口長庚臨床毒物中心資深護理師譚敦慈分享4個方法,讓你真正省錢又吃得健康。
第一招:別趁便宜多買,適量就好
「我不是一個會叫大家多買什麼回來存放的人,因為很多蔬果會在存放的過程中壞掉,最後被丟棄」,譚敦慈說。
台灣曾做過統計,台灣一年浪費的食物就高達367萬噸,每天平均丟掉74座101大樓高的糧食。
正確省錢採買的前提是:採買便宜的食物,同時能吃多少買多少。
新鮮蔬果很難保存,一定要按照家人的需求量來買。避免買太多,造成吃不完丟掉或過食,現代人多有肥胖、三高的問題,也與過食有關。
採買生鮮時要考慮2點:家裡人口數多少、一天吃多少量
譚敦慈分享她的作法,她參考國民健康署的「我的餐盤」,一餐一碗蔬菜,她和兒子兩人吃,就煮兩碗菜。一把青菜可以煮出兩碗的量,因此一種綠色蔬菜只買一把。
不少蔬菜的販售方式是一把20元(台幣),三把50元,但她還是只買一把。因為買三把會吃不完。等放到第三天,有些菜可能會壞掉,造成浪費。若工作上有不方便買菜的日子,她會先估算好需要採買的量,提前一天買好兩天份的菜。
這樣的作法,還有2個好處:
1. 依照健康餐盤的份量去煮,不過食,又能吃飽。譚敦慈的體重這幾年來都沒增加過。
2. 煮出一餐能剛好吃完的份量,不會有吃隔夜菜的問題。
蔬果只買家裡能吃完的量,可避免浪費,也不會因為過食而產生健康問題。(Shutterstock)
第二招:特價蔬菜買多了,花點巧思延長保存期限
當季蔬果便宜又好吃,遇到大促銷時,真的很容易不小心買太多。譚敦慈強調,如果家裡人能吃完、不浪費,確實可以買一些存起來。
多買回來的菜,可以花點巧思延長保存期限。例如,使用蔬果乾燥機烘乾或曬乾、包成水餃、製成泡菜、油封蔬菜等等。
例如,譚敦慈的姊姊是很會持家的人,趁冬天高麗菜很便宜,特價一顆10塊錢時,買來做成高麗菜水餃冷凍存放。
她有一次是看到菜販很困苦,便向對方買了2顆高麗菜,回家將菜洗淨、瀝乾後,再用蔬果乾燥機烘乾後保存。
冬天蘿蔔又大又好吃,有些人會製成蘿蔔乾,譚敦慈則是將蘿蔔洗淨、切塊,用電鍋蒸熟,放入保鮮盒冷藏。每天烹煮前,她用乾淨的勺子取出蘿蔔,加熱後食用,並在3~4天內吃完。
夏天蕃茄很少,也可以趁冬天盛產時多買一些,做成油封番茄,能夠放很久。
油封蕃茄的作法也很簡單:
1. 蕃茄切片,鋪開灑鹽讓番茄脫水。隔天再用蔬果烘乾機或烤箱烘乾。
2. 若使用烤箱,可先用120度烤60分,再看脫水程度,決定要不要再烤。
3. 烘乾後的蕃茄放進不鏽鋼或玻璃容器,灑上意大利綜合香料、橄欖油,蓋上蓋子放進冰箱冷藏。
提到油封蕃茄,譚敦慈忍不住的說,「油封的食物真的特別好吃」。油封蕃茄和意大利麵或海鮮一起炒,都很美味。
趁蕃茄冬天盛產時,可做成油封蕃茄儲放。(Shutterstock)
如果是耐放的農作物,遇到特價時也可以多買一些。
耐放食物:南瓜、土豆(馬鈴薯)、地瓜、洋蔥、大白菜。
這些耐放的食材,放在陰涼通風處即可。為預防土豆發芽變有毒,要將土豆裝入不透明的紙袋,並在袋裡放一顆蘋果,折起袋口後放在陰涼處。蘋果釋放的乙烯,可抑制根莖類食物發芽。
另外,特價的肉類、魚類可以買一些冰到冷凍庫,但以一個月能吃完的份量為主。
第三招:冰箱裝七分滿就好
日本一項研究發現,內容是家裡冰箱裝越滿的人,反而越貧窮。
「我覺得很有道理」,譚敦慈直言,很多家庭的冰箱都塞得很多、很滿,造成食材容易被遺忘。結果就是,食物過期了還未察覺,或是重覆買、重覆花錢。譚敦慈家中的冰箱,近八成是空的,食材和醬料都可以一目了然。
她的臉書粉專上很常有人問這類問題:冰箱裡兩年前的烏魚子可不可以吃?冰了很久的香菇還能吃嗎?
這些問題讓她很苦惱。她坦言,「我們這種走過貧困年代的人,叫對方把食物丟掉,會有罪惡感」。但是,她也無法建議對方吃掉,因為吃了不新鮮的食物可能出現食物中毒。
她強調一個觀念:冰箱沒有殺菌功能,只能延緩細菌生長的速度。東西放在冰箱久了,一樣會壞掉、發霉,最終仍要丟掉。
冰箱裝七分滿就好,可避免食物過期了還未察覺或是重覆購買。(Shutterstock)
第四招:遇颱風天、物價上揚時,可買替代食物
在台灣,颱風天很常見。每當颱風要來,菜價也隨之上揚。譚敦慈表示,她從來不會買農民為了減少颱風損失而搶收的蔬菜。農民搶收蔬菜時,常忽略了噴灑農藥後的安全採收期。這類蔬菜容易殘留較多農藥,要花較多時間清洗。
颱風過境後,也不建議大量搶購葉菜類,因為受過水傷的葉菜壞得快,頂多買當天可吃完的份即可。
因為颱風警報很早就會發出,可以提早準備。她在颱風天會準備冷凍蔬菜、菇類、豆芽菜來取代綠色葉菜。毛豆也不受天候影響、價格也穩定。可以買帶殼毛豆、去殼毛豆,放在冰箱冷凍庫。
另外,肉類、雞蛋因為節日、禽流感等因素而價格上揚時,選購其它蛋白質食物替代即可,不必跟著哄搶、囤積。例如,雞蛋變貴,可以少吃蛋,改吃肉、毛豆或豆腐。
譚敦慈再提供3個日常省錢採買方法:
1. 等菜市場快收市時去買菜,價格會比較便宜。但她不會多買,只買吃得完的,也不殺價。她認為大家都要生活,不能讓人賠本賣。
2. 逛賣場、超市時,第一次走過去,看到想要的東西可以先拿。逛的過程中再想一想是否真的需要,後悔了還可以再放回架上。
3. 不要為了達到優惠條件而湊數,因為湊來的通常不是想要的、喜歡的,反而造成浪費。
來源:大紀元生活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