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內臟藏美肌秘方? 腸道菌代謝物可望成為抗皺美白新星
《每日科學》(Science Daily)報導,美國化學學會(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9月5日發布的新研究指出,魚類腸道細菌產生的分子可能成為未來護膚產品的新興成分。韓國成均館大學(Sungkyunkwan University)及韓國海洋科學技術院(Korea Institute of Ocean Science & Technology)的研究團隊發現,這些化合物在細胞實驗中展現出美白和抗皺的功效。
現今的化妝品和護膚產品中,已有一些令人驚奇的成分,例如蝸牛黏液,因其保濕和抗氧化特性而被廣泛使用。但這項新的研究表明,魚內臟細菌的代謝產物或許更加出人意料。
報導指出,過去,許多重要的藥物都是在看似不可能的地方被發現,例如盤尼西林(Penicillin)的抗生素特性就是在發霉的實驗中意外發現的。近年來,腦癌候選藥物「瑪利佐米」(Marizomib)也是來自深海沉積物中的微生物。
研究團隊將目光投向了西太平洋紅鯛(Red Seabream)和黑鯛(Blackhead Seabream)的腸道微生物,這些微生物分別於1992年和2016年首次被發現,但其代謝產物的研究卻付之闕如。
這張圖片以圖解的方式,呈現了魚類腸道細菌產生的特定分子,可能具有抑制膠原酶活性的潛力,進而應用於抗皺護膚產品的開發。(取自ACS Omega期刊)
研究團隊從這2種魚的腸道細菌中識別出22種分子,並評估了它們抑制酪胺酸酶(Tyrosinase)和膠原酶(Collagenase)的能力。酪胺酸酶參與黑色素的生成,導致皮膚老化出現色素沉澱;膠原酶則會分解膠原蛋白(Collagen),導致皺紋產生。
實驗結果顯示,紅鯛腸道細菌產生的3種分子,在不損害細胞的情況下,對這兩種酶表現出最佳的抑制效果,這使得它們成為未來化妝品中極具潛力的抗皺和美白成分。
這項研究由韓國海洋水產部海洋生物技術計畫、韓國國家研究基金會、中小企業和創業部技術開發計畫、成均館大學和韓國教育部「韓國腦力21第四階段計畫」( BK21 FOUR)階段資助。研究成果已發表於《ACS 歐米茄》(ACS Omega)期刊。
來源:自由健康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