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3813|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其他] 無根的虛高和虔誠的矮化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藝術之星 美食達人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24-9-26 00:25:53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無根的虛高和虔誠的矮化


很多時候,我們在討論一個話題的時候,落腳點可能並不在同一話題之內,是錯位的。這種錯位導致一個點呈現兩個面,討論雙方各執一端,各自使力,都想證明對方看到的是錯的,自己看到的是對的。其實大家都知道自己的這一面之外,還有對方看到的那一面,兩個面的結合,才是話題本身。可討論雙方都不願承認,不願意接受對方觀點所堅持都那一面,不願將話題的本身完整化,這便導致了話題內容的撕裂,對立,非此即彼,不可相容。這種情緒化表達,除了讓討論本身無法良性互動之外,更致命的是,被切割窄化的兩種觀點,直接影響了兩邊站隊的觀點認可者,這才是不良的後果。

比如信仰要求中的“主命”,歷來便有認知上的紛爭。

雖為瞎漢,但在平時的經典閱讀,在有意的求知問惑當中,常見常聽關於“主命”的內涵定義。落實到信仰者的遵守履行層面,明確可分為“個人主命”和“大眾主命”兩個緯度。

大概區分:

狹義上的個人主命特指五功六信。五功是行為軀體上的臣服,六信是精神心靈上的歸依,履行五功六信,實踐“你們當力行拜功,完納天課”等明文要求,則個人主命已經完善。它們就像五根柱子,支撐著信仰者的信念得以矗立。這一點根深蒂固,不可動搖,也沒有任何一個信仰者試圖解構它的合理性。

大眾主命指的是一個信仰者的社會擔當,如勸善止惡,秉持公道,關注社會生態,面對不公、不義、不平的現象,能以能力之內的方式予以阻止,對大眾(他者)的遭遇不漠視,不背對,能用可達之力給予聲援力助,“你們當為主道集體出征(奮鬥)”,啟示沒有強求人的能力之外的承擔,但也沒有允諾還未絲毫努力便以無能為力而放任拋棄。(社會責任的擔當,實則也在廣義上的個人主命範疇之內。)

個人主命指向心靈,大眾主命面對世界,兩者結合才是囫圇的信仰。而常見的爭端,或個人,或大眾,只站在一頭強調,似乎另一頭完全不存在,在涉及“主命”的要求中,似乎他所受到的啟示,只有二分之一。

類似認知及其引發的討論,由來已久。

常見的爭論中,呼籲大眾主命為重者,對只履行個人功修,漠視大眾責任的現象,抨擊其個人功修缺失崇拜屬性,是習慣性使然,認為那是無用功,因為你的功修並未提高你的素質,並未使你變得善良與公正,個人主命的履行只停留在肢體,並未內化為一種心靈的認知,沒有延伸為一種基於真理的認知而去面對這個世界。反之,真正充滿敬畏和崇拜心理的個人功修,一定會滋養人的心靈,將人導向更為善良和公正的更為理想的人。這種觀點否定的,是缺失內核的乾癟的個人主命踐行,而非個人主命本身。但表達上的個人習慣,會造成理解上的隔閡,這種隔閡,給大眾的誤導是明顯的,比如個人主命不重要等。極端與偏執貌似有力,實則消解了力道。

強調個人主命為重者,會採取另一種激烈方式,勢必要把“異端邪說”打壓下去。你省思什麼?信仰的底線是讓你拿來胡掄的嗎?然後引經據典,個人主命的重要性被重複強調,在強調其重要性的時候,又陷入傳統的教化模式,只說個人功修,沒有其他。教門就是一己功修,將信仰的矮化從歷史拉進了現實。

此種矮化的傳統從來沒有中斷過。然而這可能是大眾所認可的、更為隱蔽的另一種偏執,句句只說個人功修,似乎很教門很虔誠,卻在無形中切割了教門,使之殘缺化,這種觀點帶給大眾的誤導,是另外一個層面上的嚴重。

個人主命是信仰的柱子,這完全沒錯。然而信仰並非只有五根柱子,五根柱子不是信仰的全部,柱子的存在,即有自身存在的哲理,同時也是為了支撐牆壁,橫樑,門窗等等一切附著在柱子旁邊和之上的物質,它們的集合,才構成了完整的信仰大廈。在這一前提下,有選擇性的,單單強調個體功修,不涉其餘的表達,都是偏頗的,是從信仰的本體上切下一塊,然後捧在大眾眼前說,這就是信仰,不管這份表達的舉意有多麼虔誠,言辭有多麼懇切,將信仰狹隘化的誤導已經形成。

倘若信仰的光明只照一身,歷代先知只須完善自我功修,便已踐行了真宰的使命,何故再去傳播真理于世界,解放人類於矇昧、不公、黑暗之中呢?倘若歷代先知的一生就是信仰最好的詮釋樣本,那麼身為信仰者應該選擇、堅持行走的道路,不就是跟隨先知的腳步嗎?

個人主命的意義不可置疑,不可或缺。問題是只有個人功修,只強調個人儀式。這便是問題的另一種。我們需要的態度,我們所欠缺的自我反思,是我們所行的儀式,是一種習慣的養成——就像晨跑,雷打不動堅持了多年,形成肌肉記憶,不去跑便覺周身不適——還是建立在清晰的敬畏與明確的崇拜心理之上的。

若是個人主命的踐行建立在明確的敬畏崇拜之上,為何我們會對個人主命以外的大眾主命部分麻木不仁,甚至熟視無睹而認為理所當然?合格的敬畏者、崇拜者難道不該在完善個體功修儀式的同時,也具備秉持正義的特性嗎?啟示厚厚三十本,難道只說了軀體規儀,沒有教導要求其他事項?我們遵循的主命,不該是選擇性的。個人功修很重要,但拋棄對大眾的關懷,個人主命的完成便不徹底,兩者兼顧,才能塑造信仰結構的健全與完整。

理想的個人功修,是從拜毯上下來之後尚有延伸的禮拜,這種禮拜體現在我們的行為舉止和心靈精神中,它是對自身遭遇和他者遭遇的明確態度,是對大是大非的確切判斷,是對是非黑白的立場選擇,是緊迫時的發聲、危難時的出手,是能感受他者痛苦並為之克服自私。囿於拜毯鎖在寺院的個人功修,是需要自我昇華的。大眾責任作為主命的另一半,不能被擱置與遮罩。

真宰派遣使者,是為慈憫眾生,而非度化一人。啟示惠及人類,使之守護心靈,關懷世界,亦不會差了任何一個維度。健全的認知裡,不接受任何一種非此即彼,不接受無根的虛高和虔誠的矮化。

來源:《香港穆斯林》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一路好走,寶珠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4-12-12 21:07

© 2004-2024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