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2383|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法像介紹] “隱仙”張三豐:武當派開山祖師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藝術之星 美食達人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玉石玩家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24-10-17 00:23:26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隱仙”張三豐:武當派開山祖師

張三豐畫像 圖片來源:中國民族宗教網


群峰環抱的湖北武當山有一座由明成祖朱棣敕建的道觀遇真宮,以奉祀張三豐而著稱。宮內的真仙殿立著一件珍貴的明代銅鑄鎏金像,再現了身著道袍、頭戴斗笠、腳穿草鞋的武當派開山祖師張三豐的飄逸姿容。遇真宮還保存著一通天順三年(1459年)明英宗加封張三豐為“通微顯化真人”的《貽敕仙像》誥命碑(後存于武當博物館),碑文稱張三豐“仙風道骨,得天地之真元;秘典靈文,集陰陽之正氣。顧長生久視之術,成超凡入聖之功。曠世一逢,奇蹤罕見”,傳神地概括出張三豐晦跡韜光、道行高妙的“隱仙”風範。

據《明史》記載,張三豐,名全一,一名君寶,號三豐,遼東懿州人,是元末明初全真一系的著名道士。張三豐自述,曾為中山博陵縣令,後棄官出家,於終南山遇火龍真人傳以丹訣,赴武當山修煉並收徒,門風以高標隱逸為宗,稱“隱仙派”或“隱派”。

張三豐承襲全真道三教圓融的思想,提出儒、釋、道“三教歸一”說,並以“道”為三教的共同根源。其在《大道論》中說自己曾縱覽百家學說,對儒、釋、道三家思想理論進行對比,綜合分析研究,得出“三教同此一道”的結論,並篤定地說:“儒離此道不成儒,佛離此道不成佛,仙離此道不成仙。”三教本此一道而立教,只是各有側重,儒在於“行道濟時”,佛在於“悟道覺世”,道重在“藏道度人”,但三教追求的目標是共同的,都是“窮理盡性以至於命”的那個“道”。張三豐認為三教的倫理道德也是一致的,均為修己立人:“孔之仁民,老之濟世,牟尼之救苦,皆利人也。修己利人,其趨一也。”“仁民”“濟世”“救苦”,根本上皆是慈悲、為善。張三豐用道家的“五行”金木水火土比附儒家的“五常”仁義禮智信,稱無論儒家所宣導的“倫常”,還是道家所習煉的“內丹”,皆是由性(即理)所致,只是有內、外的分別而已。這種說法調和了道家出世的內丹之道與儒家入世的倫理說教。在修煉方式上,張三豐將佛教的“打坐”“參禪”等引入道教,作為修身養性的方法,但反對持齋念佛,認為“人心即神,神即心”,若想成仙,不如“虛心”“無我”,自教其心、自救其心。在三教關係上,張三豐認為既然三教同源一道,則地位平等,應和平相處。

由於張三豐宣導三教合一、三教圓融,故被奉為“三教宗師”“三教真宰”,又因其不修邊幅,也被稱為“救難天尊邋遢靜光佛”。他認為,道教須海納百川,汲取他教之所長,方能更好地發展和弘揚,只有不斷改革與創新,才能有無限的生命力。

全真道重視內丹修煉,區別於此前以爐鼎煉製丹藥的外丹道。張三豐的內丹功法主張性命雙修,並以性功為重。對性功、命功修煉次序的不同主張是內丹南北宗的分水嶺。張三豐屬於北宗的性命雙修、先性後命。他將修煉分為3個階段,第一階段是煉己,即如何集中意念,不斷排除雜念,是“滌除玄覽”的過程。煉己築基之後,進入第二階段——入世。道教不僅注重個人修煉,亦提倡社會關懷,提倡濟世度人,將修己與度人結合起來。張三豐繼承道教修己度人的思想,提倡積功行善,“不有豐功偉行,其何以服鬼神也?”欲求天仙者,當立一千三百善。張三豐認為處事為人以盡人道,先全人道,而後才能成仙道。他提出“忠孝兩全,仁義博施”是行人道的核心。明代任志恒的《山志》稱張三豐“凡吐詞發語,專以道德仁義忠孝為本”。張三豐將儒、道兩家加以調和,互為補充。第三階段是出世(即無為),“隱顯立功著化跡”。在第二階段的入世修行中,如果慈悲為懷,忠孝誠信,則仙道可指日而待。修真證仙後便是出世階段,進入“塵中積行三千滿,白日飛升朝玉京”的狀態。張三豐《道言淺近說》曰:“無為之後,繼以有為;有為之後,複返無為。”從無為到有為再到無為,表面看似乎是一種簡單迴圈,但實質上則是經過修煉後一種心性的超越,精神境界的大提升。

張三豐被尊為道教武當內家拳的創始人或代表人物,《三豐全集》雲“拳勇之技,少林為外家,武當張三豐為內家”。明代黃百家《內家拳法》稱張三豐“既精于少林,複從而翻之,是名內家”。其內家拳以道家思想為指導,將道門內丹煉養無為、柔弱、虛靜之旨融化於武術技擊之中,以靜制動,形成貴柔尚意的獨特風格,其實是內丹氣功與武術的融會貫通。張三豐以其在武術、氣功方面的造詣不僅拓展了武術、體育的天地,也顯示出道教的實踐性特質。

洪武年間,太祖朱元璋數次下詔征張三豐入朝,皆不赴,派人尋訪亦未果。朱元璋之子湘王朱柏於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親自上武當山朝謁玄帝,尋訪張三豐,但張真人“拂袖長往,不知所止”。明成祖朱棣對張三豐更為景仰,在禦書中表示“朕久仰真仙,竭思親承儀範”,以至於“至誠願見之心,夙夜不忘”。在遣人尋訪但“積數年不遇”後,遂敕命于武當山建宮住持,預候張三豐,又敕命安車迎請張三豐,均不得。

張三豐因為“隱”而聲名愈著,地位愈高,可謂名副其實的“隱仙”。數位皇帝的多次誥封、訪求而不獲,使張三豐的名跡更增添了濃厚的神秘色彩。那麼張三豐為何堅持隱淪遁世?這大約與其懷有遺民情結密不可分。張三豐在一首作於明洪武年間的《自題無根樹•賣花聲》詩尾,自署“大元遺老張三豐自記于武當天柱峰之草廬”,另一篇《自題敕封通微顯化真人誥命後跋》文末,題寫“大元遺老三豐道人書”。正是因為張三豐以元遺民自居,才有後世“大元遺老,大明風漢,招之不來,覓之不見”的吟詠。

張三豐的“隱仙”風範,表現出其不趨附流俗、不依傍權貴的清朗高蹈,深受社會底層民眾的喜愛。人們不僅追奉張三豐為內家拳、太極拳的創始者,還追奉其為隱仙派以及十幾個三豐派的祖師(如寶雞三豐派、武當三豐派、王屋山三豐派、三豐蓬萊派、三豐自然派、三豐日新派等)。關於他的各種仙話傳說也傳播開來,分佈於湖北、四川、貴州、雲南、陝西等地,在空間上形成了一個關於張三豐的“傳說圈”。其被傳頌的廣泛程度直追八仙之一呂洞賓與南宋濟公和尚。如此,歷史的張三豐與神化和文學化的張三豐並存,形成耐人尋味的張三豐文化現象,他成為集各種神話、傳說於一身的“箭垛式”人物。

張三豐自稱仰慕漢代的嚴光、法真,晉代陶淵明、戴逵,唐代盧鴻、軒轅集,宋代陳摶、林逋,此八人為儒、釋、道三教隱逸風尚的代表人物。張三豐發揚了不慕榮利、清虛自主的風格,表現出道教乃至中國文化傳統精神的一面,具有積極意義。同時,他在武當精研勤修數年開創的嶄新道教派別,融道家丹道與武術技擊為一體,匯理論與實踐於一爐,自成體系,內外兼修,在中國道教史和武學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頁。

(道音文化)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一路好走,寶珠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1-22 03:40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